事证第 134170300219 号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宣城市宣州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宣城市宣州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全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组织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对全区无公害蔬菜产品进行检测监控。 | |||
住 所 | 宣城市西林路70-1号烟草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唐开军 | |||
开办资金 | 3.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宣城市宣州区农业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14 | 29.19 | |||
网上名称 | 宣州区菜篮子办.公益 | 从业人数 | 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的规 定的执 行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蔬菜产业稳步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2014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包括复种面积)17.5万亩,生产鲜菜24.5万吨。全区商品性菜地1.99万亩,商品性蔬菜总产达6.7万吨。大棚蔬菜面积已达7060亩,大棚蔬菜的平均亩产值超万元。规模化生产步伐加快,连片200亩以上钢架大棚蔬菜企业、大户有10余家。“福雪”芹芽规模化基地2000亩、莲藕为主的水生蔬菜基地3000亩、鲜大豆生产基地5000亩、反季节香菇1600万棒(荫棚面积约2000亩)。总计特色蔬菜面积1.2万亩。 二、加大政策支持,确保完成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任务。今年我区继续承担市、区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即新建1000亩钢架大棚任务。市、区财政全力支持,目前安徽鲜可达家庭农场在洪林镇新建钢架大棚310亩,宣城市金盛合作社在寒亭镇义兴村新建钢架大棚220亩,宣城市超越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朱桥乡四合村新建钢架大棚210亩,宣城市兴安家庭农场在杨柳镇兴安村新建钢架大棚260亩。圆满完成全年新建1000亩钢架大棚任务。 三、加大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为加强重点蔬菜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生产,今年4月份专门召开蔬菜质量安全会议,督促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完善生产档案记载。全年共到基地开展蔬菜质量安全现场检查16次,10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了蔬菜安全生产监管档案和销售档案。 全年各主要蔬菜基地共抽检蔬菜样品28批次,合格样品224个,合格率达100%。发放《致蔬菜种植企业、合作社(户)一封信》1000份,告知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菜农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掌握农药间隔期,做到农药安全间隔期未到的蔬菜不采收、不上市。督促有关蔬菜种植乡镇在夏秋季节开展蔬菜样品的送检工作。全年主要蔬菜生产乡镇送检蔬菜样本200个,合格率100%。未发生一起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四、大力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努力提高蔬菜产业科技水平。在创建省级标准园的基础上,遴选出宣城市立银蔬果种植家庭农场开展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的创建工作。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农委、财政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强化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指导、督查、协调和服务。宣城市立银蔬果种植家庭农场按照农业部标准园创建的细则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圆满完成创建任务并已通过验收。宣城市立银蔬果家庭农场标准园园区面积400亩,其中标准化设施大棚230亩,设有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农残检测、农资堆放、商品化处理等专业功能区,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预计每年可生产优质蔬菜300万kg。标准园的创建有效地提升了我区蔬菜生产综合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对我区蔬菜产业发展有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加强技术服务,促进“三新”技术推广应用。一是组织开展2014年度宣州区菜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遴选90名学员,进行为期15天培训。经过理论培训和外出考察、基地实习,以及技术专家与学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提高了培训效果;二是积极开展宣州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每名技术员常年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同时,狠抓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全年共引进几十种蔬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三是加大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发布蔬菜科技、市场信息,遇到恶劣天气时,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指导有关企业、基地或大户,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全年累计发送服务短信400条,网络信息7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职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 捐赠 资助 及其 使用 情况 | 无 |
填报日期:2015年01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