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证第 134170300071 号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宣城市宣州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宣城市宣州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林业发展提供病虫害防治检疫保障。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预测预报、检疫与执法,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技术培训、防治检疫技术开发与推广、防治与检疫宣传。 | |||
住 所 | 宣城市叠嶂中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三德 | |||
开办资金 | 17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宣城市宣州区林业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 | 171 | |||
网上名称 | 宣城市宣州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公益 | 从业人数 | 1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4年度,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区林业局的直接领导下,全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圆满完成,主要业务工作汇报如下: 一、目标管理工作完成情况 成灾率:松毛虫有虫面积0.32万亩,均为轻度发生;松材线虫病发病面积0.0196万亩,病死树2株,发病程度轻度;其它经济林和杨树等病虫害均呈低虫口状态。因此我区今年无成灾面积,成灾率为0,低于市林业局下达的5.2‰目标。 无公害防治率:2014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91万亩(其中虫害3.79万亩,病害0.12万亩),防治面积4.25万亩,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面积3.86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8.7%,达到市林业局下达的78%目标。 测报准确率:我区今年主要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是马尾松毛虫、松材线虫病、松墨天牛及部分经济林病虫害,监测采取面上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年共监测调查面积227.7万亩次,监测覆盖率100%(其中松材线虫病监测率100%);全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发生面积3.6万亩,实际发生面积3.91万亩,预测准确率92.1%,达到市林业局下达的85%目标。 种苗产地检疫率: 11月份对全区苗圃开展了产地检疫调查,共检疫检查苗圃面积1.3万亩,苗木1600万株,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166份,经产地检疫未发现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种苗产地检疫率100%,达到市林业局下达的95.5%目标。 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 我区根据常发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面积情况,重点对马尾松毛虫、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杨树病虫害、竹林病虫害等开展了调查。针对重点林区和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生活史情况,做到勤调查,深入现场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发生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测预报,指导有林单位和林农进行预防和防治。 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在2014年度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了监测预警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组织召开了全区国有林场、林业工作站林检员业务培训会议,按照国家、省监测工作要求及时汇总、上报测报数据,全年发布虫情趋势预报18期,很好地指导应用林业生产。 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工作 我区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91万亩,其中松毛虫发生0.32万亩,松材线虫病发生0.0196万亩,松墨天牛发生2.8万亩,竹林害虫发生0.23万亩,杨树害虫0.16万亩,经济林病虫害发生0.28万亩,其它病虫害发生0.12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呈上升趋势。 松毛虫:今年马尾松毛虫发生较轻,呈低虫口状态,越冬代对国有林场等重点林区全部采用喷洒生物农药防治,防治面积0.32万亩。 松材线虫病:经2013年秋季普查,我区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196亩,发病点位于水东镇前进村。根据省指挥部办公室批复要求,截止4月底,我区已全面完成除治工作任务,共完成除治性皆伐松林806亩,完成率100%;共计采伐疫木2220立方米,全部送至本区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除害处理(其中加工板材440立方米,加工纤维板1780立方米)。清理烧毁枯病死树30立方米,焚烧处理枝桠500余吨,“虫线清”药物处理伐桩300余个。 竹林害虫:今年主要以竹螟发生为主,发生面积0.23万亩,主要发生在青隐山林场,成虫期采用了灯光诱杀,防治面积0.23万亩。 经济林病虫害:以板栗、宣木瓜、枣树、早熟梨病虫害发生为主,发生面积0.28万亩,均为轻度发生,采用了生物农药防治,防治面积0.28万亩。 四、林业植物检疫工作 2014年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主要结合省、市部署的“绿盾2014”检疫执法检查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进一步加强了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工作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遏制了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严防了美国白蛾的入侵。全年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行动初期,为加强宣传,我区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执法氛围。一是网上宣传。我们在区政府信息网和林业信息网上广泛宣传了林业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绿盾2014”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工作动态;二是继续与宣城人民广播电台深度合作,在《金色田野》林业专栏上专项宣传了宣州区“绿盾2014”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行动;三是发放了宣传资料120份。 2、开展了种苗产地检疫登记检查。 对辖区内种苗繁育基地等生产种苗花卉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全面登记,重点抽查规模经营的基地和企业,完善检疫登记发证和建档工作。执法检查工作中,检查组继续与宣州区苗木协会合作共同对辖区内种苗繁育基地等生产种苗花卉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全面登记,共登记检查苗木企业141家,检疫检查苗木1400万株,未发现带疫苗木;更新并完善了建档工作,对有变动的企业重新发放了《产地检疫合格证》。 结合造林春季巡查工作,还做好了今年新造林疫情跟踪调查,重点检查了从美国白蛾疫区及周边县市调入苗木的造林地,共检查苗木30万株;并对近两年新建园林绿化项目和苗圃栽植的大苗设置了15只诱捕器调查监测,结果表明,截止目前我区尚未发现美国白蛾疫情。 3、开展了松木经营加工利用专项清理行动。 一是开展了发病单位除治采伐工作清理。5月28?29日,对本年度实施除治性采伐松林的水东镇和省敬亭山茶场进行了清查。通过检查,截止5月上旬,两除治单位已完成除治性皆伐松林806亩(其中水东镇230亩,省敬亭山茶场576亩),完成率100%;共计采伐疫木2220立方米,全部送至本区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除害处理(其中加工板材440立方米,加工纤维板1780立方米);采伐登记台账和定点销售台账完整齐全,采伐山场周边农户没有松树枝桠存放。 二是开展了木材市场、木材加工企业、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电缆盘加工利用企业清理检查工作。6月12?17日集中清理了木材市场、涉木企业和疫木定点加工企业等执行检疫登记、报检、疫木除害处理、承诺、台账建立等管理制度情况。通过清理检查,各木材市场和加工企业均能在林业部门管理下较好地按照加工经营范围合法生产;各疫木定点加工企业能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疫木除害处理技术规程规范加工生产,并确保做到进货源头可溯、除害处理过程规范、销售流向清楚;宣城市电力公司下属两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能很好地按照林业部门要求在加工应用电缆盘时使用非松科木材,并严格执行提前申请报检,所有电缆盘在出厂前必须向区林检局报检,经区林检局现场检疫检查合格加盖检疫标识后方可办理《植物检疫证书》外运。 清理检查工作中共检疫检查涉木企业63家,检疫木材48000立方米,未发现严重违法调运、加工和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行为。 三是开展了供电、通讯、重点建筑工程等使用松木单位仓库和工地清理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加工使用的松木及其制品是否依法办理检疫手续,对仓库和建设工地存储、使用的松木及其制品严格查验和取样登记,对已使用过和废弃的松木及其制品,依法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清理销毁。严厉查处、纠正加工使用未经检疫和带疫松木的违法行为。 执法检查期间,查获了一起违法收购、调运松树大苗行为。经调查取证,对当事人作出了没收违法收购、调运松树大苗61株,并处罚款人民币500元整。 4、开展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检疫执法检查。 8月上中旬,对城区2012?2014年所有造林绿化工程进行了检疫执法检查,对在建的园林绿化工程所栽植苗木查验是否持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或《植物检疫证书》,并按照检疫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复检,重点检查了是否从美国白蛾等疫区调入的种苗。 通过现场查看苗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和查验苗木调运合法手续,所有栽植苗木均未发现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调运苗木均办理了有效《植物检疫证书》,也未从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疫区引进调运苗木。共检疫检查苗木160余万株。 5、是完善了检疫工作体系。我区已于2011年在全区11个林业工作站增挂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办公室”,制定了相关检疫监管职责、考核细则,服务办公室均确定了专职林检员具体负责林检工作。2014年继续培训并审批通过了林业服务中心1名专职检疫员,进一步完善并充实了杨柳检疫检查站标准化建设,结合三道防线项目建设配备了检疫检查站办公和检疫检验等专业设备。 五、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按照黄山三道防线项目建设要求和省、市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目前我区已全面完成所有项目建设任务和相关报账工作。 一年来,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检疫工作均已达到省、市主管部门下达各项指标。今后我们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继续努力,全力做好我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性控制,为全区森林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报送日期:2015年03月0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