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州自联出租车公司,有一支敬老孝老、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充满爱心的“雷锋车队”,他们常年用真心、善行和美举温暖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宛陵大地送来春风化雨、滋润着广大市民的心田。
将好事进行到底
去年10月中旬,一位市民将一面印有“乐善好施”字样的锦旗送到自联出租车公司,盛情感谢该公司“雷锋车队”两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接送其患病老母到医院治疗,不仅节省了等车时间,而且避免了往返叫车之苦。
事情缘由是这样的:市国税局离休干部谭守治的老伴、退休教师程云因患尿毒症多年,每周需三次到医院透析治疗,但早晨乘车非常困难。这不仅是因老小区道路狭窄、街面摊点多,出租车难以进出,更主要是谭老的老伴行走不便,只能用轮椅推行出小区揽车,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造成极大不便。
“雷锋车队”队长唐承华获悉这一情况后,当即召集队员开会商讨解决办法,决定助谭老一臂之力,解决其“打车难”问题。最后研究确定九名队员排成三班,一班三人负责接送一周,此事一直延续至今。今年1月17日,“雷锋车队”九名队员又自发将公司奖励其个人的1000元钱,购买营养品送到谭老家中,表达了一片敬老孝老之心。
拾金不昧彰显大义
走进自联出租车公司的会议室内,只见墙上悬挂的一面面锦旗上都有一句句滚烫炙热的话语,寥寥片言表达诚挚谢意——“真正拾金不昧、弘扬社会美德”,“城市窗口可信、拾金不昧可敬”……以及地方报纸时常可见“好心的哥你是谁?”等做好事不留名的报道。
其实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串串感人故事:“雷锋车队”队员陈秀兵在全市“两个争创”期间就捡拾各类手机6部及其他物品10余次,价值3万多元。他总是第一时间将物品交与失主,或通过公司转交,令众失主十分感动,他收到感谢信就有6信。与陈秀兵一样,“雷锋车队”队员陈雪斌平时也捡拾多件物品都及时交还失主,用他们的话说:“这是我们出租车司机应该做的!”
提起“雷锋车队”,公司支部书记彭晓宏快人快语:“他们拾金不昧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仅2011年捡拾东西上交公司帮助找寻失主的就有87起,为乘客挽回经济损失达35万元”。无论是队长还是队员,他们用默默无闻的善举践行着“雷锋精神”,擦亮了城市文明窗口,不断弘扬新风正气彰显社会大义。
爱心接力你我传递
“雷锋车队”,“爱心送考”已坚持九个年头了,累计接送高考学子达1万余人次,仅去年高考期间,50多辆“雷锋车队”陆续到达宾馆后,自觉有序排队,免费将1300名住宿在市区宾馆的高考学子送达各个考场,每辆出租车司机平均每天要送4趟次学生,返车途中遇到城区学生也同样义务送往目的地。
除了“爱心送考”外,“雷锋车队”队员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曾慷慨为陷入困境的亚夏公司出租车司机丁震国慷慨解囊,一次性捐助爱心款达8000多元;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雷锋车队”队员再次伸出援手,并在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又踊跃参加爱心献血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真情。
“‘雷锋车队’既是一块‘金字招牌’,也是一面反省自我的镜子,我们不追求轰轰烈烈的社会效应,但求善始善终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好事,把爱心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地传下去……”唐承华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