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湖北瑞景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6月
目 录
前 言 1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3
1.1 项目概况 3
1.2 项目区概况 6
2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8
2.1主体工程设计 8
2.2水土保持方案 9
2.3水土保持方案变更 9
2.4水土保持后续设计 9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10
3.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0
3.2弃土场设置 11
3.3取土场设置 11
3.4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11
3.5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 13
3.6水土保持投资完成情况 16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19
4.1质量管理体系 19
4.2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 20
4.3弃场稳定性评估 21
4.4总体质量评价 21
5 项目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22
5.1初期运行情况 22
5.2水土保持效果 22
5.3公众满意度调查 22
6 水土保持管理 24
6.1组织领导 24
6.2规章制度 24
6.3建设管理 24
6.4水土保持监测 25
6.5水土保持监理 25
6.6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意见落实情况 26
6.7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情况 26
6.8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 26
7 结论 27
7.1结论 27
7.2遗留问题安排 27
附件:
附件一:项目建设及水土保持大事记
附件二:项目立项(审批、核准、备案)文件
1、《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50m~-250m)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皖经信非煤函〔2013〕1126号;
2、《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50m~-250m)采矿技改工程初步设计(审定稿)》,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皖经信非煤函〔2014〕486号。
附件三:《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安徽省水利厅以皖水保函〔2015〕1222号。
附件四:分部工程验收签证和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
附件五:重要水土保持单位工程验收照片
附件六:水土保持补偿费缴费凭证
附图:
附图一: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总平面图
附图二: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附图三: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竣工验收图
前 言
1.项目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铜、钼材料在工业、农业、国防、军工、科技、航天等多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对铜、钼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经过大量的市场分析和调查,提出了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项目的实施。
麻姑山铜钼矿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西麓(东经118°54′06″北纬30°55′02″)的沈村和洪林两镇交界处。矿区北距南漪湖7km,南距水阳江9km,距宣(州)杭(州)铁路的建国站7.5km,经县乡公路至汪佳山与宣杭公路相接。该矿隶属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系2002年10月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整体收购宣州区原国有企业宣城市麻姑山铜钼矿破产资产组建的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矿山建设和矿床开采,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目前已形成11.5万吨的采选生产能力。目前全矿区分为东西两个矿段,西矿段为铜钼型矿,东矿段为铜硫型矿。
2.立项和建设过程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现因西矿段铜钼型矿三级矿石量不足,为平衡生产,需要增加铜钼型矿石的三级产量。为此,矿山提出对19线以南(西生产区)的矿体资源进行开采利用。矿区面积:0.98km2,开采深度:-250m~+50m。矿权范围共有11个拐点坐标圈定。为办理矿山技改相关手续,自2013年8月开始,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相继完成《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50m~-250m)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50m~-250m)采矿技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等专项设计。上述设计均已通过评审,并经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
根据主管部门相关批复要求,主体工程于2014年5月开展项目基建工程建设,按照初步设计的工期安排,实施了西风井、+50m南副井开拓掘进等工程建设,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的原则,开展了区内排水沟、沉砂池、挡土墙以及矿区绿化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主体工程基建期自2014年5月~2018年6月,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
3.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相关规定,2015年8月,矿山委托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15年9月25日,安徽省水利厅以皖水保函〔2015〕1222号文对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批复。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18.08hm2,其中项目建设区总面积9.08hm2,直接影响区总面积9.8hm2。项目由采矿及工业场地区、废石堆场区、选矿工业场地、尾矿库、矿山道路区、办公生活设施共6个分区组成,项目占地面积为9.08hm2,其中,采矿及工业场地区占地面积为0.76hm2,废石堆场区占地面积为0.52hm2,选矿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1.03hm2,尾矿库占地面积为5.37hm2,矿山道路区占地面积为0.91hm2,办公生活设施占地面积为0.46hm2。基建期总挖方3.15万m3,填方3.15万m3,无弃方。本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44.1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7.28万元,植物措施0.6万元,独立费用24.3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费1.66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5万元,基本预备费1.0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0.9万元。
4.水土保持后续设计
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结合项目技改实际,在技改初步设计中,主设单位将部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到主体工程概算中,但未进行具体的工程设计。2017年11月,公司委托湖北瑞景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基建期建设内容及项目批复,补充、完善了相应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开展了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
5.监测、监理以及水土保持分部工程
5.1水土保持检测
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本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由本公司自行承担,为按要求开展好监测工作,成立了以矿山总工丁美红为组长,两名技术人员参与的水土保持监测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确定监测内容和重点
监测内容主要为:(1)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监测;(2)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3)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
监测重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排土场使用情况及安全要求落实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状况,水土保持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等。
2、确定监测时段和频次
本项目为建设生产类项目,基建期监测时段从水土保持工程开始施工的2018年1月开始,至水土保持工程完工的2018年6月结束。
对露天采场区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每10天监测记录一次,扰动地表面积、土壤流失面积实地量测监测频次每季度 1 次;工程措施及防治效果每月监测记录 1 次;植物措施生长情况每季度监测记录 1 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
3、确定监测方法
主要采用地面观测法和调查监测法。
4、监测区域、监测点布设
本项目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中包括采矿工业场地区、选矿工业场地区、矿山道路区、尾矿库区共5个防治区,每个区域布设1处监测点。
5、监测成果
根据检测,均达到6项防治目标,并形成了监测报告。
5.2水土保持工程监理
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本工程的监理工作由安徽省江淮泵站工程咨询中心承担,开展了以下工作:
1、成立监理机构,落实监理人员
为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监管,监理单位成立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部,代表公司全面负责工程建设中的日常监理事务,履行监理的全部职责。按照《水土保持施工监理规范》(SL523-2011)中监理要求及工作内容开展监理工作。并落实了3名人员,总监理工程师由汤二伟担任,监理工程师由陈国栋担任,监理员位丁志强
主要从事现场监理工作。监理部编制了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按照监理规范要求开展工作。
2、工程实施阶段的监理工作
代表矿山与水保施工图设计单位协调施工图的报送与审查,并发送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及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到位情况、砂石原材料质量、苗木草籽的规格与数量等进行了审查和检查;组织施工单位进行了项目划分,本工程共划分为4个单位工程,7个分部工程,37个单元工程。。
施工实施阶段,监理人员以旁站、巡视检查、抽检等方式,开展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的施工现场监理。重点开展了西风井新增北侧及道路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和坡脚挡土墙施工旁站监理,已损坏的排水沟的整修、过路涵进水口新增沉沙池施工进行了巡视检查与抽检;对选矿工业场地区现有排水沟整修的长度、断面结构尺寸进行了检测;对矿山道路区新增的主井废石堆场南侧道路排水沟、整修的现有排水沟、新建的沉沙池和过路涵施工进行了巡视检查与抽检;对废石堆场区新增的主井、南副井废石堆场南侧挡渣墙施工旁站监理,对沉沙池的长度、断面结构尺寸进行了检测;对采矿工业场地区、选矿工业场地区、废石堆场区、尾矿库裸露地块的植树、播撒草籽进行了巡视检查,并对苗木、草籽的质量和行株距进行了抽检。上述工程均进行了质量评定。
在质量控制的同时,强化了进度控制,按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一周一对比的方式进行进度控制,同时,加强工地巡查力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制止各种违规操作,把质量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在投资控制上,依据“承包合同为依据,单元工程为基础,工程质量做保证,计量核实为手段” 的原则,尊重事实,合理计量,并及时支付合同款。
3、监理效果
①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成效:根据竣工质量检验资料和监理资料与监理报告,经矿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验收,4个单位工程,7个分部工程,37个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结果为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
②进度控制监理工作成效:由于施工单位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措施得力,加上业主、监理方的大力协调,本工程于2018年5月31日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内容。
③施工安全监理工作成效:由于本工程安全体系健全,安全防范措施得力,未发生一起安全与质量事故。
6、分部、单位工程验收情况
2018年1月,本公司委托湖北瑞景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本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服务工作。验收技术服务单位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和矿山改扩建初步设计,查勘工程现场,查阅、收集了工程档案资料,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工程建设情况、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的介绍,以及监理单位对该工程监理情况、监测单位对该工程监测情况的说明,抽查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和工程质量,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措施的功能及效果进行评估,进行了公众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水保〔2017〕365 号),于2018年6月编写完成《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本工程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和主体工程设计内容,依法依规落实了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基本完成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措施单位、分部工程合格,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合格,防治效果明显,各项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正常,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达到了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要求,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措施已得到落实,具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条件。
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1.1.1 地理位置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城东17km的麻姑山西麓(东经118°54′06″北纬30°55′02″)沈村和洪林两镇交界处,行政上属宣州区管辖。矿区北距南漪湖7km,南距水阳江9km,距宣(州)杭(州)铁路的建国站7.5km,经县乡公路至汪佳山与宁宣杭高速公路相接。交通位置详见图1-1。
图1.1 项目区交通位置图
1.1.2 主要技术指标
1、建设规模:年产铜、钼精矿11.5万吨。
2、建设性质:建设生产类技改项目。
3、开采方式:井下开采
4、矿区范围:0.98km2(采矿权范围),开采深度:-250m~+50m。
5、工程占地:项目批复占地9.08hm2,均为永久占地。
6、矿石储量:本次新增西生产区开采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443.03万吨,设计资源利用率336.8万吨,资源利用率76%。
7、施工工期:基建时间计划2.0年,矿山服务年限为57.3年。
8、基建工程量:基建期开挖土石方总计3.04万m3,其中,采空区填充3.04万m3,不产生废土废渣。
1.1.3 项目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2195.13万元,土建投资1886.99万元,资金来源为矿山自筹。
1.1.4 项目组成及布置
本工程项目由采矿及工业场地、选矿工业场地、矿山道路、办公生活设施、废石堆场、尾矿库六个部分组成。项目占地面积为9.08hm2,其中,矿区已建设施主要包括:采矿工业场地区0.76hm2、选矿工业场地区1.03hm2、矿山道路区0.91hm2、办公生活区0.46hm2、废石堆场区0.52hm2、尾矿库5.37 hm2,全部为永久占地。项目组成及布置见表1-1。
表1-1 项目组成关系表
建设区域 |
已建项目 |
技改项目 |
|||
项目组成 |
占地面积 (长度,m/面积,hm2) |
项目组成 |
基建建设内容 |
水土保持措施 |
|
采矿工业场地区 |
包括主竖井、斜井、风井及其工业场地,包括矿山配电房、空压机房、绞车房、矿石运输轨道、高位水池等,含矿山矿石周转场地,全部属已建。 |
-/0.79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新建新建西风井及工业场地。 |
新建西风井及工业场地,开拓巷道1008m。产生的废石全部充填原有采空区。 |
对西风井已扰动0.03 hm2地表水土流失治理;新增西风井北侧及道路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和坡脚挡土墙;整修已损坏的排水沟,过路涵进水口新增沉沙措施;对区内裸露边坡植物措施防护。 |
选矿工业场地区 |
包括破碎站、选矿厂房、精砂堆场、矿山仓库、机修车间等设施,全部属已建。 |
-/1.03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整修现有排水沟;对区内裸露地表植物措施防护。 |
矿山道路区 |
矿山已建道路各区连接道路,全部属已建。 |
1140/0.91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新增主井废石堆场南侧道路排水沟;整修现有排水沟,完善排水系统并布设沉沙池,根据排水沟走向需要,布设过路涵。 |
办公生活区 |
包括矿山办公室、食堂、门卫室、车间办公室及宿舍,全部属已建。 |
-/0.46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整修现有排水沟。 |
废石堆场区 |
位于主井南侧和南副井东侧,总占地面积0.52 hm2,全部属已建。 |
-/0.52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新增主井、南副井废石堆场南侧挡渣墙,完善排水系统并布设沉沙池;对区内裸露边坡植物措施防护。 |
尾矿库区 |
位于矿山办公室西侧,全部属已建。 |
-/5.37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对区内裸露边坡植物措施防护。 |
1.1.5施工组织及工期
本工程土建施工标为1个标段,由4个单位工程、7个分部工程、37个单元工程组成。主要施工内容为项目区整修和新建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新建挡土墙、拦渣墙,表土临时覆盖,以及裸露地块的植树、种草等。
1、弃渣场、取土场、施工道路布置
本着节约投资、减少用地的原则,按照“先土建后安装”的时间顺序,合理安排施工施工道路用地,减少占地,减少弃土弃渣。
目前矿山运输道路网络已形成,施工过程中的矿石、废石以及建筑材料运输均可通过现有矿山运输道路到达施工现场,无需修建新的施工道路。
本工程开拓巷道产生的废石全部充填原有采空区。基建期弃渣主要由开挖挡土墙基础、排水沟有少量产生,挡土墙基础开挖土方在墙体建成后随即予以回填或用于场地平整,排水沟为半挖半填,基本无弃土,因此,本工程无弃土场。
本工程基建期无需取土,因此,无取土场。
2、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为了减少扰动面积和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本工程不另设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活区布设在办公生活区内,因本工程的各单体工程较小,施工生产区布置根据建设需要确定。
3、施工临时用水、电及通讯:施工临时用水来源于矿区附近山塘,采用洒水车运送,用于生产除尘和消防。矿山供电引自直接利用矿区已建配电房。通讯主要采用移动通讯设备、对讲机进行相互联络。
4、砂石料场:工程建设所需的砂石料等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外购,不设专门的砂石料场。
5、施工工期:工程基建期于2014年5月开工,计划工期2年。在此期间,因铜市场行情低迷及安全因素,公司进行了停产整顿,开展一线产业机构重组及设备升级改造,计划工期顺延至2018年6月。由于本技改项目基建工程均在井下施工,地表基本不产生扰动。根据项目特点,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于2018年1月开工,2018年6月前完工并完成验收工作。
1.1.6土石方情况
基建期开拓巷道建设所开挖的土石方总量为3.04万m3,全部充填原有地下采空区,因此,本次土石方调配平衡,不含地下部分的土石方量。
通过查阅工程计量、施工监理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本项目基建期计入土石方调配平衡的总挖方3.15万m3,填方3.15万m3,无调入、调出和弃方。土石方平衡流向见表1.2。
表1.2 实际发生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万m3
分区 |
开挖 |
回填 |
调入 |
调出 |
外借 |
废弃 |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地下巷道掘进 |
3.04 |
3.04 |
|
|
|
|
|
|
|
|
排水沟开挖、挡墙基础开挖 |
0.04 |
0.04 |
|
|
|
|
|
|
|
|
|
选矿工业场地 |
排水沟开挖 |
0.003 |
0.003 |
|
|
|
|
|
|
|
|
矿山道路 |
排水沟开挖等 |
0.02 |
0.02 |
|
|
|
|
|
|
|
|
废石堆场 |
拦渣墙基础、排水沟开挖 |
0.05 |
0.05 |
|
|
|
|
|
|
|
|
办公生活 |
排水沟整修 |
0.0005 |
0.0005 |
|
|
|
|
|
|
|
|
尾矿库 |
|
|
|
|
|
|
|
|
|
|
|
合计 |
3.15 |
3.15 |
|
|
|
|
|
|
|
|
|
备注:表中开挖量均为自然方。 |
1.1.7征占地情况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实际总占地9.08hm2,均为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采矿用地。其中采矿工业场地区0.76hm2、选矿工业场地区1.03hm2、矿山道路区0.91hm2、办公生活区0.46hm2、废石堆场区0.52hm2、尾矿库5.37 hm2。工程实际占地详见表1.3。
表1.3 工程占地性质、类型、面积表 单位:hm2
项目名称 |
占地性质 |
占地类型 |
合计 |
||
永久 |
临时 |
林地 |
工矿用地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
|
0.76 |
0.76 |
废石堆场 |
0.52 |
|
|
0.52 |
0.52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
|
1.03 |
1.03 |
尾矿库 |
5.37 |
|
|
5.37 |
5.37 |
矿山道路 |
0.91 |
|
|
0.91 |
0.91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
|
0.46 |
0.46 |
合计 |
9.08 |
|
|
9.08 |
9.08 |
1.1.8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
本工程不涉及拆迁安置与专项设施改建。
1.2 项目区概况
1.2.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麻姑山铜钼矿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城东17km的麻姑山西麓(东经118°54′06″北纬30°55′02″)沈村和洪林两镇交界处,行政上属宣城市管辖。矿区北距南漪湖7km,南距水阳江9km,距宣(州)杭(州)铁路的建国站7.5km,经简易公路至汪佳山与宣杭公路相接,距宣城市约18km,交通十分便利。
2、气象水文
矿区地处长江南岸,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夏热冬冷,四季分明。
据宣州区气象局数据:该区历年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最高气温17.2℃,最低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为40.7℃(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3.8℃(1977年1月31日)。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3.6℃;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为33.1℃,≥10℃积温累计平均值为5073℃。降雨量一年内各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9月,11月至翌年元月,降雨量最少;2~3月降水强度小,但降水天数多。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41.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340mm,年最大降水量为2008.2mm(1983年),年平均最小降水量为981.08mm(1939年),该区日最大降水量为256.5mm。无霜期长,达230天。本区风向多变,上半年主要以东北风为主,下半年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可达18.0m/s。
矿床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周边有南漪湖位于矿床东北侧,洪水流量最大达1884米3/秒(南漪湖控制闸开闸分流),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14.5米左右;西侧和西南侧分别有水阳江和双桥河,矿山地表径流向东向西流入山脚自然排水沟,再流入矿区西南处的水阳江,最后向北流入长江。项目区河流水系见图1-3。
图1-3项目区水系图
3、土壤植被
宣州区地貌多样性和地质岩性的复杂性导致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土壤既有自然形成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土壤,又有人为活动形成的耕作土壤。土壤资源种类繁多,境内共有红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潮土和水稻土6个土类,13个亚类,43个土属,85个土种。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和红壤。
项目区属亚热带的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针叶林混交林地带,原生自然植被不复存在,而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矿山周边山体存有人工林地主要为松、竹等。在矿区四周山坡分布着一些灌丛,均为常见物种。水东镇以农业占主导地位,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水稻、烟草、豆类等。项目区现有林草覆盖率约60%。
1.2.2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
项目区所属国家土壤侵蚀类型区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表现形式主要为面蚀(片蚀),其次为沟蚀,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告》(皖政秘〔2017〕94号),项目区不在国家级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经计算,项目区地貌平均土壤侵蚀模数MS=472t/(km2.a),因此确定本项目各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现状值为472t/(km2.a)。
根据实地调查,项目区已建水土保持工程情况如下:
采矿工业场地区:场地内设置了运输轨道挖方侧的挡墙及区域内排水沟,对原裸露地面实施了硬化与绿化,硬化与绿化面积0.75 hm2,栽植乔、灌木2300株。基本能达到水土保持效果。
选矿工业场地区:场内建有了傍山侧的拦挡、排水及沉沙措施;选矿设施及生产线按环境整治要求已采取构筑厂房式防护,地面进行硬化,达到有效防尘、预防水土流失,现硬化与绿化面积达到1.03 hm2,并栽植乔、灌木8200株。基本能达到水土保持效果。
矿山道路区:现有矿山干道、支道和辅助运输道路基本为砼或沥青路面,是矿山连接外部道路,路况良好;支道和辅助运输道路均为碎石路面;该区建有砼排水沟共计660m,沉砂池3座;此外,矿山道路所具有的水保工程还有路面硬化和路边裸露地块植草面积为0.8hm2。这些措施能起到一定的水土保持治理效果,基本能达到水土保持效果。
废石堆场区:已建排土场位于矿山南副井南侧,近几年矿山生产过程中堆弃的废土废渣已基本清运,场地四周已建拦挡防护及排水沟,对临时堆场表面进行了硬化,面积0.5hm2。根据现场情况,基本能达到水土保持效果。
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场地已硬化,高边坡建有挡墙,并设置了排水沟,乔、灌木6500株。根据现场情况,现有工程基本能达到水土保持效果。
尾矿库区:大坝、溢洪道均按设计要求建有挡土墙、排水沟,坝面坝坡全部进行草皮防护,并在集水区建有截洪沟,基本能达到水土保持效果。
2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2.1主体工程设计
矿山技改工程自2013年开始,相继完成了以下工作:
1、2013年9月委托安徽省东部矿山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50m~-250m)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予以审查批复,批复文号为皖经信非煤函〔2013〕1126号;
2、2014年3月委托安徽省东部矿山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50m~-250m)采矿技改工程初步设计(审定稿)》,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皖经信非煤函〔2014〕486号文予以批复。
2.2水土保持方案
2015年8月,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编制完成了《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15年9月,经安徽省水利厅审查,修改完善后形成《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2015年9月25日,安徽省水利厅以皖水保函〔2015〕1222号文对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批复。
2.3水土保持方案变更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无重大变更。一般变更主要内容如下:
1、采矿工业场地区:原设计的西风井南侧边坡浆砌块石挡土墙,本次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变更为浆砌砖挡土墙。
2、废石堆场区:原设计的南副井南侧边坡浆砌块石挡土墙,本次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变更为格宾网拦渣墙,陡坡段种植爬山虎变更为密目网加播撒草籽防护。
3、尾矿库区:原设计尾矿库岸线边坡种植爬山虎,因库岸坡度较陡,种植爬山虎无法施工,本次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变更为密目网加播撒草籽防护。
2.4水土保持后续设计
安徽省东部矿山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50m~-250m)采矿技改工程初步设计(审定稿)》中包含了项目排水、绿化、拦挡等水土保持工程布置,但均无施工图,建设单位委托湖北瑞景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于2017年12月进行了本工程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经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组织了内部审查,并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
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分为防洪排导工程、拦渣工程、临时防护和植被建设工程4个单位工程。防洪排导工程分为排水导流设施1个分部工程,主要设计水土保持措施为砼U型槽排水沟,土质排水沟;拦渣单位工程分为墙体和防洪排水2个分部工程,主要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为格宾网挡土墙和排水沟;临时防护单位工程分为覆盖、排水、沉砂3个分部工程,主要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密目网覆盖,浆砌石沉砂池、土质沉砂池,土质排水沟;植被建设单位工程分为点片状植被和线网植被2个分部工程,主要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为种植乔木,灌木,撒播狗牙根草籽。
3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
3.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本工程实际总占地面积9.08hm2,均为永久占地,其中采矿工业场地区0.76hm2、选矿工业场地区1.03hm2、矿山道路区0.91hm2、办公生活区0.46hm2、废石堆场区0.52hm2、尾矿库5.37 hm2。防治责任范围表详见表3.1,对比表详见表3.2。
表3.1 建设期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 单位:hm2
项 目 |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 |
直接影响区范围界定 |
|
项目建设区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分区占地面积 |
废石堆场 |
0.52 |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
尾矿库 |
5.37 |
||
矿山道路 |
0.91 |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
小计 |
9.08 |
||
直接影响区 |
地表错动影响区 |
9.8 |
地表错动范围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00 |
不计 |
|
废石堆场 |
0.00 |
不计 |
|
选矿工业场地 |
0.00 |
不计 |
|
尾矿库 |
0.00 |
不计 |
|
矿山道路 |
0.00 |
不计 |
|
办公生活设施 |
0.00 |
不计 |
|
小计 |
9.8 |
|
|
合 计 |
18.08 |
|
综合分析复核:基建期验收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比方案设计无增减。
表3.2 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方案对比 单位:hm2
类型 |
名称 |
面积(hm2) |
较方案增加 或减少 |
|
方案设计 |
实际 |
|||
项目建设区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0.76 |
0 |
废石堆场 |
0.52 |
0.52 |
0 |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1.03 |
0 |
|
尾矿库 |
5.37 |
5.37 |
0 |
|
矿山道路 |
0.91 |
0.91 |
0 |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0.46 |
0 |
|
小计 |
9.08 |
9.08 |
0 |
|
直接影响区 |
地表错动影响区 |
9.8 |
9.8 |
0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00 |
0 |
0 |
|
废石堆场 |
0.00 |
0 |
0 |
|
选矿工业场地 |
0.00 |
0 |
0 |
|
尾矿库 |
0.00 |
0 |
0 |
|
矿山道路 |
0.06 |
0 |
0 |
|
办公生活设施 |
0.00 |
0 |
0 |
|
小计 |
9.8 |
9.8 |
0 |
|
合计 |
18.88 |
18.88 |
0 |
3.2弃渣场设置
矿区已建有2个废石堆场,即主井废石堆场和南副井废石堆场,占地面积约0.52hm2。目前大部分废石用于井下充填,不出井,仅少量废石堆存在主井和南副井废石堆场,堆存于废石堆场的废石暂存于堆场作为临时周转,用于周边修建村村通道路路基使用,目前存量约在0.53万m3,属小型排土场,堆渣类型属沟台地堆渣场。根据现状,弃渣场容量能满足要求。
废石堆场东、西侧为矿权范围外天然山体,植被茂盛,山体稳定,无滑坡、崩塌等现象;南侧为山坳洼地,坡度平缓,植被覆盖茂盛;北侧为南副井平台。现状弃渣场经削坡处理,堆坡达到1∶2.5以上,坡体稳定,未现滑坡、崩塌等现象。
本次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在弃渣场南侧坡脚布设了拦挡、排水、沉砂等措施,防治措施体系完整、合理。
3.3取土场设置
根据实际发生情况,本工程不涉及取土场;
3.4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3.4.1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情况
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有机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布局,充分发挥工程措施控制性和时效性,保证在短时期内遏制和减少水土流失,再利用林草措施涵水保土,实现水土流失彻底防治。
1、工程措施
采矿工业场地区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新增西风井北侧及道路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和坡脚挡土墙;整修已损坏的排水沟,过路涵进水口新增沉沙措施;
选矿工业场地区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整修现有排水沟;
矿山道路区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新增主井废石堆场南侧道路排水沟;整修现有排水沟,完善排水系统并布设沉沙池,根据排水沟走向需要,布设过路涵;
废石堆场区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新增主井、南副井废石堆场南侧挡渣墙,完善排水系统并布设沉沙池;
办公生活区主要为整修现有排水沟。
2、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主要为栽植乔灌木、撒播狗牙根草籽。
3、临时措施
临时措施主要为临时临时苫盖。
3.4.2 总体布局变化及合理性分析
1、变化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了水土保持方案中的防治任务,防治措施体系基本完成,各区水保措施布局变化情况如下见表3.3。
表3.3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变化情况表
防治分区 |
措施类型 |
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布局 |
施工图设计措施布局 |
实施阶段水土 保持措施布局 |
变化情况 |
采矿及工业场地 区 |
工程措施 |
整修、新建排水沟,新建沉砂池、挡土墙。 |
整修、新建排水沟,新建沉砂池、挡土墙。 |
整修、新建排水沟,新建沉砂池、挡土墙。 |
全部落实 |
植物措施 |
撒播草籽,栽植爬山虎、芭茅草、红叶石楠 |
栽植芭茅草、红叶石楠、香樟 |
栽植芭茅草、红叶石楠、香樟 |
全部落实 |
|
临时措施 |
塑料薄膜覆盖 |
密目网苫盖 |
密目网苫盖 |
全部落实 |
|
选矿及工业场地 区 |
工程措施 |
整修排水沟。 |
整修排水沟。 |
整修排水沟。 |
全部落实 |
植物措施 |
栽植爬山虎。 |
种植巴梗草、樟树 |
种植巴梗草、樟树 |
全部落实 |
|
|
|||||
矿 山 道路区 |
工程措施 |
整修排水沟,新建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 |
整修排水沟,新建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 |
整修排水沟,新建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 |
全部落实 |
植物措施 |
栽植爬山虎 |
栽植樟树、撒播草籽 |
栽植樟树、撒播草籽 |
全部落实 |
|
废 石 堆场区 |
工程措施 |
新建排水沟、沉沙池、挡渣墙、过路涵。 |
新建排水沟、沉沙池、挡渣墙、过路涵。 |
新建排水沟、沉沙池、挡渣墙、过路涵。 |
全部落实 |
植物措施 |
栽植爬山虎,撒播草籽。 |
栽植爬山虎,撒播草籽。 |
栽植芭茅草,撒播草籽。 |
全部落实 |
|
临时措施 |
|
密目网苫盖 |
密目网苫盖 |
全部落实 |
|
办公区 |
工程措施 |
整修排水沟 |
整修排水沟 |
整修排水沟 |
全部落实 |
尾矿 库区 |
植物措施 |
栽植爬山虎 |
密目网苫盖 |
密目网苫盖 |
全部落实 |
2、调整后的布局评价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根据其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形成了由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机结合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格局。具体为:在各防治分区根据需要修筑排水沟,布设沉沙池,设置必要的拦挡设施;周边除永久建筑、硬化地表等区域以外的占地进行植被恢复设计,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工程基本维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局部措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调整,根据现场调查,对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调整后的措施布局无绝对制约性因素,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因此,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基本合理。
3.5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
3.5.1 工程措施
本项目工程措施自2018年1月开工,2018年5月完工。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如下: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整修排水沟25m,新增主井排水沟88m,新增西风井浆砌石排水沟38m,新增西风井过路涵1座,新增西风井边坡挡土墙56m,浆砌石沉沙池2座。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排水沟整修280m。
矿山道路区:道路硬化168m,排水沟整修300m,土质排水沟长165 m,钢筋砼圆涵10 m;沉沙池1座。
废石堆场区:土质排水沟长315 m,U型槽48m,钢筋砼圆涵20 m;沉沙池1座,拦渣墙60m。
办公区:排水沟整修75m。
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情况一览表见表3.4,工程措施完成工程量与水土保持方案工程量比较详见表3.5。
表3.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情况一览表
防治 分区 |
防治措施 |
单位 |
工程量 |
实施时间 |
||||||||||
2018年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区 |
整修主井浆砌砖排水沟 |
m |
25 |
|
|
|
|
|
|
|||||
|
||||||||||||||
新建主井浆砌砖排水沟 |
m |
88 |
|
|
|
|
|
|
||||||
|
|
|||||||||||||
新建西风井浆砌石排水沟 |
m |
38 |
|
|
|
|
|
|
||||||
|
||||||||||||||
新增西风井过路涵 |
座 |
1 |
|
|
|
|
|
|
||||||
|
||||||||||||||
新增西风井边坡挡土墙 |
m |
56 |
|
|
|
|
|
|
||||||
|
||||||||||||||
新增浆砌石沉沙池 |
座 |
2 |
|
|
|
|
|
|
||||||
|
||||||||||||||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 |
排水沟整修 |
m |
180 |
|
|
|
|
|
|
|||||
|
||||||||||||||
矿 山 道路区 |
道路硬化 |
m |
168 |
|
|
|
|
|
|
|||||
|
|
|
||||||||||||
排水沟整修 |
m |
300 |
|
|
|
|
|
|
||||||
|
||||||||||||||
土质排水沟 |
m |
165 |
|
|
|
|
|
|
||||||
|
||||||||||||||
钢筋砼圆涵 |
座 |
1 |
|
|
|
|
|
|
||||||
|
||||||||||||||
沉砂池 |
座 |
1 |
|
|
|
|
|
|
||||||
|
||||||||||||||
废 石 堆场区 |
土质排水沟 |
m |
315 |
|
|
|
|
|
|
|||||
|
||||||||||||||
U型槽 |
m |
48 |
|
|
|
|
|
|
|
|
||||
|
|
|||||||||||||
钢筋砼圆涵 |
座 |
2 |
|
|
|
|
|
|
||||||
|
||||||||||||||
沉沙池 |
座 |
1 |
|
|
|
|
|
|
||||||
|
||||||||||||||
拦渣墙 |
m |
60 |
|
|
|
|
|
|
|
|||||
|
|
|
||||||||||||
办公区 |
排水沟整修 |
m |
75 |
|
|
|
|
|
|
|||||
|
||||||||||||||
工程验收 |
分部工程 |
|
|
|
|
|
|
|
|
|
|
|||
|
||||||||||||||
单位工程 |
|
|
|
|
|
|
|
|
|
|
||||
|
注:工程验收阶段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同步验收。
表3.5 项目实际完成工程措施与设计工程量对比表
防治 分区 |
措施类型 |
方案 设计 |
施工图 设 计 |
实际 完成 |
增减 情况 |
变化原因 |
采矿及工业场地 区 |
整修主井浆砌砖排水沟(m) |
15 |
25 |
25 |
+10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新建主井浆砌砖排水沟(m) |
90 |
88 |
88 |
-2 |
根据实际需要减少 |
|
新建西风井浆砌石排水沟(m) |
38 |
38 |
38 |
0 |
/ |
|
新增西风井过路涵(座) |
1 |
1 |
1 |
0 |
/ |
|
新增西风井边坡挡土墙(m) |
56 |
56 |
56 |
0 |
/ |
|
新增浆砌石沉沙池(座) |
2 |
2 |
2 |
0 |
/ |
|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 |
排水沟整修(m) |
150 |
150 |
180 |
+30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矿 山 道路区 |
道路硬化(m) |
|
168 |
168 |
+168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排水沟整修(m) |
280 |
300 |
300 |
+20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
土质排水沟(m) |
150 |
165 |
165 |
+15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
钢筋砼圆涵(座) |
1 |
1 |
1 |
0 |
/ |
|
沉砂池(座) |
1 |
1 |
1 |
0 |
/ |
|
废 石 堆场区 |
土质排水沟(m) |
300 |
315 |
315 |
+15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U型槽(m) |
52 |
48 |
48 |
-4 |
根据实际需要减少 |
|
钢筋砼圆涵(座) |
2 |
2 |
2 |
0 |
/ |
|
沉沙池(座) |
1 |
1 |
1 |
0 |
/ |
|
拦渣墙(m) |
60 |
60 |
60 |
0 |
/ |
|
办公区 |
排水沟整修(m) |
75 |
75 |
75 |
0 |
/ |
3.5.2 植物措施
根据查阅工程计量,植物措施施工主要在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项目实际完成植物措施主要有: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栽植香樟20株,栽植芭茅80株,种红叶石楠40株。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栽植香樟55株,植草皮670m2。
矿山道路区:栽植香樟400株。
废石堆场区:栽植芭茅120株,撒播草籽0.11hm2。
尾矿库区:撒播草籽0.16hm2。
本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完成情况一览表见表3.6,工程量比较详见表3.7。
表3.6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完成情况一览表
防治 分区 |
防治措施 |
单位 |
工程量 |
实施时间 |
|||||
2018年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
采矿及工 业场地区 |
栽植香樟 |
株 |
20 |
|
|
|
|
|
|
|
|||||||||
栽植芭茅 |
株 |
80 |
|
|
|
|
|
|
|
|
|||||||||
栽植红叶石楠 |
株 |
40 |
|
|
|
|
|
|
|
|
|||||||||
选矿及工 业场地区 |
栽植香樟 |
株 |
100 |
|
|
|
|
|
|
|
|||||||||
栽植草皮 |
m2 |
670 |
|
|
|
|
|
|
|
|
|||||||||
矿山道路区 |
栽植香樟 |
株 |
400 |
|
|
|
|
|
|
|
|||||||||
废石堆场区 |
栽植芭茅 |
株 |
120 |
|
|
|
|
|
|
|
|||||||||
撒播草籽 |
hm2 |
0.11 |
|
|
|
|
|
|
|
|
|||||||||
尾矿库区 |
撒播草籽 |
hm2 |
0.16 |
|
|
|
|
|
|
|
表3.7 项目实际完成植物措施与设计工程量对比表
防治 分区 |
防治措施 |
单位 |
方案 设计 |
施工图 |
实际 完成 |
增减 情况 |
变化原因 |
||
采矿及工 业场地区 |
撒播草籽 |
hm2 |
0.04 |
0 |
0 |
-0.04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碎石硬化措施。 |
||
栽植香樟 |
株 |
0 |
20 |
20 |
+20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增加 |
|||
栽植芭茅 |
株 |
190 |
190 |
190 |
0 |
/ |
|||
栽植红叶石楠 |
株 |
40 |
40 |
40 |
0 |
/ |
|||
选矿及工 业场地区 |
栽植爬山虎 |
株 |
100 |
|
|
-100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调整 |
||
栽植香樟 |
株 |
|
55 |
55 |
+55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增加 |
|||
植草皮 |
m2 |
|
670 |
670 |
+670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增加 |
|||
矿 山 道路区 |
栽植爬山虎 |
株 |
200 |
|
|
-200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
栽植香樟 |
株 |
|
400 |
400 |
+400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增加 |
|||
废 石 堆场区 |
栽植爬山虎 |
株 |
200 |
|
|
-200 |
因场地内土质贫瘠,边坡较陡,不适宜栽植爬山虎,改用撒播草籽,并密目网覆盖措施。 |
||
狗牙根草籽 |
hm2 |
0.04 |
0.11 |
0.11 |
+0.07 |
||||
栽植芭茅 |
株 |
|
120 |
120 |
+120 |
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
|||
尾矿库区 |
栽植爬山虎 |
株 |
1600 |
|
|
-1600 |
因库岸土质贫瘠,边坡陡,不适宜栽植爬山虎,改用撒播草籽,并密目网覆盖措施。 |
||
狗牙根草籽 |
hm2 |
|
0.16 |
0.16 |
+0.16 |
3.5.3 临时措施
根据查阅工程计量,临时措施施工主要在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主要采取的临时措施有: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密目网覆盖400m2。
废石堆场区:密目网覆盖1145m2。
尾矿库区:密目网覆盖1670m2。
表3.8 项目实际完成与设计工程量对比表
防治分区 |
措施类型 |
方案 设计 |
施工图 设 计 |
实际 完成 |
增减 情况 |
变化原因 |
采矿及工 业场地区 |
塑料薄膜覆盖(m2) |
400 |
|
|
-400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密目网覆盖(m2) |
|
400 |
400 |
+400 |
||
废 石 堆场区 |
密目网覆盖(m2) |
|
1145 |
1145 |
+1145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密目网覆盖措施。 |
尾矿库区 |
密目网覆盖(m2) |
|
1670 |
1670 |
+1670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密目网覆盖措施。 |
3.6水土保持投资完成情况
从实施情况看,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基本得到了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部分措施因实际情况的变化和需要进行了调整。根据水土保持工程实际情况,水土保持实际完成总投资48.09万元,较水土保持方案投资增加了3.95万元。实际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方案设计投资对比及变化原因详见表3.9。
表3.9 水土保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与方案投资对比表 单位:万元
项目组成 |
水土保持投资 |
||||
序号 |
措施类型 |
方案 设计 |
实际 投资 |
变化量 |
变化原因 |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
7.28 |
8.79 |
+1.51 |
|
|
一 |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 |
4.25 |
4.24 |
-0.01 |
|
1 |
排水沟整修 |
0.19 |
0.20 |
+0.01 |
实际增加 |
2 |
浆砌石排水沟 |
1.52 |
1.50 |
-0.02 |
实际减少 |
3 |
场地陡坡段挡墙 |
2.01 |
2.01 |
|
|
4 |
浆砌石沉沙池 |
0.33 |
0.33 |
|
|
5 |
钢筋砼过路涵 |
0.08 |
0.08 |
|
|
二 |
选矿工业场地区 |
0.72 |
0.86 |
+0.14 |
|
1 |
排水沟整修 |
0.72 |
0.86 |
+0.14 |
实际增加 |
三 |
矿山道路区 |
0.48 |
0.50 |
+0.02 |
|
1 |
排水沟整修 |
0.05 |
0.06 |
+0.01 |
实际增加 |
2 |
新建土质排水沟 |
0.11 |
0.12 |
+0.01 |
实际增加 |
3 |
沉沙池 |
0.17 |
0.17 |
|
|
4 |
钢筋砼过路涵 |
0.15 |
0.15 |
|
|
四 |
办公生活区 |
0.01 |
0.01 |
|
|
1 |
排水沟整修 |
0.01 |
0.01 |
|
|
五 |
废石堆场区 |
1.82 |
3.18 |
+1.36 |
|
1 |
拦渣墙 |
1.02 |
2.38 |
+1.36 |
材料不同引起造价增加 |
2 |
排水沟整修 |
0.24 |
0.24 |
|
|
3 |
沉沙池 |
0.01 |
0.01 |
|
|
4 |
30U型槽购安 |
0.26 |
0.26 |
|
|
5 |
钢筋砼过路涵 |
0.3 |
0.3 |
|
|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
0.60 |
3.56 |
+2.94 |
|
|
一 |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 |
0.18 |
0.37 |
+0.19 |
|
1 |
撒播狗牙根草籽 |
0.05 |
|
-0.05 |
设计变更调整 |
2 |
栽植香樟 |
|
0.24 |
+0.24 |
设计变更调整 |
3 |
栽植芭茅 |
0.01 |
0.01 |
|
|
4 |
栽植红叶石楠 |
0.12 |
0.12 |
|
|
二 |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 |
0.01 |
1.16 |
+1.15 |
|
1 |
种植爬山虎 |
0.01 |
|
-0.01 |
设计变更调整 |
2 |
栽植香樟 |
|
0.66 |
+0.66 |
设计变更调整 |
3 |
植草皮 |
|
0.50 |
+0.50 |
设计变更调整 |
三 |
矿山道路区 |
0.03 |
2.00 |
+1.70 |
|
1 |
栽植爬山虎 |
0.03 |
|
-0.03 |
|
表3.10 水土保持工程实际完成投资与方案投资对比表(续) 单位:万元
项目组成 |
水土保持投资 |
||||
序号 |
措施类型 |
方案 设计 |
实际 投资 |
变化量 |
变化原因 |
2 |
栽植香樟 |
|
2.0 |
+2.0 |
设计变更调整 |
四 |
废石堆场区 |
0.08 |
0.15 |
+0.10 |
|
1 |
栽植爬山虎 |
0.03 |
0.12 |
-0.03 |
设计变更调整 |
2 |
狗牙根草籽 |
0.05 |
0.12 |
-0.05 |
设计变更调整 |
3 |
栽植芭茅 |
|
0.03 |
+0.03 |
设计变更调整 |
五 |
尾矿库区 |
0.32 |
0.20 |
-0.12 |
|
1 |
栽植爬山虎 |
0.32 |
|
-0.32 |
设计变更调整 |
2 |
狗牙根草籽 |
|
0.20 |
0.20 |
|
第三部分 临时措施 |
0.06 |
0.48 |
+0.42 |
|
|
一 |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 |
0.06 |
0.06 |
0 |
|
1 |
塑料薄膜覆盖 |
0.06 |
|
-0.06 |
设计变更调整 |
2 |
密目网覆盖 |
|
0.06 |
+0.06 |
设计变更调整 |
二 |
废石堆场区 |
|
0.17 |
+0.17 |
|
1 |
密目网覆盖 |
|
0.17 |
+0.17 |
设计变更调整 |
三 |
尾矿库区 |
|
0.25 |
+0.25 |
|
1 |
密目网覆盖 |
|
0.25 |
+0.25 |
设计变更调整 |
三大措施合计 |
7.88 |
12.83 |
+4.95 |
|
|
第四部分 独立费用 |
25.36 |
23.79 |
0 |
|
|
一 |
建设管理费 |
0.16 |
0.73 |
0 |
纳入主体一并管理,视同完成 |
二 |
工程建设监理费 |
1.66 |
3.89 |
0 |
|
三 |
科研勘测设计费 |
0.54 |
3.22 |
0 |
|
四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合同价) |
3.00 |
3.00 |
0 |
实际支付 |
五 |
水土保持监测费 |
5.00 |
5.00 |
0 |
实际支付 |
六 |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
15.00 |
15.00 |
0 |
实际支付 |
第一~四部分 |
33.24 |
38.19 |
+4.95 |
|
|
基本预备费 |
1.00 |
0 |
-1.00 |
核算至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 |
|
水土保持补偿费 |
10.90 |
10.90 |
0 |
实际支付 |
|
合计 |
44.14 |
48.09 |
+3.95 |
|
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4.1质量管理体系
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建设中建立建设单位负责质量把控、监理单位监控、施工单位保证、政府监督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选择一流的施工单位保质量,以高素质的监理队伍保质量,自觉接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促进了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和规程规范要求。
4.1.1机构设置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依据项目法人组织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如下:
在工程建设期间,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的招投标、质量、进度和投资负责。
建设单位: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安徽省东部矿山设计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合肥东淼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对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组织和控制,负责具体的工程控制和内外环境协调工作。设计单位成立设计组,实施双重领导,负责解决工程建设中有关设计方面的问题。
4.1.2建设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作为现场管理机构负责本工程组织实施。在工程开工初期成立项目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纳入项目部的日常管理范畴,负责施工现场人员常驻工地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进度由项目经理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单位将水保措施纳入主体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范畴,由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
4.1.3 监理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本项目施工监理由建设单位自主监理,该项目水土保持监理纳入主体监理中。制定了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依据《施工质量监控制度》、《单位工程验收制度》对水土保持工程开展了事前控制、过程跟踪、事后检查等环节的质量监理工作,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监理。
4.1.4 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未建立水土保持专门质量体系,但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中对水土保持施工方面提出建议,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4.2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
4.2.1项目划分及结果
项目区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截、排水工程、挡墙工程、临时防护工程及植被建设工程。依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并结合监理项目划分情况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项目划分,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共分为4个单位工程,7个分部工程,37个单元工程。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建设单位认定,分部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表4.1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控制结果统计表
单位工程 |
分部工程 |
单元工程 |
质量评定 |
||||
总数 |
合格项目 |
合格率(%) |
总数 |
合格项目 |
合格率(%) |
||
防洪排导工程 |
2 |
2 |
100 |
23 |
23 |
100 |
合格 |
拦渣工程 |
1 |
1 |
100 |
2 |
2 |
100 |
合格 |
临时防护工程 |
2 |
2 |
100 |
8 |
8 |
100 |
合格 |
植被建设工程 |
2 |
2 |
100 |
4 |
4 |
100 |
合格 |
合计 |
7 |
7 |
100 |
37 |
37 |
100 |
合格 |
注:防洪排导、拦渣、临时防护及植被建设工程依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划分并评定。 |
4.2.2各防治分区工程质量评定
按照《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要求,本工程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分部工程主要有防洪导流设施、工程护坡、覆盖及点片状植被。分部工程及质量评价见表4.2。
表4.2 分部工程及质量评价表
防治 分区 |
单位工 程名称 |
分部工 程名称 |
工程内容 |
工程外观描述 |
质量 评定 |
采矿及 工业场 地 区 |
防洪排导 |
排洪导流设施 |
整修、新建排水沟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排水顺畅 |
合格 |
防洪排导 |
墙体 |
格宾网挡土墙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 |
合格 |
|
临时防护 |
覆盖 |
密目网苫盖 |
临时苫盖效果良好 |
合格 |
|
临时防护 |
沉砂 |
沉砂池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 |
合格 |
|
植被建设 |
点片状植被 |
栽植芭茅草、红叶石楠、香樟 |
长势良好,自然恢复情况良好 |
合格 |
|
选矿及 工业场 地 区 |
防洪排导 |
排洪导流设施 |
排水沟整修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排水顺畅 |
合格 |
临时防护 |
覆盖 |
密目网苫盖 |
临时苫盖效果良好 |
合格 |
|
植被建设 |
点片状植被 |
栽植杨树、紫薇,撒播狗牙根草籽 |
长势良好,自然恢复情况良好 |
合格 |
|
矿 山 道路区 |
防洪排导 |
排洪导流设施 |
排水沟、过路涵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排水顺畅 |
合格 |
临时防护 |
沉砂 |
沉砂池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 |
合格 |
|
临时防护 |
覆盖 |
密目网苫盖 |
临时苫盖效果良好 |
合格 |
|
植被建设 |
线网植被 |
栽植樟树、撒播草籽 |
长势良好,自然恢复情况良好 |
合格 |
|
废 石 堆场区 |
防洪排导 |
排洪导流设施 |
排水沟、过路涵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排水顺畅 |
合格 |
拦渣 |
墙体 |
格宾网挡土墙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 |
合格 |
|
临时防护 |
沉砂 |
土质沉砂池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 |
合格 |
|
临时防护 |
覆盖 |
密目网苫盖 |
临时苫盖效果良好 |
合格 |
|
植被建设 |
点片状植被 |
栽植爬山虎,撒播草籽 |
长势良好,自然恢复情况良好 |
合格 |
|
办公区 |
防洪排导 |
排洪导流设施 |
整修排水沟 |
外观整齐、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无毁损、排水顺畅 |
合格 |
尾矿 库区 |
临时防护 |
覆盖 |
密目网苫盖 |
临时苫盖效果良好 |
合格 |
4.3弃场稳定性评估
矿区已建有2个废石堆场,即主井废石堆场和南副井废石堆场,占地面积约0.52hm2。目前大部分废石用于井下充填,不出井,仅少量废石堆存在主井和南副井废石堆场,堆存于废石堆场的废石暂存于堆场作为临时周转,用于周边修建村村通道路路基使用,目前存量约在0.53万m3,属小型排土场,堆渣类型属沟台地堆渣场。根据现状,弃渣场容量能满足要求。弃渣场东、西侧为矿权范围外天然山体,植被茂盛,山体稳定,无滑坡、崩塌等现象;南侧为山坳洼地,坡度平缓,植被覆盖茂盛;北侧为南副井平台。现状弃渣场坡体稳定,未现滑坡、崩塌等现象。为防止废渣料滑坡,已在坡脚建有格宾网挡土墙,挡土墙脚开挖了排水沟。目前坡体稳定。
矿山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下游,距离选矿厂550m,最大坝高25m,坝顶宽4m,坝长382m,迎、背水坡坡比均为1∶2.5,背水坡设有戗台,戗台顶宽3m,尾矿库设计总库容79万m3,现存有尾矿约17万m3。由于库区所在山谷汇水面积大,为减轻尾矿库排洪系统的压力,结合地形情况,在坝坡和坝脚布设纵横向矩形截洪沟。截洪沟采用浆砌块石砌筑,底宽0.6m,高0.6m,壁厚0.4 m。坝肩截水沟采用砖砌结构,宽0.3m,深0.4m,壁厚0.12m。库区还建有排洪斜槽及澄清沉淀池,斜槽末端设有消力池,两消力池间有排洪涵管,涵管长约70m,库区尾水经澄清沉淀池后通过回水泵加压送选矿厂回水系统。据现场调查,尾矿库库区上游周边已修建截洪沟,截洪沟采用浆砌块石筑砌。库区下游坡面设置了坝肩截水沟,坝体坡面采用植草皮进行防护,尾矿库通过十余年的运行,坝体稳定,通过观测,未出现异常情况。
工程建设无永久性弃方,不涉及灰场、排矸场等安全问题。
4.4总体质量评价
根据各防治分区质量评价结果和各方有关单位的抽查共同认定,本工程完成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工程的结构尺寸符合要求,施工工艺和方法满足技术规范;排水沟、沉砂池、挡土墙等设施线型美观、断面尺寸规则、表面平整、勾缝严实,基本无裂缝、脱皮现象,工程外观质量基本合格。林草植被长势良好,后期需加强养护管理工作。
5 项目初期运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5.1初期运行情况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建成后,运行正常,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排水顺畅,未出现淤泥淤积情况;植物措施建设完成后,植被生长良好,具有水土流失防治功能,充分发挥了水土保持效益。
5.2水土保持效果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结合项目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和航拍等资料,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布局总体合理。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达到了水土保持方案防治要求,其中扰动土地治理率可达到99.84%,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可达到99.80%,土壤流失控制比可达到1.0,拦渣率可以达到99%,林草植被恢复率可以达到99.54%,林草覆盖率至设计水平年整体综合可达到17.12%,工程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5.2.1扰动土地整治率
根据现场调查监测结果,项目区施工扰动土地面积为9.08hm2。通过各项措施共计完成整治面积9.08hm2,其中植物措施1.18hm2,工程措施3.78hm2,建构筑物、场地道路硬化1.12hm2,水面面积2.89hm2。项目区平均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9.84%。各分区扰动土地整治率详见表5.1。
表5.1 扰动土地整治率监测总表 单位:hm2
防治分区 |
扰动 面积 (hm2) |
扰动土地治理面积 |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hm2) |
扰动土地 整治率 (100%) |
||||
工程 措施 (hm2) |
植物 措施 (hm2) |
建筑物 硬 化 (hm2) |
水面 面积 (hm2) |
小计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0.09 |
0.26 |
0.28 |
|
0.76 |
0.36 |
100 |
废石堆场 |
0.52 |
0.17 |
0.06 |
0.32 |
|
0.52 |
0.66 |
100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0.11 |
0.26 |
0.39 |
|
1.03 |
0.37 |
100 |
尾矿库 |
5.37 |
2.48 |
|
2.48 |
2.89 |
5.37 |
2.48 |
100 |
矿山道路 |
0.91 |
0.15 |
0.70 |
0.06 |
|
0.91 |
0.61 |
100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0.04 |
|
0.40 |
|
0.44 |
0.04 |
95.65 |
合计 |
9.08 |
3.78 |
1.18 |
1.12 |
2.89 |
9.06 |
5.07 |
99.84 |
5.2.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根据现场调查监测结果,项目区施工扰动土地面积为9.08hm2。通过各项措施共计完成整治面积9.07hm2,其中植物措施1.18hm2,工程措施3.78hm2,建构筑物、场地道路硬化1.12hm2,水面面积2.89hm2。各分区水土保持治理情况见表5.2。
表5.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监测总表 单位:hm2
防治分区 |
扰动 面积 (hm2) |
扰动土地治理面积 |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hm2) |
扰动土地 整治率 (100%) |
||||
工程 措施 (hm2) |
植物 措施 (hm2) |
建筑物 硬 化 (hm2) |
水面 面积 (hm2) |
小计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0.09 |
0.26 |
0.28 |
|
0.76 |
0.36 |
100 |
废石堆场 |
0.52 |
0.17 |
0.06 |
0.32 |
|
0.52 |
0.66 |
100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0.11 |
0.26 |
0.39 |
|
1.03 |
0.37 |
100 |
尾矿库 |
5.37 |
2.48 |
|
2.48 |
2.89 |
5.37 |
2.48 |
100 |
矿山道路 |
0.91 |
0.15 |
0.70 |
0.06 |
|
0.91 |
0.61 |
100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0.04 |
|
0.40 |
|
0.44 |
0.04 |
95.65 |
合计 |
9.08 |
3.78 |
1.18 |
1.12 |
2.89 |
9.06 |
5.07 |
99.84 |
5.2.3土壤流失控制比
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本工程所在地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原地貌和施工后影像对比和现场补充监测调查分析,项目区试运行期平均侵蚀模数为500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
5.2.4拦渣率
本项目基建期土石方开挖总挖方3.15万m3,填方3.15万m3,无调入、调出和弃方。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废石堆场通过地形条件自然拦挡和植被覆盖等措施,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
5.2.5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根据现场调查监测结果,项目区植物措施面积共计1.18hm2,项目区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54%,林草覆盖率17.12%。
5.2.6水土流失治理达标评价
经过自然恢复期持续观测,经统计计算,水土保持方案中制定的各项目标均达标,详见表5.3
表5.3 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监测成果表
监测指标 |
目标值(%) |
监 测 依 据 |
单位 |
数量 |
监 测 达到值 |
监测 结果 |
扰动土地治理率(%) |
90 |
水保措施面积+建筑及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
hm2 |
9.07 |
99.84 |
达标 |
扰动地表面积 |
hm2 |
9.08 |
||||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80 |
水保措施防治面积 |
hm2 |
5.06 |
99.80 |
达标 |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 |
hm2 |
5.07 |
||||
控制比 |
1 |
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 |
t/km2·a |
500 |
1 |
达标 |
方案实施后土壤侵蚀强度 |
t/km2·a |
500 |
||||
拦渣率(%) |
92 |
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挡的弃土(渣)量 |
万m3 |
-- |
-- |
基建期无弃方,不计拦渣率 |
弃土(渣)总量 |
万m3 |
-- |
||||
植被恢复系数(%) |
90 |
绿化总面积 |
hm2 |
1.18 |
99.54 |
达标 |
可绿化面积 |
hm2 |
1.19 |
||||
林草覆盖率(%) |
15 |
绿化总面积 |
hm2 |
1.18 |
17.12 |
达标 |
扰动地表面积 |
hm2 |
9.08 |
5.3公众满意度调查
为全面了解工程施工期间和运行期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水土流失状况以及所产生的危害等,验收组结合现场查勘,针对工程建设的临时堆土管理、植被建设及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向当地群众进行了细致认真的了解,目的在于了解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及水土保持设施对当地经济和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多数民众有怎样的反响,从而作为本次验收工作的参考依据。
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认为本项目对当地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当地水土流失不会造成较大影响,施工期间临时堆土得到有效防护;有少部分人提出问题及建议: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管护工作。
6 水土保持管理
6.1组织领导
建设单位作为现场管理机构负责本工程组织实施。在工程开工初期成立项目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巡查监督由土建工程师负责,施工资料由资料员负责收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项目部的日常管理范畴,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进度由项目经理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并将水保措施纳入主体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范畴。
6.2规章制度
建设单位从工程开工以后做的第一要事,就是从工程组织管理最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入手,抓紧施工组织设计审定,建章建制,为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专门制定了《工程项目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指引》、《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要点》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制度标准化的落实,全面规范现场管理,明确各级质量责任人,落实质量责任制,形成由业主统一组织,监理单位日常监理,设计单位技术支持,施工单位具体落实的良好质量控制体系。
6.3建设管理
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公司将涉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材料采购及供应、施工单位招标程序纳入了主体工程管理程序中,工程项目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工程施工单位采取招标选择,实行了“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为原则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投标承担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的单位都是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具备一定技术、人才、经济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较完善。工程监理单位也是具有相当工程建设经验和业绩,能独立承担监理业务的专业机构。
按照《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建立健全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制定了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协调、解决本单位以及与相邻单位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类安全文明施工问题。在此基础上注重措施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将价款支付同竣工验收结合起来,保障了工程质量和植树林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2018年1月,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组织本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最终与合肥东淼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施工单位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基本完成水土保持工程合同的内容。
2018年3月,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与我院签订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同,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水保〔2017〕365 号),于2018年6月编写完成《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6.4水土保持监测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有建设单位自行监测,主体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现场监测4次,设置监测点3个,主要采用实地量测法和调查监测法,完成了2份季度报告,1份监测总结报告,为项目顺利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和验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6.5水土保持监理
本项目施工监理由建设单位自主监理,该项目水土保持监理纳入主体监理中。本工程水土保持监理范围为项目征占用地范围。
根据批复的水保方案计列的水土保持工程内容,监理单位查阅设计文件、施工单位施工资料及有关技术档案资料,同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详细了解工程建设情况,深入工程现场调查,抽样调查、量测,开展工程外观质量检查,检查工程缺陷,并与批复的水保方案和监理资料对照,核实各项水保措施工程量。
监理工作:①监理人员详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图纸,学习技术规范,进行工地现场检查,熟悉施工环境;②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工申请单、开工报告、材料进场检测等资料,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①严把原材料检验关,对抽检不合格材料禁止进场;②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程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及时责令返工处理;③对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理,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④定期组织召开工地会议,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施工单位共同探讨质量、进度等问题,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在投资控制方面,坚持以“承建合同为依据,单元工程为基础,工程质量为保证,量测核实为手段”的原则。通过对发包人授予监理支付签证权的正确使用,促使工程承建合同的履行,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
在进度控制方面,对计划与进度的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对承包人工程计划的审查和对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监理工程师在熟悉、掌握合同条款、熟悉工程的各道工序的前提下,利用合同所赋予的权力督促承包人按计划完成工程,对承包人的进度和计划进行有效控制。
6.6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意见落实情况
2018年5月,在工程建设期间,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在工程建设现场提出指导意见,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设单位对其进行整改。
6.7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情况
本工程批复的水土保持补偿费10.9万元,实际已缴纳10.9万元。
6.8水土保持设施管理维护
本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在建设期和验收后其管理维护工作将由建设单位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本工程设置了项目办公室,负责工程运行管理,制定了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能够保证主体及水土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行。从目前运行情况看,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正常,能够满足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的需要,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初显成效。
7 结论
7.1结论
1、建设单位编报了水土保持方案,开展了工程监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缴纳了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保持法定程序履行完整。
2、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和矿山初步设计,实施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8hm2,水土保持措施质量总体合格,水土保持设施运行基本正常,各项防治指标均达到了方案批复的要求。
3、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等级和标准已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达到了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水土保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已通过验收。
4、工程运行期间,水土保持设施由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维护。
综上所述,本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具备验收条件。
7.2遗留问题安排
1、外运道路排水沟有部分淤积,应于2018年6月15日前全部清理完毕。
2、进一步加强工程管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