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麻姑山铜钼矿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西麓(东经118°54′06″北纬30°55′02″)的沈村和洪林两镇交界处,为技改项目。矿区保有资源储量为443.03万吨,矿石回采率76%,项目建成之后将年产铜、钼精矿11.5万吨,矿山设计服务年限57.3年,为大型矿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设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15年9月2日,经安徽省水利厅审查,修改完善后形成《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设方案报告书(报批稿)》。2015年9月25日,安徽省水利厅以皖水保函〔2015〕1222号文对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批复。
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18.08hm2,其中项目建设区总面积9.08hm2,直接影响区总面积9.8hm2。项目由采矿及工业场地区、废石堆场区、选矿工业场地、尾矿库、矿山道路区、办公生活设施共6个分区组成,项目占地面积为9.08hm2,其中,采矿及工业场地区占地面积为0.76hm2,废石堆场区占地面积为0.52hm2,选矿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1.03hm2,尾矿库占地面积为5.37hm2,矿山道路区占地面积为0.91hm2,办公生活设施占地面积为0.46hm2。基建期总挖方3.15万m3,填方3.15万m3,无弃方。
工程由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为44.1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7.28万元,植物措施0.6万元,独立费用24.3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费1.66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5万元,基本预备费1.0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0.9万元。
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批复要求,我单位自行承担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结合水土流失类型区和防治责任分区的特点,确定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区域,布设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定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和调查工作。按计划完成各项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等四大类,监测方法以定位监测为主,实地调查为辅,现根据水土保持监测与调查数据的采集整编、汇总、统计和总结分析,最后完成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
建设单位: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
工程性质:技改项目
建设规模:年产铜、钼精矿11.5万吨。
工程占地:工程总占地面积9.08hm2
开采方式:井下开采
地理位置:宣城市城东17km的麻姑山西麓(东经118°54′06″北纬30°55′02″)沈村和洪林两镇交界处。
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2195.13万元,土建投资1886.99万元,资金来源为矿山自筹。
工期:2018年1月开工建设,2018年5月主体工程完工。
图1.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1.1.2项目组成及布置
本工程项目由采矿及工业场地、选矿工业场地、矿山道路、办公生活设施、废石堆场、尾矿库六个部分组成。项目占地面积为9.08hm2,其中,矿区已建设施主要包括:采矿工业场地区0.76hm2、选矿工业场地区1.03hm2、矿山道路区0.91hm2、办公生活区0.46hm2、废石堆场区0.52hm2、尾矿库5.37 hm2,全部为永久占地。项目组成及布置见表1-1。
1.1.3项目区概况
1、地形地貌
麻姑山铜钼矿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城东17km的麻姑山西麓(东经118°54′06″北纬30°55′02″)沈村和洪林两镇交界处,行政上属宣城市管辖。矿区北距南漪湖7km,南距水阳江9km,距宣(州)杭(州)铁路的建国站7.5km,经简易公路至汪佳山与宣杭公路相接,距宣城市约18km,交通十分便利。
2、气象水文
矿区地处长江南岸,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夏热冬冷,四季分明。
据宣州区气象局数据:该区历年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最高气温17.2℃,最低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为40.7℃(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3.8℃(1977年1月31日)。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3.6℃;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为33.1℃,≥10℃积温累计平均值为5073℃。降雨量一年内各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9月,11月至翌年元月,降雨量最少;2~3月降水强度小,但降水天数多。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41.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340mm,年最大降水量为2008.2mm(1983年),年平均最小降水量为981.08mm(1939年),该区日最大降水量为256.5mm。无霜期长,达230天。本区风向多变,上半年主要以东北风为主,下半年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可达18.0m/s。
矿床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周边有南漪湖位于矿床东北侧,洪水流量最大达1884米3/秒(南漪湖控制闸开闸分流),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14.5米左右;西侧和西南侧分别有水阳江和双桥河,矿山地表径流向东向西流入山脚自然排水沟,再流入矿区西南处的水阳江,最后向北流入长江。项目区河流水系见图1-2。
表1-1 项目组成关系表
建设区域 |
已建项目 |
技改项目 |
|||
项目组成 |
占地面积 (长度,m/面积,hm2) |
项目组成 |
基建建设内容 |
水土保持措施 |
|
采矿工业场地区 |
包括主竖井、斜井、风井及其工业场地,包括矿山配电房、空压机房、绞车房、矿石运输轨道、高位水池等,含矿山矿石周转场地,全部属已建。 |
-/0.79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新建新建西风井及工业场地。
|
新建西风井及工业场地,开拓巷道1008m。产生的废石全部充填原有采空区。 |
对西风井已扰动0.03 hm2地表水土流失治理;新增西风井北侧及道路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和坡脚挡土墙;整修已损坏的排水沟,过路涵进水口新增沉沙措施;对区内裸露边坡植物措施防护。 |
选矿工业场地区 |
包括破碎站、选矿厂房、精砂堆场、矿山仓库、机修车间等设施,全部属已建。 |
-/1.03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整修现有排水沟;对区内裸露地表植物措施防护。 |
矿山道路区 |
矿山已建道路各区连接道路,全部属已建。 |
1140/0.91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新增主井废石堆场南侧道路排水沟;整修现有排水沟,完善排水系统并布设沉沙池,根据排水沟走向需要,布设过路涵。 |
办公生活区 |
包括矿山办公室、食堂、门卫室、车间办公室及宿舍,全部属已建。 |
-/0.46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整修现有排水沟。 |
废石堆场区 |
位于主井南侧和南副井东侧,总占地面积0.52 hm2,全部属已建。 |
-/0.52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新增主井、南副井废石堆场南侧挡渣墙,完善排水系统并布设沉沙池;对区内裸露边坡植物措施防护。 |
尾矿库区 |
位于矿山办公室西侧,全部属已建。 |
-/5.37 |
全部利用已建设施设备,无新增项目。 |
无新建项目。 |
对区内裸露边坡植物措施防护。 |
3、土壤植被
宣州区地貌多样性和地质岩性的复杂性导致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土壤既有自然形成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土壤,又有人为活动形成的耕作土壤。土壤资源种类繁多,境内共有红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潮土和水稻土6个土类,13个亚类,43个土属,85个土种。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和红壤。
项目区属亚热带的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针叶林混交林地带,原生自然植被不复存在,而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矿山周边山体存有人工林地主要为松、竹等。在矿区四周山坡分布着一些灌丛,均为常见物种。水东镇以农业占主导地位,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水稻、烟草、豆类等。项目区现有林草覆盖率约60%。
4、水土流失情况
项目区所属国家土壤侵蚀类型区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表现形式主要为面蚀(片蚀),其次为沟蚀,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告》(皖政秘〔2017〕94号),项目区不在国家级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
1.2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2.1 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受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2015年9月25日,安徽省水利厅以皖水保函〔2015〕1222号文《关于宣城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
1.2.2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1。
表1.1 方案批复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表
项目分区 |
采矿工业场地区 |
选矿工业场地区 |
矿山 道路区 |
办公 活区 |
废石堆场区 |
尾矿库区 |
合计 |
措施类型 |
|||||||
一、工程措施 |
|||||||
排水沟整修(m) |
15 |
150 |
280 |
75 |
|
|
520 |
土方开挖(m3) |
|
30 |
60 |
5 |
|
|
95 |
M7.5浆砌石(m3) |
10 |
|
|
|
|
|
10 |
浆砌石排水沟(m) |
128 |
|
|
|
|
|
128 |
土方开挖(m3) |
32 |
|
|
|
|
|
32 |
M7.5浆砌石(m3) |
78 |
|
|
|
|
|
78 |
挡土墙(m) |
56 |
|
|
|
60 |
|
116 |
开挖石方(m3) |
84 |
|
|
|
54 |
|
138 |
M7.5浆砌石(m3) |
98 |
|
|
|
120 |
|
218 |
土质排水沟(m) |
|
|
150 |
|
300 |
|
450 |
开挖土方(m3) |
|
|
150 |
|
300 |
|
450 |
浆砌石沉沙池(座) |
2 |
|
1 |
|
1 |
|
4 |
开挖土方(m3) |
30 |
|
15 |
|
15 |
|
60 |
M7.5浆砌石(m3) |
16 |
|
8 |
|
8 |
|
32 |
U型槽(m) |
|
|
|
|
52 |
|
52 |
钢筋砼过路涵(m) |
5 |
|
10 |
|
20 |
|
35 |
二、植物措施 |
|||||||
红叶石楠(株) |
40 |
|
|
|
|
|
40 |
栽植爬山虎(株) |
600 |
100 |
200 |
|
200 |
1600 |
2700 |
栽植芭茅(株) |
190 |
|
|
|
|
|
190 |
播撒狗牙根草籽(hm2) |
0.04 |
|
|
|
0.04 |
|
0.08 |
塑料薄膜覆盖(m2) |
400 |
|
|
|
|
|
400 |
1.2.3建设进度及投资概算
本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44.1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7.28万元,植物措施0.6万元,独立费用24.3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费1.66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5万元,基本预备费1.0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0.9万元。
本项目主体工程于2018年1月开工建设,2018年5月主体工程完工。
1.2.4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及调整情况
本工程按照要求开展了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将水土保持工程列入招标合同,落实了相关费用,在工程施工阶段,建设单位按照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在内的批准设计组织施工,确保了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实施。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项目开工后,我单位自行承担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成立监测项目组,编制了《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作为开展监测工作的技术依据。监测项目组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结合水土流失类型区和防治责任分区的特点,确定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区域,布设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定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和调查工作。按计划完成各项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等四大类,监测方法以定位监测为主,实地调查为辅,现根据水土保持监测与调查数据的采集整编、汇总、统计和总结分析,最后完成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2 监测内容和方法
2.1 监测内容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围绕监测水土保持工程是否达到 6项防治目标制定,具体包括施工期及运行初期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保措施防治效果。
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根据工程现状,调查核实工程征占地面积(永久占地面积、施工临时占地面积等)、扰动地表面积情况等。
2、影响水土流失因子监测
根据工程现状,收集和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影响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因子,包括:降水、地形地貌变化、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类型及覆盖度变化情况、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等。
3、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结合工程现状,充分利用布设的相应水土保持监测样点,适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综合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形式、面积、强度、水土流失量及其变化情况。
4、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及质量状况监测
主要采取宏观调查的方式,对工程区水土保持设施类型、数量及工程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结合有关背景资料,分析区域水土保持设施结构变化情况。
5、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主要包括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工程施工和运行安全造成的危害及趋势。
6、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监测
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及工程质量状况,对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主要为:
(1)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植被生长状况、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及防治效果。
(2)各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稳定性、完好程度及防护效果。
(3)防护工程自身的稳定性和减水减沙挡渣效率。
(4)排土场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和数量。
2.2监测方法
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包括地面观测、调查监测及场地巡查。
地面观测包括径流小区观测、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及简易坡面量测法。小区观测适用于扰动面、弃土弃渣等形成的水土流失坡面的监测,使用标准径流小区,尺寸为投影长 20m,宽 5m,坡度为 5°或 15°;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适用于工程区内分散的土状堆积物;简易坡面量测法,适用于暂不扰动的临时土质开挖面,具体操作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要求一致。
调查监测适用于地形、地貌、水系的变化,通过资料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
场地巡查:对拦挡设施、防护工程稳定性、排水等情况进行不定期场地巡查,巡查时间主要集中在雨季。
各监测分区所适用的监测方法如下:
1、采矿工业场地区:本区主要监测对象为开挖坡面及天然坡面,以调查监测为主,并辅以地面监测。
2、选矿工业场地区:本区主要监测对象为排水沟边坡,以调查监测为主,并辅以场地巡查。
3、矿山道路区:本区主要监测对象为道路路基边坡,以调查监测为主,并辅以场地巡查。
4、废石堆场区:本区主要监测对象为弃土堆放坡面,以调查监测为主,并辅以地面监测。
5、尾矿库区:本区主要监测对象为库岸边坡,以调查监测为主,并辅以场地巡查。
3 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3.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3.1.1 方案批复的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8.88hm2,其中项目建设区9.08hm2 ,直接影响区9.8hm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见表3.1。
表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
项 目 |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 |
直接影响区范围界定 |
|
项目建设区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分区占地面积 |
废石堆场 |
0.52 |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
尾矿库 |
5.37 |
||
矿山道路 |
0.91 |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
小计 |
9.08 |
||
直接影响区 |
地表错动影响区 |
9.8 |
地表错动范围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00 |
不计 |
|
废石堆场 |
0.00 |
不计 |
|
选矿工业场地 |
0.00 |
不计 |
|
尾矿库 |
0.00 |
不计 |
|
矿山道路 |
0.06 |
不计 |
|
办公生活设施 |
0.00 |
不计 |
|
小计 |
9.8 |
|
|
合 计 |
18.08 |
|
|
防治责任单位 |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 |
3.1.2实际扰动土地面积
根据评估现场对主体工程征占地资料及竣工资料查阅复核,本项目实际扰动土地面积总计9.08hm2。详见表3.2。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方案对比情况见表3.3。
表3.2 实际扰动占地面积表 单位:hm2
项目名称 |
占地性质与面积 |
损坏面积 |
合计 |
|
永久 |
临时 |
建设期损坏 (均为已建损坏)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
0.76 |
0.76 |
废石堆场 |
0.52 |
|
0.52 |
0.52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
1.03 |
1.03 |
尾矿库 |
5.37 |
|
5.37 |
5.37 |
矿山道路 |
0.91 |
|
0.91 |
0.91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
0.46 |
0.46 |
合计 |
9.08 |
|
9.08 |
9.08 |
表3.3 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方案对比 单位:hm2
类型 |
名称 |
面积(hm2) |
较方案增加 或减少 |
|
方案设计 |
实际 |
|||
项目建设区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0.76 |
0 |
废石堆场 |
0.52 |
0.52 |
0 |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1.03 |
0 |
|
尾矿库 |
5.37 |
5.37 |
0 |
|
矿山道路 |
0.91 |
0.91 |
0 |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0.46 |
0 |
|
小计 |
9.08 |
9.08 |
0 |
|
直接影响区 |
地表错动影响区 |
9.8 |
9.8 |
0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00 |
0 |
0 |
|
废石堆场 |
0.00 |
0 |
0 |
|
选矿工业场地 |
0.00 |
0 |
0 |
|
尾矿库 |
0.00 |
0 |
0 |
|
矿山道路 |
0.06 |
0 |
0 |
|
办公生活设施 |
0.00 |
0 |
0 |
|
小计 |
9.8 |
9.8 |
0 |
|
合计 |
18.88 |
18.88 |
0 |
3.2建设期弃土弃渣监测结果
通过查阅监理、施工等相关资料,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挖方3.15万m3(含开拓巷道建设所开挖的土石方总量为3.04万m3),总填方3.15万m3,无调入、调出和弃方。
表3.4 项目区施工期土石方流向监测情况 单位:万m3
分区 |
开挖 |
回填 |
调入 |
调出 |
外借 |
废弃 |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 |
3.08 |
3.08 |
|
|
|
|
|
|
|
|
选矿工业场地区 |
0.003 |
0.003 |
|
|
|
|
|
|
|
|
矿山道路区 |
0.02 |
0.02 |
|
|
|
|
|
|
|
|
废石堆场区 |
0.05 |
0.05 |
|
|
|
|
|
|
|
|
办公生活区 |
0.0005 |
0.0005 |
|
|
|
|
|
|
|
|
尾矿库区 |
|
|
|
|
|
|
|
|
|
|
合计 |
3.15 |
3.15 |
|
|
|
|
|
|
|
|
备注:表中开挖量均为自然方。 |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4.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监测
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与综合防护相结合,形成了由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机结合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格局。其中,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拦挡、排水系统等;植物措施主要包括乔灌木绿化、撒播草籽绿化等。
由于工程自身安全需要,在主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已考虑一部分防护措施,这部分防护措施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同时,也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1、工程措施
采矿工业场地区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新增西风井北侧及道路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和坡脚挡土墙;整修已损坏的排水沟,过路涵进水口新增沉沙措施;
选矿工业场地区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整修现有排水沟;
矿山道路区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新增主井废石堆场南侧道路排水沟;整修现有排水沟,完善排水系统并布设沉沙池,根据排水沟走向需要,布设过路涵;
废石堆场区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新增主井、南副井废石堆场南侧挡渣墙,完善排水系统并布设沉沙池;
办公生活区主要为整修现有排水沟。
2、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主要为栽植乔灌木、撒播狗牙根草籽。
3、临时措施
临时措施主要为临时苫盖。详见表4.1。
表4.1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变化情况表
防治分区 |
措施类型 |
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布局 |
施工图设计措施布局 |
实施阶段水土 保持措施布局 |
变化情况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区 |
工程措施 |
整修、新建排水沟,新建沉砂池、挡土墙。 |
整修、新建排水沟,新建沉砂池、挡土墙。 |
整修、新建排水沟,新建沉砂池、挡土墙。 |
全部落实 |
|
植物措施 |
撒播草籽,栽植爬山虎、芭茅草、红叶石楠 |
栽植芭茅草、红叶石楠、香樟 |
栽植芭茅草、红叶石楠、香樟 |
全部落实 |
||
临时措施 |
塑料薄膜覆盖 |
密目网苫盖 |
密目网苫盖 |
全部落实 |
||
选矿及工业场地 区 |
工程措施 |
整修排水沟。 |
整修排水沟。 |
整修排水沟。 |
全部落实 |
|
植物措施 |
栽植爬山虎。 |
种植巴梗草、樟树 |
种植巴梗草、樟树 |
全部落实 |
||
|
||||||
矿 山 道路区 |
工程措施 |
整修排水沟,新建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 |
整修排水沟,新建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 |
整修排水沟,新建排水沟、沉砂池、过路涵。 |
全部落实 |
|
植物措施 |
栽植爬山虎 |
栽植樟树、撒播草籽 |
栽植樟树、撒播草籽 |
全部落实 |
||
废 石 堆场区 |
工程措施 |
新建排水沟、沉沙池、挡渣墙、过路涵。 |
新建排水沟、沉沙池、挡渣墙、过路涵。 |
新建排水沟、沉沙池、挡渣墙、过路涵。 |
全部落实 |
|
植物措施 |
栽植爬山虎,撒播草籽。 |
栽植爬山虎,撒播草籽。 |
栽植芭茅草,撒播草籽。 |
基本落实 |
||
临时措施 |
|
密目网苫盖 |
密目网苫盖 |
全部落实 |
||
办公区 |
工程措施 |
整修排水沟 |
整修排水沟 |
整修排水沟 |
全部落实 |
|
尾矿 库区 |
植物措施 |
栽植爬山虎 |
密目网苫盖 |
密目网苫盖 |
全部落实 |
2、调整后的布局监测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根据其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形成了由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机结合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格局。具体为:在各防治分区根据需要修筑排水沟,布设沉沙池,设置必要的拦挡设施;周边除永久建筑、硬化地表等区域以外的占地进行植被恢复设计,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监测结果
工程基本维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局部措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调整,根据现场调查,对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调整后的措施布局无绝对制约性因素,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因此,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基本合理。
4.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4.2.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整修排水沟,新建主井排水沟、西风井浆砌石排水沟、,、西风井过路涵、西风井边坡挡土墙、浆砌石沉沙池。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排水沟整修。
矿山道路区:道路硬化,排水沟整修,新建土质排水沟、钢筋砼圆涵、沉沙池。
废石堆场区:新建土质排水沟、U型槽、钢筋砼圆涵、沉沙池、拦渣墙60m。
办公区:排水沟整修。
4.2.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工程量监测
本项目工程措施自2018年1月开工,2018年5月完工。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如下: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整修排水沟25m,新增主井排水沟88m,新增西风井浆砌石排水沟38m,新增西风井过路涵1座,新增西风井边坡挡土墙56m,浆砌石沉沙池2座。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排水沟整修280m。
矿山道路区:道路硬化168m,排水沟整修300m,土质排水沟长165 m,钢筋砼圆涵10 m;沉沙池1座。
废石堆场区:土质排水沟长315 m,U型槽48m,钢筋砼圆涵20 m;沉沙池1座,拦渣墙60m。
办公区:排水沟整修75m。
实际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详见表4.2、4.3。
由监测结果可见,实际完成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较方案设计中基本到位,根据主体工程进度,及时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进度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质量达标,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表4.2 项目实际完成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
防治 分区 |
防治措施 |
单位 |
工程量 |
实施时间 |
||||||||||
2018年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区 |
整修主井浆砌砖排水沟 |
m |
25 |
|
|
|
|
|
|
|||||
|
||||||||||||||
新建主井浆砌砖排水沟 |
m |
88 |
|
|
|
|
|
|
||||||
|
|
|||||||||||||
新建西风井浆砌石排水沟 |
m |
38 |
|
|
|
|
|
|
||||||
|
||||||||||||||
新增西风井过路涵 |
座 |
1 |
|
|
|
|
|
|
||||||
|
||||||||||||||
新增西风井边坡挡土墙 |
m |
56 |
|
|
|
|
|
|
||||||
|
||||||||||||||
新增浆砌石沉沙池 |
座 |
2 |
|
|
|
|
|
|
||||||
|
||||||||||||||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 |
排水沟整修 |
m |
180 |
|
|
|
|
|
|
|||||
|
||||||||||||||
矿 山 道路区 |
道路硬化 |
m |
168 |
|
|
|
|
|
|
|||||
|
|
|
||||||||||||
排水沟整修 |
m |
300 |
|
|
|
|
|
|
||||||
|
||||||||||||||
土质排水沟 |
m |
165 |
|
|
|
|
|
|
||||||
|
||||||||||||||
钢筋砼圆涵 |
座 |
1 |
|
|
|
|
|
|
||||||
|
||||||||||||||
沉砂池 |
座 |
1 |
|
|
|
|
|
|
||||||
|
||||||||||||||
废 石 堆场区 |
土质排水沟 |
m |
315 |
|
|
|
|
|
|
|||||
|
||||||||||||||
U型槽 |
m |
48 |
|
|
|
|
|
|
|
|
||||
|
|
|||||||||||||
钢筋砼圆涵 |
座 |
2 |
|
|
|
|
|
|
||||||
|
||||||||||||||
沉沙池 |
座 |
1 |
|
|
|
|
|
|
||||||
|
||||||||||||||
拦渣墙 |
m |
60 |
|
|
|
|
|
|
|
|||||
|
|
|
||||||||||||
办公区 |
排水沟整修 |
m |
75 |
|
|
|
|
|
|
|||||
|
||||||||||||||
工程验收 |
分部工程 |
|
|
|
|
|
|
|
|
|
|
|||
|
||||||||||||||
单位工程 |
|
|
|
|
|
|
|
|
|
|
||||
|
||||||||||||||
表4.3 项目实际完成与设计工程量监测对比表
防治 分区 |
措施类型 |
方案 设计 |
施工图 设 计 |
实际 完成 |
增减 情况 |
变化原因 |
采矿及工业场地 区 |
整修主井浆砌砖排水沟(m) |
15 |
25 |
25 |
+10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新建主井浆砌砖排水沟(m) |
90 |
88 |
88 |
-2 |
根据实际需要减少 |
|
新建西风井浆砌石排水沟(m) |
38 |
38 |
38 |
0 |
/ |
|
新增西风井过路涵(座) |
1 |
1 |
1 |
0 |
/ |
|
新增西风井边坡挡土墙(m) |
56 |
56 |
56 |
0 |
/ |
|
新增浆砌石沉沙池(座) |
2 |
2 |
2 |
0 |
/ |
|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 |
排水沟整修(m) |
150 |
150 |
180 |
+30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矿 山 道路区 |
道路硬化(m) |
|
168 |
168 |
+168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排水沟整修(m) |
280 |
300 |
300 |
+20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
土质排水沟(m) |
150 |
165 |
165 |
+15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
钢筋砼圆涵(座) |
1 |
1 |
1 |
0 |
/ |
|
沉砂池(座) |
1 |
1 |
1 |
0 |
/ |
|
废 石 堆场区
|
土质排水沟(m) |
300 |
315 |
315 |
+15 |
根据实际需要新增 |
U型槽(m) |
52 |
48 |
48 |
-4 |
根据实际需要减少 |
|
钢筋砼圆涵(座) |
2 |
2 |
2 |
0 |
/ |
|
沉沙池(座) |
1 |
1 |
1 |
0 |
/ |
|
拦渣墙(m) |
60 |
60 |
60 |
0 |
/ |
|
办公区 |
排水沟整修(m) |
75 |
75 |
75 |
0 |
/ |
4.3 植物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4.3.1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植物措施施工主要在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实施的植物措施主要为栽植香樟、芭茅、红叶石楠等。
4.3.2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完成工程量监测
本项目实际完成植物措施主要有: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栽植香樟20株,栽植芭茅80株,种红叶石楠40株。
选矿及工业场地区:栽植香樟55株,植草皮670m2。
矿山道路区:栽植香樟400株。
废石堆场区:栽植芭茅120株,撒播草籽0.11hm2。
尾矿库区:撒播草籽0.16hm2。
各个分区实际完成植物措施量见表4.4。
根据监测结果,本工程建设范围的各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均得到落实,措施实施及时,质量达标,满足设计要求,起到了较好的水土流失防治作用,绿化数量大、规格高,有效的改善了项目区环境。
表4.4 项目实际完成植物措施工程量汇总表
防治 分区
|
防治措施
|
单位
|
工程量
|
实施时间 |
|||||
2018年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
采矿及工 业场地区 |
栽植香樟 |
株 |
20 |
|
|
|
|
|
|
|
|||||||||
栽植芭茅 |
株 |
80 |
|
|
|
|
|
|
|
|
|||||||||
栽植红叶石楠 |
株 |
40 |
|
|
|
|
|
|
|
|
|||||||||
选矿及工 业场地区 |
栽植香樟 |
株 |
100 |
|
|
|
|
|
|
|
|||||||||
栽植草皮 |
m2 |
670 |
|
|
|
|
|
|
|
|
|||||||||
矿山道路区 |
栽植香樟 |
株 |
400 |
|
|
|
|
|
|
|
|||||||||
废石堆场区 |
栽植芭茅 |
株 |
120 |
|
|
|
|
|
|
|
|||||||||
撒播草籽 |
hm2 |
0.11 |
|
|
|
|
|
|
|
|
|||||||||
尾矿库区 |
撒播草籽 |
hm2 |
0.16 |
|
|
|
|
|
|
|
表4.5 项目实际完成与设计工程量监测对比表
防治 分区 |
防治措施 |
单位 |
方案 设计 |
施工图 |
实际 完成 |
增减 情况 |
变化原因 |
||
采矿及工 业场地区 |
撒播草籽 |
hm2 |
0.04 |
0 |
0 |
-0.04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碎石硬化措施。 |
||
栽植香樟 |
株 |
0 |
20 |
20 |
+20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增加 |
|||
栽植芭茅 |
株 |
190 |
190 |
190 |
0 |
/ |
|||
栽植红叶石楠 |
株 |
40 |
40 |
40 |
0 |
/ |
|||
选矿及工 业场地区 |
栽植爬山虎 |
株 |
100 |
|
|
-100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调整 |
||
栽植香樟 |
株 |
|
55 |
55 |
+55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增加 |
|||
植草皮 |
m2 |
|
670 |
670 |
+670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增加 |
|||
矿 山 道路区 |
栽植爬山虎 |
株 |
200 |
|
|
-200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
栽植香樟 |
株 |
|
400 |
400 |
+400 |
根据矿区绿化设计增加 |
|||
废 石 堆场区 |
栽植爬山虎 |
株 |
200 |
|
|
-200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密目网覆盖措施。 |
||
狗牙根草籽 |
hm2 |
0.04 |
|
|
-0.04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碎石硬化措施。 |
|||
栽植芭茅 |
株 |
|
120 |
120 |
+120 |
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
|||
尾矿库区 |
栽植爬山虎 |
株 |
1600 |
|
|
-1600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密目网覆盖措施。 |
||
4.4临时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4.4.1 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根据查阅工程计量,临时措施施工主要在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主要采取的临时措施有:
采矿及工业场地区:密目网覆盖400m2。
废石堆场区:密目网覆盖1145m2。
尾矿库区:密目网覆盖1670m2。临时措施完成情况详见表4.6、4.7。
表4-6 项目工程措施工程量汇总表
防治分区 |
措施类型 |
工程量 |
变化原因 |
采矿及工 业场地区 |
密目网覆盖(m2) |
400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废 石 堆场区 |
密目网覆盖(m2) |
1145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密目网覆盖措施。 |
尾矿库区 |
密目网覆盖(m2) |
1670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密目网覆盖措施。 |
表4-7 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实际完成与设计工程量监测对比表
防治分区 |
措施类型 |
方案 设计 |
施工图 设 计 |
实际 完成 |
增减 情况 |
变化原因 |
采矿及工 业场地区 |
塑料薄膜覆盖(m2) |
400 |
|
|
-400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密目网覆盖(m2) |
|
400 |
400 |
+400 |
||
废 石 堆场区 |
密目网覆盖(m2) |
|
1145 |
1145 |
+1145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密目网覆盖措施。 |
尾矿库区 |
密目网覆盖(m2) |
|
1670 |
1670 |
+1670 |
因场地内土质沙化十分严重,不适宜撒播草籽,改用密目网覆盖措施。 |
5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5.1 水土流失治理
5.1.1扰动土地整治率
根据现场调查监测结果,项目区施工扰动土地面积为9.08hm2。通过各项措施共计完成整治面积9.07hm2,其中植物措施1.18hm2,工程措施3.78hm2,建构筑物、场地道路硬化1.12hm2,水面面积2.89hm2。项目区平均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9.84%。各分区扰动土地整治率详见表5.1。
表5.1 扰动土地整治率监测总表 单位:hm2
防治分区 |
扰动 面积 (hm2) |
扰动土地治理面积 |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hm2) |
扰动土地 整治率 (100%) |
||||
工程 措施 (hm2) |
植物 措施 (hm2) |
建筑物 硬 化 (hm2) |
水面 面积 (hm2) |
小计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0.09 |
0.26 |
0.28 |
|
0.76 |
0.36 |
100 |
废石堆场 |
0.52 |
0.17 |
0.06 |
0.32 |
|
0.52 |
0.66 |
100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0.11 |
0.26 |
0.39 |
|
1.03 |
0.37 |
100 |
尾矿库 |
5.37 |
2.48 |
|
2.48 |
2.89 |
5.37 |
2.48 |
100 |
矿山道路 |
0.91 |
0.15 |
0.70 |
0.06 |
|
0.91 |
0.61 |
100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0.04 |
|
0.40 |
|
0.44 |
0.04 |
95.65 |
合计 |
9.08 |
3.78 |
1.18 |
1.12 |
2.89 |
9.06 |
5.07 |
99.84 |
5.1.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根据现场调查监测结果,项目区施工扰动土地面积为9.08hm2。通过各项措施共计完成整治面积9.07hm2,其中植物措施1.18hm2,工程措施3.78hm2,建构筑物、场地道路硬化1.12hm2,水面面积2.89hm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9.80%。各分区水土保持治理情况见表5.2。
表5.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监测总表 单位:hm2
防治分区 |
扰动 面积 (hm2) |
扰动土地治理面积 |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hm2) |
扰动土地 整治率 (100%) |
||||
工程 措施 (hm2) |
植物 措施 (hm2) |
建筑物 硬 化 (hm2) |
水面 面积 (hm2) |
小计 |
||||
采矿及工业场地 |
0.76 |
0.09 |
0.26 |
0.28 |
|
0.76 |
0.36 |
100 |
废石堆场 |
0.52 |
0.17 |
0.06 |
0.32 |
|
0.52 |
0.66 |
100 |
选矿工业场地 |
1.03 |
0.11 |
0.26 |
0.39 |
|
1.03 |
0.37 |
100 |
尾矿库 |
5.37 |
2.48 |
|
2.48 |
2.89 |
5.37 |
2.48 |
100 |
矿山道路 |
0.91 |
0.15 |
0.70 |
0.06 |
|
0.91 |
0.61 |
100 |
办公生活设施 |
0.46 |
0.04 |
|
0.40 |
|
0.44 |
0.04 |
95.65 |
合计 |
9.08 |
3.78 |
1.18 |
1.12 |
2.89 |
9.06 |
5.07 |
99.84 |
5.1.3土壤流失控制比
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本工程所在地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原地貌和施工后影像对比和现场补充监测调查分析,项目区试运行期平均侵蚀模数为500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
5.1.4拦渣率
本项目基建期土石方开挖总挖方3.15万m3,填方3.15万m3,无调入、调出和弃方。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废石堆场通过地形条件自然拦挡和植被覆盖等措施,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
5.2 生态环境和土地生产力恢复
5.2.1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根据现场调查监测结果,项目区植物措施面积共计1.18hm2,项目区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54%,林草覆盖率17.12%。
5.3水土流失治理达标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监测结果,水土保持方案中制定的各项目标均达标,详见表5.3
表5.3 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监测成果表
监测指标 |
目标值(%) |
监 测 依 据 |
单位 |
数量 |
监 测 达到值 |
监测 结果 |
|
扰动土地治理率(%) |
90 |
水保措施面积+建筑及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
hm2 |
9.07 |
99.84 |
达标 |
|
扰动地表面积 |
hm2 |
9.08 |
|||||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80 |
水保措施防治面积 |
hm2 |
5.06 |
99.80 |
达标 |
|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 |
hm2 |
5.07 |
|||||
控制比 |
1 |
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 |
t/km2·a |
500 |
1 |
达标 |
|
方案实施后土壤侵蚀强度 |
t/km2·a |
500 |
|||||
拦渣率(%) |
92 |
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挡的弃土(渣)量 |
万m3 |
-- |
-- |
基建期无弃方,不计拦渣率 |
|
弃土(渣)总量 |
万m3 |
-- |
|||||
植被恢复系数(%) |
90 |
绿化总面积 |
hm2 |
1.18 |
99.54 |
达标 |
|
可绿化面积 |
hm2 |
1.19 |
|||||
林草覆盖率(%) |
15 |
绿化总面积 |
hm2 |
1.18 |
17.12 |
达标 |
|
扰动地表面积 |
hm2 |
9.08 |
6 结论
6.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6.1.1 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工程实际征占地面积,并结合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现场调查监测,工程实际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8.88hm2,与方案设计相同。
6.1.2 扰动土地面积
根据监测,工程实际扰动土地面积9.08hm2,与方案设计相同。
6.1.3 弃土量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挖方量为3.15万m3,填方3.15万m3,无调入、调出和弃方。
6.1.4 水土流失面积
根据监测,工程实际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5.07hm2,与方案设计相同。
6.2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6.2.1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施工期主要采取临时措施进行防护,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对易产生水土流失区域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按方案设计要求采取排水沉沙等工程措施和栽植灌木及撒播草籽等植物措施相结合发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全面治理,随着绿化逐渐恢复,各区域未见明显土壤侵蚀,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6.2.2 水土流失治理达标评价
经过自然恢复期持续观测,经统计计算,水土保持方案中制定的各项目标均达标,详见表5.3。
6.3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了尽量加快施工扰动区域的自然恢复,减轻对生态的影响,现根据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结合监测期结束时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运行情况,对本工程后继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1、在建设工程林草恢复期间要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林草日常养护、管理,对未存活的林草及时补种。
2、进一步加强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维护保养工作。
6.4 综合结论
根据对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比照土壤侵蚀背景状况及固定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和实地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保护,施工过程中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实施各项水土保持保护措施。根据监测成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总体结论:
1、通过补充调查监测数据和全面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监测期内未观测到工程建设区施工扰动造成的大面积土壤侵蚀强度和程度明显提高。
2、通过对各工程部位的分项评价,认为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做得较好,特别是施工临时排水、工程防护措施、各扰动地表植被恢复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
3、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到位,基本实现了《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及批复中提出的水土保持防治目标。
目 录
前 言............................................................. 1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3
1.1 建设项目概况................................................... 3
1.2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5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6
2 监测内容和方法................................................... 7
2.1 监测内容....................................................... 7
2.2监测方法........................................................ 8
3 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10
3.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10
3.2建设期弃土弃渣监测结果......................................... 11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12
4.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监测....................................... 12
4.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13
4.3 植物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15
4.4临时措施实施情况监测........................................... 16
5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17
5.1 水土流失治理.................................................. 17
5.2 生态环境和土地生产力恢复...................................... 18
6 结论............................................................ 19
6.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19
6.3 存在问题及建议................................................ 20
6.4 综合结论...................................................... 20
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麻姑山铜钼矿西生产区年产11.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设单位: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
监测单位: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
2018年6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