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新”机制,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健全企业领导包保制度,长合区宣州片区党政班子成员包保57家重点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发展规划、包企业运营、包项目建设、包难题破解、包目标完成“五包”责任;突出重点产业帮扶。在“四上”企业包保帮扶机制基础上,重点关注园区主导产业,由主要领导包保相关产业龙头企业,高位推进企业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帮助企业稳步发展;将企业和工地划分6个片区,实行一名领导、一名中层干部、一名工作人员网格化包保,实现联点成线,联线成片的密网管理,坚持走访到位,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破解运行难题,增强发展信心。
二是建立“新”清单,全力护航项目建设。建立项目点位工作清单制度,从项目洽谈开始,制定点位工作清单。点位工作清单主要包含代办事项、项目审批、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及企业运营,分阶段由对应部门、分管领导包保,确保项目从洽谈开始全流程主动为企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所有在建项目创建工作推进微信群,由区域合作办、项目储备统建中心牵头制定点位工作清单,对项目区厂房、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跟踪服务督办,全程做好项目落地“一站式”保姆服务。
三是制定“新”政策,加速推动产业集聚。为推动长合区宣州片区工业母机产业形成集聚效应,依据皖政办秘〔2023〕5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一集群一专班、一方案、一政策”原则,长合区宣州片区2023年11月底形成工业母机专项支持政策初稿,于2024年2月区委、区政府印发实施。该专项政策实施标志着宣州片区围绕工业母机产业打造产业聚集高地进入新篇章。
四是培育“新”人才,持续提升人才质量。为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更好的服务园区企业发展,帮助工业母机产业企业解决技术型人才资源需求,进一步优化企业员工年龄和知识结构,长合区宣州片区与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合作办学,开设“宣州经开数控班”订单班。为长合区宣州区片区主导产业提供人才储备,打造产业人才培育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