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根据上级要求,决定开展“乡村和美显现年”活动。2025年,培育胜利村和美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持续巩固2024年培育胡村回族村和美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成果,培育2个省级中心村;整治一般自然村区级10个、镇级7个,开展集镇整治行动,改善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环境,按上级要求依法开展无功能房拆除专项行动,提升农村公路沿线风貌。
一、重点任务
(一)抓培育促创建带动
1、加大重点村庄培育,形成梯度培育机制。2025年我镇确定胜利村为培育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推进2个省级中心村培育村建设(胜利村宋家墩组、沈村社区沈东组),按照相关建设标准,编制“一方案两清单”,有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2、加快一般自然村整治,扩面提升村庄环境。完成10个区级重点自然村整治,7个镇级重点自然村整治,按照建设标准整治一般自然村。
(二)抓专项整治促点线结合
1、开展集镇整治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集镇镇容镇貌,对集镇乱搭乱建、出店经营、停车等标识标牌等进行集中整治;对集镇相关路段进行白改黑养护及绿化提升;对集镇出入主干道口进行节点打造提升;对老冻库对面裸露地块进行改造提升并建设便民设施。
2、开展国省县道及农村公路沿线无功能建筑拆除专项行动,改善路域环境。推广“拆破存基、保留产权”模式,摸清无功能房底数,制定年度拆除计划,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对国省县道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无功能房屋和废弃农业设施拆除整治,适度复绿修整美化;第二阶段对其他无功能房实施整治拆除行动,做到“一年取得成效,两年基本清零”。
3、继续推进胡村回族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从以下八个方面即生活垃圾治理,清除村庄及周边存量生活及建筑垃圾,合理配置垃圾桶,督促物业做到日产日清,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指导及劝导农户家禽圈养;清理村内及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乱搭建、乱披挂及小广告;动员及配合群众对村庄内残垣断壁、废弃圈舍及厕所,破败空心房、无功能房进行拆除等;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动员旱厕进行改造;指导群众做好生活污水处理,杜绝直排;探索建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等进行,及节点打造,为申报2026年省级精品示范村作铺垫。
(三)抓五大振兴促全面提升
1、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坚决落实粮食安全 党政同责,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农产品生产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
2、加快夯实乡村人才,夯实人才支撑。实施“乡村人才引育行动”,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持续开展农村创业创新,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服务基层的“三农”工作者,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人以上。
3、接续传承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和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选树、宣传“和美乡村”建设中先进典型。支持利用现有设施场地,建设综合服务设施。评选区级美丽庭院5户。镇级美丽庭院15户。持续推进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加快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继续举办“和美乡村·家门口的村晚”活动1场,鼓励乡村自办,开展送戏或电影进村(社区)9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4、推进乡村生态提质,保护生态本底。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行机制,抓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持续开展“万村清万塘”行动。改造农村非卫生厕所45户。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农排线和村庄杆线序化整治。
5、强化乡村组织领航,深耕乡村治理。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巩固乡村治理成果。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倡导村民议事板凳会,提高群众参与度。
(四)抓运营管护促长效和美
1、建立“有人管、有资金管、有机制管”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和美乡村建设负面清单,全面推行以院内、室内、厕所、房前屋后干净,积极参与村民自治、村庄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压实群众主体责任。
2、推行小型公益事业建设运营一体化管护,引导村组建强村公司,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承接小型工程和劳务,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和美乡村建设动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长的沈村镇“乡村和美显现年”活动指挥部,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年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村各部门要全力协同配合,抓好任务落实。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成立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镇美丽办,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强化工作调度。根据制定的清单方案和具体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并明确时序进度,建立镇村分工干部联系包保制度,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强化资金保障。重点围绕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高标准农田、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等涉农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加大镇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多方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坚持做到五个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村集体投入一点、热心人士赞助一点、镇财政奖补一点、上级财政争取一点。
1、对胜利村省级精品示范村培育村建设资金除上级项目资金外,镇财政将根据考核情况适度配套奖补资金。
2、2025年度省级中心村培育村及胡村回族村提升改造,除上级项目资金外,鼓励群众积极筹资,镇政府予以1:1以上配套。
3、区级整治点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镇政府除区级补助资金外,镇财政根据区级考核情况按一个整治点不超过5万元进行配套。镇级整治点建设经镇指挥部办公室验收合格后,每个补助不超过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