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11月28日,记者走进宣城市中心医院,采访中心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晓红。一句朴实的话道出她作为卫生医疗界别政协委员身负的重任、也充分展现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和执着的职业理念。
张晓红,宣城中心医院妇产科副主任。自1991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以来,在平凡医务岗位上奋斗了十九年。十九年不懈努力砥砺她大方、热情的工作作风,造就她干练、快速的好品质,同时,不断钻研医学业务,使她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参政议政促事业
2008年,张晓红当选为十一届政协委员。此后,她积极履行职责、竭尽全力参与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拓宽工作深度和广度,以一颗热爱的心推进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面对前几年众多虚假医疗广告泛滥,出现坑害老百姓、耽误部分患者就医救治的现象,她一方面广泛向广大患者宣传虚假医疗的危害;一方面深入城区主要干道、部分农村调查虚假医疗广告的发布的形式和途径,2008年形成《严厉打击虚假医疗广告》的建议。随着国家对民生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为了提升我区医疗条件,满足宣州广大干部群众对现代先进医疗的需求,2009年,她与同界别的政协委员一道,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建议,力争以提建议的方式,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关注、关心我区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公立医院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随后,结合工作实践,分别提交了关于严厉打击医闹,加强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妇女生育保健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尽职尽力的履行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与此同时,她团结和带领院内的医务工作者,先后到宣州敬老院、宣城福利院、西林社区服务中心参与义务就诊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福利院的孤儿、城区妇女送去关爱和关心。因成绩突出,2007年荣获宣城市优秀民革党员称号。
钻研医术提能力
相当长时间里,医务界有一个小共识,就是“要做一位有爱心的人很容易,但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医生就特别难。”也许做医生太难了,但张晓红却选择一条通向成功又充满挑战而颇具爱心的从医之路——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让患者得到更有效、更好的治疗。十九年,她克服种种困难,先后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积累妇产科理论和实践知识。2005年赴安徽省立医院微创中心主修腹腔镜技术,有力提升中心医院妇科肿瘤诊治水准。同时,在院内积极参加危、急、重等疑难病症病例诊治讨论,牵头带动医疗新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运用。2007年在医院推广高频率电刀(LEEP)在宫颈疾病中的应用,2008年在医院推进新阴式手术技术……,在她的带动和推进下,新技术在中心医院得到推广和推进,中心医院妇产科医治水平得到较好提升。科技理论在实践的运用,实践又推进她医术理论的丰富和拓展,她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2006年以来,她获得宣州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并被授予宣城市第三层次学科带头人光荣称号。
真情服务赢满意
经过全区医疗卫生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国家降消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在宣州正式实施,宣城中心医院负责此项目的开展,张晓红医生成为宣州区降消项目专家组成员之一,不辱使命,在张晓红带动下,妇产科每年组织开展二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年培训100多位乡村医生,重点培训乡村医生应对产后出血、妊娠期心脏病突发等症状,明显提高乡村医生及时识别并转院处理重症病人的能力,有效降低我区孕产妇死亡率。面对众多患者,仔细向病人讲解病情是医生最难坚持的工作作风,但张晓红却总是不厌其烦解释服务着。记得城中一女青年前来就诊,检查中张晓红医生发现她患有宫颈癌,在委婉地告诉她病情后,女青年因接受不了现实、当场晕倒,张晓红医生耐心解释、建议抓紧治疗,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和勇气,经过治疗,女青年康复了。见到经过她诊治和治疗病人一个个康复,充满信心的走向新的生活,时常疲惫的张晓红也欣慰起来,终归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换来患者新的生命和新的生活,此生足矣。(刘谋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