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区教体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通过健全制度,狠抓落实,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新课程改革和教科研为抓手,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实行学校目标化管理,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提高校长管理水平。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学校管理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对教育工作的监督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努力实现管理与质量能够同步提高,2011年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被评为安徽省教育督导系统“先进集体”。
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上,2011年,全区通过公开招录、人才引进等方式新录入44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解决教师缺编缺人现象。同时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提高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教师交流制度。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教师交流制度,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城区学校部分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锻炼的方式,使农村教师学习了城区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业务上得到了培训和提高。2011年,全区34所学校派出35位教师支教(含上挂顶岗)交流。2010年8月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宣城市教体局统一部署,选派孙埠中学刘从华、向阳初中刘永霞、杨柳中学杨波代表宣城市到新疆皮山县支教。2011年8月支教期满,三位教师被皮山县教育局考核定为“优秀”等次,同时被皮山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支教教师”,被和田地委、行政公署评为“优秀援疆干部”。
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区着重开展了校际教研、联片教研、区域联动、同课异构、“半日学研”与“教研活动日”等教学研究活动,促进资源共享,均衡发展。教育要走好内涵发展的路子,必须借助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必须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2011年,区教体局组织省市级课题成员80余人赴黄山区参加全省教育科研研讨会,组织中小学申报2011年度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0项,配合市教体局开展省级、市级课题结题和中期报告评估7项。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市2011年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以及市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例评选,报送论文、课例500余篇。
常抓不懈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成立了区体育总会和乡镇办事处分会,完成了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功举办了区第三届龙舟赛,第四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先进单位”,在市首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区取得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联合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区卫生局开展了全区学校卫生安全专项检查;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晨检午检制度、师生缺勤跟踪调查制度及学生传染病疫情日报告制度。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建立学生体检制度。
积极开展法制纪律教育。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第一年,也是“六五”普法启动之年。我局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不断加大对国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和宣传,尤其重点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侵权责任法》等各类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知法、守法、执法的意识。各中小学组织法制讲座3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上万人。
2011年区教体局继续以“学校安全年”活动为抓手,强化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定期对全区学校中小学生及幼儿园接送车辆、中小学生防溺水、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舍安全和学校食堂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致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一年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未发生因校方责任致学生死亡事故,全区教体系统保持安全稳定。在市第三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全区共60所中小学、幼儿园获得“宣城市第三届平安校园”称号。
加大依法治教、综合治理和督查力度。加强对中小学乱收费等问题的治理,加强师德师风和教育行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协同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的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社会网吧、食品卫生、违章建筑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加大依法治教、综合治理和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
在狠抓自身建设上,区教体局以开展创先争优等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进一步树立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认真落实教育收费政策,积极推行收费公示制度,落实重大事项集体研究等民主决策有关规定,有效杜绝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加强党风廉政、党务公开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专题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党务公开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