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按照“好为标准、快字当先”和“五个走在前列”要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提升年、开发区提升年、项目建设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年、文明创建巩固年“五个年”活动,使之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4月,我区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增长22%,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实现财政收入11.7亿元,增长13.4%,总量和增幅居全市第二位。我区入选全省20个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区),现已在全省率先启动承包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
“两化”提升年带动发展水平大跨越。我区突出主导产业,扶持宣酒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博瑞特节能锅炉等重点项目建设。我区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实施“孵化培育”工程,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今年以来,我区已兑现企业奖补资金2219万元。我区吸引上下游名企补链、强链,鼓励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支持美乐柯、福美达与相关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我区重点打造4个新型城镇,支持水东争创全国绿化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镇,狸桥、水阳争创全国重点镇,推进6个国省道沿线乡镇建设,全面实施90项重点建设项目。我区水东镇荣膺省级森林城镇称号,水东镇前进村、狸桥镇长山村、周王镇绿宝村、寒亭镇义兴村分别荣膺省级森林村庄称号。
开发区提升年带动转型升级大提速。围绕把宣州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主战场”、“先导区”和“新高地”,我区实施“配套功能、招商质量、项目建设、产业层次、服务效率”五大“提升工程”。以机械电子产业园、玉环汽摩工业园、南部商贸区建设为突破口,我区同步推进环境、平台、项目三大建设。以徽商敬亭壹号、汽车交易产业园建设为带动,我区推进南部商贸区建设。狸桥经济开发区加快6万平方米道路、35千伏输电线路和排水、排污管网等配套工程建设。宣州工业园区“腾笼换鸟”,打造精品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打破地域界限,实施“引资入园”。
项目建设年带动区域经济大增长。我区持续实行重点投资项目预审联席会议和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强化投资服务帮办实效。我区突出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与央企对接,加快推进辐射力大、牵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建设。1—4月,我区完成省外资金39.7亿元,新建战略新兴产业项目8个,新竣工项目9个。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在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4月,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4.7亿元,融资担保公司累计担保融资3.4亿元,申报用地批次4个共682.8亩。我区建立“挂图作战”机制、项目联系机制和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1—4月,我区列入省“861”项目库59个,列入市“提质提效年”活动亿元以上项目84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287个。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年带动深度融合大发展。我区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着力打造“泛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南京后花园”。我区加快宣笔苑等项目建设,打造东部皖南古镇民俗文化集聚区、南部“山、茶、佛、笔”休闲文化集聚区、北部水乡休闲养生度假集聚区和环城休闲娱乐带,支持宣酒文化园、白马山庄争创5A级景区。打造叠嶂路中央商务区、城市特色街区和特色商贸服务业带,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全年吸引游客360万人次,文化旅游收入突破15亿元,实现由观光游向休闲游、一日游向多日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旅游景区向旅游目的地的“四个转变”。
文明创建巩固年带动城市品位大提升。我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渣土车、“门前三包”、“牛皮癣”、市容市貌、小区停车位等专项整治行动。我区开展文明细胞评比活动,开展“清洁村部(社区)”、“清洁机关”、“机关文明驾驶员”、“文明经营户”、“文明餐桌”等评比,乡镇办事处启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我区深化“联点共建”活动,狠抓“三线四边”整治,大力开展垃圾治理、建筑治理、广告牌治理、矿山治理、交通商贸秩序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村民素质提升等“五治理二提升”行动,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带动城市功能和品位的大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