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向阳街道:“网格长”的“方法”与“方言”

发布时间:2014-11-25 16:40 来源:向阳办事处 浏览:
【字体大小:

今年年初,宣州区向阳街道实施了农村社会管理网格化工程,将全街道7个村1个社区,划分出了69个“网格片”,每一个网格推选出了一位政治素质高、热衷于群众工作的人担纲“网格长”。这些“网格长”们走马上任以来,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实现了群众的“想法”,用独有的“方言”诠释着社会稳定的“书面语言”。

凭热心掌握“家长里短”,“网格长”成了社会稳定的“活地图”。在实际工作中,“网格长”们把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作为做好排查化解矛盾工作的前提,坚持做到“八沟通、三跟进”,即:与村(居)两委干部沟通、与有威信、有影响力的村民代表沟通、与老党员、老干部沟通、与“社会名流”沟通、与致富能手沟通、与调解骨干沟通、与弱势群体沟通、与治安积极分子沟通;跟进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对象、跟进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跟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人员。对沟通和跟进的具体情况“熟记于心”,对发现的“家长里短”纠纷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做好解释,并报告给村街干部共同研究处理。通过“八沟通、三跟进”方式,这个街道的“网格长”们成了网格区里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活地图”。

靠热情常年走村串户,“网格长”成了村民心中的“五大员”。“网格长”靠着一腔热情,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与村民交朋结友,“拉家常、扯闲皮”,掌握社情民意的第一手资料,一来二去的不经意间就扮演了村民心中的“五大员”。他们用所掌握的村民需求,用“方言”诠释着政策法律的“书面语言”,成为“政策宣讲员”;以所了解的社情民意,积极与信访人沟通,成了“村民帮办员”;协助村干部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用“乡音”说服“杂音”,做到小事不出“格”,成了“治安调解员”;积极参与治安防范工作,协助做好平安创建活动,成了“平安协助员”;及时发现信访动向、纠纷苗头、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并在第一时间报告,成了“维稳信息员”。

截止目前,“网格长”们共走访群众4000多户,化解矛盾纠纷150余起。“小网格”真正织出了向阳街道社会稳定和谐的“大格局”,这其中,“网格长”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向阳办事处:陈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