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紧紧联系本地实际,落实抓阵地、抓典型、抓教育、抓素质、抓发展、抓管理六项措施,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为该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是抓阵地建设凝聚队伍。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积极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类软硬件设施,并健全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资产监管和使用制度,使党员活动有载体、有场所、有制度、有丰富的内容,增强党员队伍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为了从整体上推进全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协调发展,该区在强力推进28个项目村和58个重点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建立了57个区直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制度,促进了项目村以外的其他村尤其是经济困难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同时,该区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全区已建设“先锋在线”信息站(点)66个,建成电视上网播放站、点240个,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及90%以上村。
二是抓主题教育锤炼队伍。2007年主题教育活动以“学习谋划新农村,构建和谐新家园”为主题,约2万名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了“入(农户)、听(意见)、办(实事)”活动, 2万多名党员干部作出整改承诺。2008年主题教育活动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家园”为主题,除按规定动作开展好活动以外,重点是积极组织和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投身到抗雪防冻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帮助困难和受灾群众共渡难关,期间共慰问困难群众11152人,慰问困难党员1853人,慰问金额达777600元,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1918件。
三是抓素质教育优化队伍。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广大党员、农村干部进行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业科技知识、经济结构调整、主导产业的发展等政策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员的政策法律水平、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该区2007年充分发挥涉农部门在科技和技能培训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方式,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30期,培训党员、干部24000余人次。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科协等涉农部门,把“双培双带”、“万名党员学科技”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2007年结合省农函大招生,先后在双桥街道泥湾社区和古泉镇富山村举办了六个学制一年的培训班次,培训党员群众近500人。2008年上半年,区委组织部会同团区委、区烟草局举办了2期“双技”培训班。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能鉴定和农村党员、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创业技能。
四是抓典型示范带动队伍。重视发挥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员中心户和“双带”先锋等各类党内先进个人的典型引路、示范推动的作用,收到了“拨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功效。通过从思想上引导,经济上帮助,能力上培养,技术上带动,做到先富带后富,树立典型,使群众干有示范,学有榜样,有效地发挥示范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五是抓党员发展壮大队伍。每年初均对全区上年发展党员工作进行通报,指出存在问题;同时制发年度发展党员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全年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落实党(工)委书记为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全面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以及联名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制和责任追究制。此外,加强了对基层党(工)委发展党员工作的日常检查和指导。
六是抓组织建设管理队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区委组织部统一为各基层党组织印制了学习记录本,并把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列为检查、考核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进一步规范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民主评议等工作,将设岗定责与党员民主评议紧密结合,并规定了“四个到位”,即程序到位、监督到位、记录到位、评定到位,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