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高登榜再次来宣州区开展大走访活动

发布时间:2011-10-20 00:50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市委书记高登榜走进棉田采摘棉花,与正在劳动的村民交谈。

10月1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登榜再次来到宣州区水阳镇长沟村开展大走访活动。他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并肩劳动;坐在农家院落,与镇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共商农村发展。高登榜强调,各级干部要情系民生、共谋发展,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以真诚的态度、真切的行动,赢取群众的真心。

水乡秋日胜春朝。自10月8日第一次来长沟村开展两天的调研后,高登榜始终惦记这里的群众和经济发展。17日上午,高登榜参加完一个全市性的会议后,第二次来到长沟村进行走访调研。这次他依旧谢绝了区镇领导的陪同,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引领下,首先察看了村卫生室。向医生详细询问情况,“现在来看病的人多不多?”“村民小病基本就在这里看,不出村,我们有6张床位。”“每个医生的月收入有多少?”“2000元左右”。在诊疗室、治疗室、药房,高登榜认真了解医疗设备和药品来源情况。翻看村里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记录时,高登榜对这一民生实事表示赞许。他指出,村级卫生室是最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直接面向村民群众。要进一步加强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好基本药物制度,尽可能降低群众的看病负担,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时值中午,高登榜来到房东张铭生家,亲切地说:“我来走亲戚了,中午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就着几个家常菜,高登榜一边吃午饭一边与老张拉家常。

下午,高登榜来到田间地头,察看庄稼长势情况。眼下正是棉花采摘的时节,棉田里棉桃满枝,朵朵白絮绽开。看到有村民在摘棉花,高登榜马上走进棉田,加入了采摘的行列,并与正在劳动的村民交谈,了解棉花的品种改良和预计收成情况。之后,高登榜又来到张铭生家的河蟹养殖田边,与老张一起收地笼,捕捞螃蟹,品享丰收的喜悦。

群众生活有什么困难?圩区农村走什么样的致富路子、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让农村经济尽快壮大起来?这些是高登榜此行十分关心的问题。参加劳动后,高登榜在村民夏金海的院子,召集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座谈。大家见市委书记主动来找谈,感到格外喜悦,纷纷围坐在一起,共同谋划农村发展未来。

“我想利用这次走访调研的机会,把我们农村发展、群众生活的情况,了解得更深一点、再透一点。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满意’的事情不说我也知道,就把‘不满意’的地方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说出来。”高登榜一番推心置腹的开场白打消了大家的顾虑,拉近了距离。

“我先来反映一个问题”,村民夏金海说道,“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改善了,加上国家鼓励家电下乡,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在许多村民家里都已齐全。但是,由于电压过低,有的家电买回来不能用,只能被闲置,作为摆设。建议加快农村电网改造,还要提高标准。”

话匣子打开以后,大家很快你一句我一句,说得热闹起来。

“新农村示范点开始搞‘组组通’建设,村里承担任务较重,建议上面能增加补助。”村党总支书记丁光龙说出发展的困扰。

生猪养殖大户丁能富反映猪场的猪粪便及污水难以处理。

村民张南胜建议在抓好金宝圩圩堤达标的同时,重视圩堤二台的加宽,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

村民张铭生反映现在金宝圩内水质受到污染,建议加大治污力度。

高登榜问得仔细、听得认真,群众敞开心扉、言无不尽,现场气氛热烈,不时发出欢欣的笑声。

交谈中,高登榜得知村里有两家服装来料加工企业,招收当地100多名妇女就业,人均月工资有2500多元。他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就业,赚钱不比外面少,又可以照顾家里,非常好。他还用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事例,鼓励企业不断做大。

有村民说,欢迎高书记能多来长沟村,给我们发展多出点子。高登榜接过话头说,今天与大家在一起,共同为长沟村的发展献智出力,是我向大家学习的好机会。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刚才大家说的是实话,道的是实情,有关问题和建议,我都记下了,回去认真研究解决。这也说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反映了大家对改善生活、增加收入有着迫切的需求,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倍努力工作、积极回应这些合理诉求。凡是符合政策能办的,我们协调有关部门抓紧去办;暂时不具备条件的,我们一步一步创造条件解决。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归根结底靠发展,要通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来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就水阳镇和长沟村来说,人多地少,水面资源丰富,水产养殖要走规模经营的路子,建好市场,做响品牌,以市场带品牌,以品牌提升附加值。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生态,通过改水改厕、发展沼气等措施,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高登榜鼓励在场的村民,只要勤快、努力,生活就一定会越过越好。他还特别嘱咐镇村干部,要心系群众,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为群众办更多实事好事。

不知不觉间,已是夕阳西下,洒满金色阳光的农家小院中,柿子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映红了张张笑脸,让人心里产生无限欣慰和暖意。(宗 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