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我区“四步统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12-07-27 09:23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我区以“20字”方针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抓点示范、连点扩面、联片突破、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农村示范建设保持全省前列,为打造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创新实力幸福宣州铺平了道路。

规划牵动“强基”。我区以新一轮乡镇规划调整和修编工作为抓手,重点编制宣狸、宣宁、宣港、宣南、宣水、宣泾及老318等7条国省道控制详规,着力打造一批城郊生态型、城镇社区型、现代农庄型、民俗文化型和自然风光型等各具特色的新村庄,同时结合新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小城镇有序转移,迄今为止,全区已完成130多个村庄的建设规划,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方向。

多方联动“固本”。我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了“区领导联系、区直单位帮扶和百企联百村”的社会帮扶制度,进一步加大支农项目整合力度,充分调动区、乡、村、组、户积极性,形成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企业结对的合力共建格局。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区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达9.2亿元,兑现奖补资金5017万元,今年我区继续统筹安排13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产业驱动“添翼”。我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以华卫、立大、刘郎等为代表的畜禽加工,以博亚竹业、高立人造板、宣州食品等为代表的林特产品加工,以宣酒集团、本生米业、龙博工贸等为代表的粮油加工转化三大产业集群。全区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143家,其中省级以上10家,国家级2家,“一村一品”各类专业村达到72个,全区近80%的乡镇拥有特色主导产业,40%以上的村拥有特色主导产品。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同比增幅13%。

与此同时,我区充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3亿元,建设洪林镇高标准农田4.2万亩,围绕“有机稻米、优质蔬菜、标准化畜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发展,2万亩核心区已完成土地平整和沟渠道路配套,烟草种植面积5000亩,建成保障性蔬菜基地1380亩,生态葡萄园、精品水产养殖区正在规划建设。2011年,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跻身于全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并被列入全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19个新增示范区之一。

基建撬动“壮骨”。我区把解决群众“出行难”、“吃水难”、“如厕难”等作为重要抓手,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911.3公里,解决饮水困难群众16.18万人,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3万余座;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快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步伐;扎实开展新农村土地流转,迄今已流转土地20.93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27.5%;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工程,建成水阳、水东等示范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全力实施年度省级民生工程和区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筋壮骨”。

在规划引领和各地参建、共建下,全区已建整体推进示范镇3个,示范乡镇6个,整体推进示范村22个,示范村70个,大型示范带2处,精品示范区(园)4处,美丽和谐村庄13个,初步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和谐发展型以上示范点73个,完成“三清四改”整洁型以上示范点595个,专项工程20项,受益人口达16.8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