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朱桥乡巧念“水产经”,去年养殖户人均纯收入达1920元
地处圩区的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朱桥乡,引导农民巧念“靠水吃水”的“水产经”,促使水产“蛋糕”越做越大。2005年,全乡虾蟹产值7688万元,养殖户人均纯收入1920元。今年,全乡养殖户己达2000户,湖泊围网、池塘精养、稻田混养的总面积达3.4万亩,养殖效益可望好于上年。
水资源极为丰富的朱桥乡,2000年起就把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摆上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实施过程中,这个乡运用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模式,组织实施了“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项目的推广工作。2003年,这一项目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省市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同时,这个乡以生态养殖和无公害产品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稻田虾蟹混养,着力推动万亩无公害虾蟹养殖基地建设。为争创品牌,他们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规范养殖,培育出的成蟹被评为省级无公害产品。2002年,万亩虾蟹无公害生产基地获得了省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2005年,万亩虾蟹无公害生产基地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虾蟹生产基地认证。
为尽快使农民从“要我养”转变成“我要养”, 朱桥乡采取“典型引路,辐射带动”的方法,确定魏村、浑水两村为示范村,从解决资金、生产和技术难题等多方面入手,重点扶持一批典型示范养殖户。同时,这个乡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以及区、乡两级的推广网络,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产业服务体系。朱桥乡水产协会理事袁爱珍,年销售成蟹200吨;协会理事章春根,2004年在上海铜川市场设立了营销窗口;协会理事芮金兵、鲁德勇,每年为养殖户提供优质饲料1000多吨。为扩大销售网络,提高水产效益,朱桥乡一方面投资30余万元建成水产品交易市场,引来上海客商定点收购;另一方面多次组织人员到上海、杭州等地市场考察,与各大市场建立沟通和合作渠道,促使虾蟹产品顺利“攻占”宁沪杭等大中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