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届不惑之年的周琳琼,在西林社区居委会工作已有19个春秋,现任宣州区西林街道西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19年来,她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特别是为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被中组部和民政部评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多次被市、区、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和“十佳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她带领下,西林社区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充分再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
1.哪里有困难她就出现在哪里
西林社区居委会是老居委会,辖区内困难户多、孤寡老人多、残疾人多。周琳琼带领着居委会一班人,为社区居民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哪里需要,周琳琼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周琳琼的身影。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更需要帮助的恰恰是周琳琼本人。
她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女儿,还有多年患病的丈夫,不管在外工作多么辛苦,她回到家后总是赶着做家务,照顾丈夫、辅导孩子。有时丈夫犯病,大小便失禁,她总是忍着眼泪为他擦身、换衣。为了减轻婆婆的压力,她承包了家中所有的重活。就这样,周琳琼忙完家里忙社区,从来就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过工作,也没有将生活中的不顺心带到工作中。她总是以社区为大、以居民为重,始终坚持每天以饱满的精神走上岗位,将微笑带给别人。
社区老人吴秀英双目失明,儿子是智障人士,中年未成家。周琳琼就经常到吴秀英家问寒问暖,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每逢季节变化,都要为他们添衣添被,更换衣物、清洗衣被,使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吴佩芝老奶奶与离异且身患病痛的女儿、上大学的外孙女一起生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周琳琼联系了一名企业老总,每年为吴奶奶的外孙女资助学费,使其顺利地完成学业。周琳琼自己也记不清到社区每个老人家中去过多少趟,但社区每个老人心里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把周琳琼当做自己的女儿,按她在家中的排行亲切地称呼她“小二子”。
1999年12月初,周琳琼的爱人得了病毒性脑炎,在医院里昏迷了4天4夜。从此,她爱人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眼神呆滞、面部僵化,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突然的打击,一向刚强乐观的周琳琼悲痛万分。恰恰是这个时候,民政部门要求上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人员名单,而且时间很紧。为了让生活真正困难且无依无靠的居民享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她把痛苦压在心底,安排好丈夫的护理。然后,强展笑颜,和居委会其他同志一道深入社区摸底登记,使158名困难居民按时享受到政府的救济金。
针对涉及妇女儿童的纠纷,周琳琼总是亲自过问、亲自调解。原百货公司宿舍内再婚夫妻耿老寿、魏筠华夫妇结合30多年,魏筠华曾因患心脏病到淮北女儿家休养,病愈后想回家却遭到其继子的反对。周琳琼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劝说,运用《婚姻法》,耐心做其继子一家的思想政治工作,终于让老夫妻团聚。2001年10月1日,周琳琼正准备带丈夫赴外地求医,突然接到居民方某的电话,说他儿媳离家出走,岳母来他家闹事,请求调解。周琳琼将丈夫托付给婆婆,立即赶到方家,以“婆家人”的身份接待了来闹事的。在调解中,她耐心解释,举例说明闹事的危害性,使方某的岳母认识到闹事的后果,方家也做了自我批评。经过整整10个小时的调解,双方言归于好。而此时,她丈夫却站在窗前苦苦等待妻子回家,带他去看病。
居民陈某因与三儿子性格不合,经常发生争吵甚至打架。2009年6月,父子俩为交水电费一事发生争吵,来到周家要求调解。当时正是星期日,周琳琼的丈夫病情加重,不能离人。但为了及时调解减少后患,周琳琼叫来正在做作业的女儿,叮嘱她照顾爸爸,自己来到陈家调解。她以“大姐姐”的身份教导三儿子做人的方法,讲清他的家庭职责;她又以“小女儿”的语气诚恳地给陈某提了很多建议。看着大姐姐不顾病重的丈夫为自己调解,三儿子主动向父母认了错。从此,这个家庭再也没有发生过争吵。
2.工作中,她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她自己先做到
周琳琼深知,抓社区工作没有热情不行,不树立良好形象不行。于是,她要求居委会班子成员和社区工作者做到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居民要有爱心、办事要出于公心、接人待物要诚心。她自己率先垂范,要求党员群众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要求党员群众不做的班子成员首先不做。在社区各项工作中,党总支和各支部成员始终走在最前列,以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随着城市面貌的改进和市民素质的提高,居民们迫切要求一个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周琳琼就和社区一班人把文明创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想方设法做好创建和保洁工作。无论是黄昏还是黎明,社区居民经常会看到周琳琼忙碌的身影。她深入背街后巷查卫生,及时清理沿街的“牛皮癣”,号召居民实行垃圾袋装化,督促清洁员清运垃圾。有一次,一位经营户对居委会搞“门前三包”很反感,觉得影响了他做生意。周琳琼耐心地解释说:“门前三包是关系到宣城市容市貌的一件大事,只有大家认真对待,自觉执行才能做好。只有门前卫生搞好了,才有更多的人愿意来买东西。”一句话说得经营户心服口服。
近年来,周琳琼坚持社区建设党组织先行、社区培训党的知识先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党支部先行、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党建先行、社区服务党员先行“五个先行”,积极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连心工程”建设,创建社区“五个好”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先后制定了28项制度和工作职责,实行社区居务、党务公开,并与辖区内的18个单位签定了共驻共建协议书,主动加强同本辖区单位党组织的横向联系,定期听取辖区内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协调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实行“党员责任区”和“社区党员联系困难户”制度,15名党员联系5个责任区,23名党员联系23个困难户,建立2条“党员模范一条街”、4个“党员公益岗”,及时发现和排除社区的矛盾纠纷。
在担任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宣城市第二届人大代表、第一次团代会代表,宣州区第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第十次妇代会代表期间,周琳琼共提出议案50多件,其中妇女儿童权益提案20多件,有效地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针对一些开发地段迟迟不开工建设,影响拆迁户生活的实际,周琳琼提出《要加大旧城改造力度,让拆迁户早日安居乐业》的议案,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高登榜专门主持召开会议,要求市建委牵头,联合土地等部门进行综合执法,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目前,已拆迁地段开发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针对区里25万人在外务工经商,留守女童增多的现象,周琳琼建议有关部门《实施好“春蕾计划”,让留守女童和孤残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得到区妇联等有关部门重视。周琳琼自己也结对帮扶了夏蕊和浦琪两名女童,资助她们学习和生活,帮助她们申请低保,协调学校减免学杂费。
针对目前城市已经进入老年化,特别是有许多女性“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现象,周琳琼建议《关注女性“空巢”老人,实施保障政策,开展献爱心活动》,并积极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与女性“空巢”老人开展“一联一”活动,让她们享受天伦之乐。(王小红 冯桂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