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宣州以“阳光村务工程”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发布时间:2010-10-08 08:13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宣州区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契机,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与村民自治的新途径,形成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符合农民群众意愿的“阳光村务”。基本摸清了集体的家底、亮明了干部的兜底、敞开了群众的心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领导组,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区长为组长、区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领导组,抽调17名工作人员组建了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村(社区)集体“三资”清理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及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办公室。同时,严格落实责任制,成立以农业、财政部门为骨干相关部门参与的清产核资组,以组织、民政部门牵头的村务管理组,以纪委为主的协调督查组。各乡镇街道、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相应的办公室以及必要的工作机构。

该区专门增加5个事业编制名额,成立村级财务审计机构,从事村(社区)财务审计,强化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对首批20个村(社区)进行财务审计,争取利用三年时间把全区219个村(社区)全部审计一遍。并成立了由区委常委任组长的6个督查指导组,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监督检查。各乡镇街道也分别成立了指导组派驻到各村(社区),对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和“三资”清理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督促。两次召开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推进会,先进乡镇做典型介绍,后进乡镇做表态性发言,以此促进全区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平衡发展。同时,把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双考核”,与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三资”清理过程“细”。在“三资”清理上,该区坚持“规范操作流程、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六个环节进行,特别是抓好公示和确认两个阶段,确保清理结果真实可信,群众知晓。对在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深追细究,严格核实,确保每一项说得清来龙去脉,经得起群众监督。特别是圩区和有山林的村,清理一结束,各村及时召开党员大会,让党员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全面公开涉及圩田、水面和山林的全部承包收入与运行支出情况,详细说明村级财务的每一笔收支情况,亮出集体的家底,算出群众明白的“放心账”。

目前,该区219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三资”清理登记和公示。通过清理,新增村级收入9345.34万元,新入账资源27.79万亩。同时减少村级债务6183.15万元,完善各类合同155份。全区26个乡镇办事处,已设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21个。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正有序开展。 (陈寿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