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区“共青团基层组织提升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团章》规定,团区委于6月启动乡镇团委集中换届工作,切实解决乡镇团委班子人员结构老化、团组织软弱涣散问题,规范并夯实共青团在乡镇农村的基层组织,努力发挥基层团组织在我区实现跨越崛起、构建“和谐宣州”进程中的作用。在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的有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全区各乡镇团委共同努力,截至11月5日,全区18个乡镇团委中到届的17个全部换届完毕,尚未到届的杨柳镇团委对团委班子人员及分工进行了调整,全区乡镇团委集中换届工作圆满结束。
在此次集中换届工作中,团区委结合全区及各乡镇共青团工作实际,采取了以下几点主要举措,取得了良好工作实效。
一是扎实调研,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掌握全区基层共青团工作实际情况,团区委于5月启动全区团情大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等形式,就基层团委班子建设、基层团组织建设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与乡镇党政领导就团的工作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各在乡镇团委换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掌握了基层第一手资料,为集中换届工作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是精心谋划,统筹推进。结合乡镇共青团工作特点和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对基层团组织的各项要求,团区委把“规范建设、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完善制度、增强活力”作为此次换届工作的重点目标,按照《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精神和全区“党建带团建”的各项要求,指导和帮助各乡镇团委选好班子、建好机制。6月,我委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区基层团组织集中换届调整工作的通知》并附《基层团组织换届选举指南》,同时联合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兼任农村基层团干部工作的通知》,就换届工作进行了集中部署与指导。同时针对各乡镇实际和换届工作推进落实程度,团区委积极与地方党政领导进行联系交流,沟通情况,共商对策,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及时掌握了各地换届进展情况和各个阶段效果,增强了此次换届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此次换届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规范程序,靠前督导。为及时掌握各乡镇团委换届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此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我委采用机关干部分片联系负责制,点对点地与基层团干进行交流,同时深入部分乡镇开展乡镇集中换届工作督导,调研前期筹备情况及此项工作在基层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与地方党政领导加强沟通,争取地方党委对团委换届工作的支持与指导,保证换届工作的规范展开。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全区各乡镇严格遵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相关换届选举工作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定程序,召开团代会的相关请示报告的报批、基层团代表的推选,新一届团委委员会预备委员的酝酿考察、大会的召开与选举等均做到了程序规范、组织有序。各乡镇召开团代会时,团区委机关干部亲自参加并与新一届团委委员和基层团员青年进行交流。
此次全区乡镇团委集中换届工作是我区近年来基层团组织建设进程中的一次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点工作,借助本次集中换届,各乡镇全面总结了近几年共青团工作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结合地方实际分析了基层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接下来三年的工作总体部署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此次乡镇团委集中换届,全区共青团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提高与改善。
一是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团的组织基础。各乡镇团委借换届之机,对乡镇、村、社区、所辖学校、两新组织的共青团工作进行了自查,进一步规范并完善了村一级的团组织建设,全区所有村、农村社区均配有专人负责辖区青少年工作,基本做到了“组织规范、制度健全、人员到位”,为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是优化了基层团干部队伍结构,团组织整体功能得到加强。乡镇团委班子的整体素质是决定基层共青团工作是否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因素,通过此次换届,全区17个乡镇团委按照“1+3+X”团建新模式进行了团委班子的配备,新一届水东镇团委以“1+6+X”配备团委班子成员就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进行试点。此次新当选的18名乡镇团委书记全部来自于乡镇党政班子里较为年轻的干部,使地方党委能及时、全面了解共青团工作情况,切实增强对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于此同时,一批政治坚定,富有朝气,热爱青年工作,有一定作为和影响力的青年团员选拔到了乡镇团的领导岗位上。“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乡镇青年企业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优秀青年人才充实到团干部队伍中来,干部队伍整体得到进一步优化,基层团委的代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功能得到整体加强。
三是增强了基层团员青年民主参政意识,密切了青年团员与团组织的联系。此次团委集中换届,是全区广大农村团员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团代表名额的分配及人员推选,新一届团委班子预备人选的推选、酝酿、考察,团的工作报告的审议及大会决议的出台,新一届团委委员会成员的民主选举等均得到基层团员青年的积极参与和广泛监督,这不仅提高了共青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的公认度,密切了青年团员与团组织的联系,更是培养了广大农村团员青年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其民主参政议政的意识和热情,为基层“法制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牢固政治基础。
四是优化了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外部环境,理清了发展思路。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基层团委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和必要条件,通过乡镇集中换届工作,基层团委的地位获得了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基层共青团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团结、引领、服务基层青少年”、“服务地方党政工作中心”等方面工作得到了乡镇党委大力支持,乡镇团委的干部配备、岗位管理、工作考核等均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此次换届集中工作受到了地方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团员青年的积极参与,这促使基层团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各乡镇团委紧密结合实际,围绕“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这一中心,提出新一届团委的主要任务、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为团结带领乡镇团员青年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地方跨越崛起的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锻炼成长,绘就了宏伟蓝图。(张振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