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寒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文化民生”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19-08-22 09:04 来源:寒亭镇 浏览:
【字体大小:

2018年,新时代文明实践走进寒亭镇文化民生的“视野”,也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新感受。从镇级文体广场的完善规整到村级文化舞台的全面覆盖,从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到文化惠民服务的精准发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当地文化民生建设打开了“新窗口”,催生了当地群众文化的勃勃生机。

“8站1所”带起文化惠民“快节奏”。

据悉,自今年寒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与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后,各村、社区的文化服务中心均有了“质”的提升,8站1所全面升级,仅图书就新增了10000多本,并有文体器材的配套,开放场所的更新完备,制度、队伍的有序规整,文化惠民工程呈现出“大步迈进”的良好势头。

“这里的书都可以免费看,平时还可以下下棋、喝喝茶,可是个好地方!”70多岁的寒亭镇退休老干部颜世才正坐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活动室里和老伙伴们下象棋,颜老一天里最高兴的就是这午后时光,三五个老友坐在这里看书、下棋,聊天,品茶,惬意非常。寒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门口宣传栏上张贴着今年的文明实践活动计划表,1月是“送春联”;2月是“招聘会”、3月是讲好人故事……,对着活动计划表,群众可以灵活自主的参加到镇上的文明实践活动中来,老人、孩子、妇女和青年都可以在实践所这个新时代的宣传思想阵地上共享文化惠民的优秀资源。

与镇上的实践所同时整合的还有村里的实践站,整合后的通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焕然一新,舞蹈房、健身房、乒乓球室都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现在村民们都喜欢聚在实践站功能室里休闲、纳凉、看书、运动!”通津村文明实践站的负责人表示,大妈们在这里跳广场舞,孩子们在农家书屋看书、上网,大爷们约着来健身,现在村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比以前可丰富多了。

“9月的中秋节,我们打算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送演出,现在正在抓紧排练节目!”范慧是通津村舞蹈队的队长,也是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队的小队长,作为村里的文艺达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让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范慧每天都忙着组织村里的文艺志愿者参加群众文化活动,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自办乡村春晚、敬老院慰问演出等等,村里有自己的文明实践广场和大舞台,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都可以在家门口上演,如今通津村的村民们坐在家里也能享受到城里的文化“大餐”。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寒亭镇文化惠民工程围绕“共建共享”的任务职责,以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教育服务“五大平台”为抓手,实现了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同步发展,群众文化工作加快推进,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寒亭镇举办大型文旅活动1场,大中小型文艺演出10场,完成“送戏下乡”64场,公益电影放映96场,引入市区文化活动2场,组织参加市区文体活动5场,其中结合道德讲堂、法律知识宣传、我们的节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文化活动共计达60多场。在全镇深入铺开的文明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该镇文化惠民工程实现了快速“提档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