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未减的困难和挑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不动摇,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大稳增长,调结构的力度。初步呈现工业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明显,外贸经济开局良好,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等重要指标的积极变化,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现状
工业平稳增长,结构调整优化。1-2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增速居全市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拉动,累计完成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72.1%,快于全市6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升到22%,同比拉升了7.2个百分点,汇宇能源、硅鑫新材、中微电子、博瑞特等企业发展贡献加快,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27.2%、122.9%、217.6%和88.3%;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家,前2个月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7亿元,增长37.3%,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去产能效应逐步显现。
1-2月建材类水泥、砖、木材加工以及服装鞋类等传统产业生产下降,其中水泥减产70.8%,合成橡胶下降46.6%、人造板下降43.2%。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外向经济有效改善。1-2月全区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4亿元,同比增长7%。与上年同比,城乡居民消费提档特点显现,其中,家用电器、汽车分别增长21%和8.8%,受节日消费拉动,烟酒、食品消费呈现上升,增长9.7%。
供给结构有效改善,外向型经济逆市增长,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1-2月完成进出口总额1809万美元,增长9.4%,高于全市增速28.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其中出口总额1704万美元,增长11%。
房地产业去库存有所推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全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今年2月17日就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布九条实施意见,有效激活销售市场。据统计,今年前2个月市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4.9万平米,同比增长11.9%。
金融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11.4亿元,比年初增加40.1亿元,同比增长25.7%;贷款余额373.7亿元,占全市比重39.8%,比年初新增14.3亿元,增长12.5%,增速居全市第三。
财政收入缓速下降,税收占比微幅提升。前2个月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5.2亿元,下降1%,比上年同期降幅收窄6.4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亿元,同比下降1.6%。1-2月实现税收3.6亿元,占财政收入68.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二、存在突出问题
1、投资乏力明显,项目支撑减弱。据统计,1-2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同比下降19.3%,其中,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呈现大幅下挫,分别下降52.9%和51.1%。从项目储备看,1-2月累计施工项目57个,同比下降27%,其中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数同比减少近七成,且今年来暂无新增工业项目。从房地产市场看,目前重点关注去库存,部分企业仍处在停工状态,整体表现为等待观望。
2、消费推动力量偏弱,引领时尚消费热点不足。主要原因:其一受互联网消费分流影响,传统经营方式受到一定冲击,本地一些实体店销售趋向下降;其二时尚消费供给不足,特色文化旅游规模效应对住宿、餐饮以及购物等相关产业带动不明显;其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减缓,制约了人们的消费冲动和欲望。
3、今年来我区工业发展总体表现为减速慢行,多数行业生产下行。在规模以上工业30个行业大类中,占四成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其形势不容乐观。
4、财政形势尚未根本好转,财政增收压力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占比依然偏高。
三、措施与建议
1、要积极争取大的项目落户,增加投资储备。加大项目开工力度,加速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
2、加快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壮大本区特色产业;精心培植新兴产业壮大成长,进一步激活民营投资,重点扶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快速发展,推进我区经济结构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帮扶力度,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等部门的积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