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通过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加快形成分层分类、多元帮扶、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集成化改革,提升便民指数。宣州区委改革办印发《宣州区城乡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民政、人社、住建、医疗保障等救助政策进行汇总。依托为民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统一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次申请受理、一次承诺授权、一次审核确认、分类实施救助”,建立“一户一策”工作机制,优化社会救助联审联批制度,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需求。相关救助部门之间强化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不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打造“幸福清单”,登录一体机即可自助查询所享全部政策,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多元化服务,提升幸福指数。宣州区民政局设立全市首家社会救助联合服务中心,创新“政策超市”“服务超市”,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困难群众帮扶。印发《关于推进“物质+服务”多元化社会救助实施方案》,为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服务。2024年投入50万元,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扩容增效。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谋划“善行宣州”2+2系列慈善项目,包括“幸福家园”慈善互助社区、“银龄守护”关爱特殊老人、“甘霖滋润”慈善助困、“幸福同享、益起过节”四个子项目,共募集资金269.62万元,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互助社建设,提升满意指数。为推动村级“救急难”互助社持续有效运转,宣州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关于推进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持续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9条硬措施,加强日常管理、规范申请流程、健全长效机制。引导集体经济较好的村(社区)为互助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辖区企业、爱心人士、乡贤等开展爱心捐赠,与北京水滴公司签订帮扶协议,持续提升互助社造血功能。
智慧化平台,提升暖心指数。充分发挥低收入人口大数据平台作用,利用“皖救一点通”功能,困难群众扫描二维码直接申请救助,推动社会救助更加高效便捷。与移动公司合作,借助移动客户服务端,对救助事项申请受理、审核认定办理情况以短信方式通知申请人。对社会救助档案进行集中整理,全区26个乡镇(街道)全面实现“一镇一室、一村一柜、一户一档”,现已录入档案数据近1万条,社会救助档案规范化、电子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