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供给。全区共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32家,其中市级以上24家,涵盖了我区特色农产品、食品、非遗产品、手工艺品等多个品类,为发展后备箱经济提供了供给保障。
做强基地。培育打造水东老街、龙泉洞景区、李竹红驿站、十八湾大峡谷景区等后备箱工程基地4家,其中重点打造水东老街后备箱工程基地,在水东老街非遗广场入驻市级以上非遗商品店9家,实现了非遗商品展示、制作、销售一体化。近日,水东镇成功获评安徽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
做宽渠道。充分利用各类文旅活动举办后备箱集市活动,仅“夜嗨水东”活动当天后备箱及地摊主约250余家,拉动文旅消费约180万。
做好整合。充分发挥后备箱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先后在溪口镇投放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商品、农产品展示柜8个,在各景区、宾馆投放自动售卖机10个,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