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抓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强机制促共管。按照《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规定,全面施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区水利局对全区所有自备水源企业下达年度取水计划,实行计划用水管理,自备水源企业取水量年均下降约600万立方米。区发改委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并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四个机制”。区住建局严格落实绿色建筑创建工作,规定单体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应配套中水回用设施。2021年,全区再生水利用量373.32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10%。
强宣传促节水。为抓好《地下水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在抓好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送法下乡等常态化普法宣传基础上,全方位宣传《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水行业法律法规,督促取水企业加强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最大限度节约、保护地下水,防止地下水污染。截至目前,全区地下水取水户共有11个(深层地下水取水户1个),批复年取水量为154.14万吨。2021年,实际年取水量为82.45万吨,年节约用水量达46.5%。
强管理促提升。建立健全水资源协调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严守“三条红线”,不定期对全区26个乡镇街道以及宣城高新区等开发区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督查暗访。今年以来,已责令完成5处水资源问题整改。2021年,全区用水总量为4.7034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相比下降11.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7.95%,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在全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考核中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