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网站信息报送

宣州区推进南京都市圈发展合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1-12-21 11:03 来源:宣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
【字体大小:

为深入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联动发展,宣州区全面贯彻实施《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大主动对外开放力度,注重与联盟内城市协同发展,尤其是全力推进高淳-宣州跨界一体化发展,现将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相关背景

(一)历史渊源

古往今来,高淳、宣州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历史上,高淳与宣州曾长期同属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一级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宣州与高淳两地间经贸联系更加密切,人文交流更加频繁。其中皖苏狸桥·固城地区联合调委会成立至今已有31年,两镇联防联治形成常态化机制。2005年曾被国家司法部授予标兵人民调解委员会。

(二)区位优势

宣城市跻身南京都市圈成员,宣州区作为宣城市主城区,下属的狸桥镇位于皖东南天目山余脉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结合部,东与浙江毗邻,北与江苏南京高淳接壤,是宣州的东北门户、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60公里,与318国道及宣城市区相距40公里,省道宣宁线穿镇而过,可通航长江,直抵芜太运河,水陆交通便捷。

(三)发展优势

宣州经济开发区位于狸桥镇,201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筹建,2018年7月正式获批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为6.9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碳酸钙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和家居产业,重点发展的碳酸钙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宣州区三大战新产业基地之一。

二、做法及成效

(一)高位推动。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长三办及上海市领导在宣调研期间汇报建设需求。同时,组织党政代表团赴高淳考察学习,签订《高淳区-宣州区跨界一体化发展框架合作协议》,随后召开3次专题调度会议,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争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工作要点》,细化月度任务,推进新型功能区建设。

(二)规划衔接。多次对接宁马、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与高淳区多次商谈、现场踏勘并达成共识。高淳-宣州省际毗邻地区总体发展规划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初稿已完成,正在修改完善。

(三)园区共建。宣州经开区与高淳经开区2020年11月签订园区合作共建协议。为打造长三角协同创新共同体,又于2021年5月签订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共建伙伴园区框架协议。并在招商信息共享、产业转移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宣州经开区现有高淳企业10家,在谈项目3个。此外,苏皖(宣州·高淳)产业合作区顺利挂牌。

 

 

 

(四)交通互联。盛家桥渠化道路项目已完工,水阳大桥项目完成桥位选址和初步建设方案,宁宣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南京高淳区-宣州水阳绿色建材产业园-当涂乌溪镇跨省公交顺利开通,空间距离大幅缩短。

(五)民生合作。一是与高淳区签订区域应急管理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合作协议,明确建立突发事件联动机制,共保区域饮用水安全,全面做好固废排查整治。二是与高淳区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含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记录查询等事项,并在狸桥镇为民服务中心设置“跨省通办”专窗,方便两地群众办理业务。三是发挥苏皖狸桥·固城地区联合调委会功能,共建平安边界。与高淳公安分局、郎溪县公安局在狸桥召开两区一县警务合作(治安)座谈会,就开展制度化警务合作、打击长江禁捕、区域联勤等方面工作达成共识。与高淳司法局签署合作协议,加强联排联调。四是与高淳区河长制办公室就固城湖边界河流岸线共建共管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就加强联动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三、启示

利用特殊的区位,从思想到产业深度对接

以宁马和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为标杆,解放思想,用心谋划,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借助沪苏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移契机,加强与沪苏浙地区园区合作,重点加快与高淳经济开发区共建产业园区。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升自身水平,实现全方位的对接。发挥各自综合资源优势,促进双方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推动形成有利于区域深度合作发展的良好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