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7338/202405-00030 | 组配分类: | 政策文件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5-23 | 发布日期: | 2024-05-23 |
有关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落实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5月23日
安徽省落实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
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充分发挥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优势,以加快融圈进群联动发展为主抓手,聚焦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两大关键产业,着力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才智力三大关键制约因素,探索新型帮扶合作机制,构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到2027年,落地一批跨区域合作重大事项,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平台,引进一批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建成一批标志性重大基础设施,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与全省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一)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一县一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桐城、霍山、潜山等县(市)开展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和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县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护。依托上海市与六安革命老区对口合作机制,支持舒城、金寨、霍山、霍邱等县城建设。比照国家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机制,推动合肥市与岳西县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深化省内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一对一”帮扶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10个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合肥市人民政府)
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区域化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预制菜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到2027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左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心村320个左右。鼓励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申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加快金寨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稳妥开展寿县、怀宁、金寨等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
(二)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4. 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氢能、航天航空、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载体。推动沪苏浙地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设立分支机构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建设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等研发机构,实施一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长三角科技合作专项及上海市国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支持创建一批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优先布局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众创空间,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
5.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进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培育招引关键领域零部件优质企业。支持六安市发挥毗邻合肥市区位优势,协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知名的氢燃料电池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高地。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加快实施安庆石化轻烃资源综合利用及高端材料等重点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安全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六安市铁矿、钼矿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推动宝武霍邱铁基材料产业园建设。以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基地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核电、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零部件产业。加强与合肥电子信息产业配套,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电子结构件、通信设备、基础电子元器件、电光源等产业。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推进安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支持岳西创建省级低空经济示范区。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亿元以上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800个左右,每年建设智能工厂4个左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
6.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深入挖掘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丰富的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建设“红绿”辉映的特色高端服务业集聚地。实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加快旅游迭代升级,力争到2027年,六安、安庆两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6亿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达到1975亿元左右。支持建立以“大别山”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机制,巩固提升“革命大别山·红色鄂豫皖”精品线路,建设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打造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生态康养目的地。推进乡村旅游、民宿健康发展,支持创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打造沿大别山风景道、环天柱山和花亭湖等民宿景观带,打响“大别·乡宿”“皖美潜宿”等民宿品牌。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健康+”“体育+”等融合业态,推动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体育赛事等产业集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安庆市争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体育局、省交通运输厅)
7. 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发展茶叶、油茶、瓜蒌、蚕桑、高山蔬菜、蓝莓、大别山牛、皖西白鹅等特色农产品,优先支持申报创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支持与沪苏浙地区、周边中心城市合作建设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直供基地,组织六安市优质产品和企业申报进入上海市“百县百品”消费帮扶名录。加快道地药材生产,建设石斛药源、珍稀药用菌源等加工产业园,打造大别山“西山药库”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建设竹加工产业集群。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县域冷链集配中心、乡镇田头冷链物流设施和村级仓储保鲜设施。支持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力度,打响大别山特色农业品牌。(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局、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中医药局)
8. 强化产业承接平台建设。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按照“一区多园”模式与结对城市、周边中心城市开展合作共建,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上海市与六安市合作共建六松、六金等产业园区,“组团式”招引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制造业项目。鼓励安庆市主动对接宁波市、南通市、上海市徐汇区等城市,探索开展对口合作。支持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宁波前湾新区、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展合作共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创建特色产业园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六安市金安区与合肥市瑶海区、庐江县共同申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争取将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
(三)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9. 推进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与长三角城市群及南京、合肥、武汉都市圈高效便捷联通。加快合肥至武汉高铁、六安至安庆铁路建设,积极推进京港高铁阜阳至黄冈段、南阳至信阳至合肥高铁、合肥至枞阳至池州城际铁路、六安至庐江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实施高速公路对外畅通工程,建成太湖至蕲春高速,加快推进和襄高速舒城(千人桥)至金寨(皖豫界)段、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至潜山段等项目建设,推动沪渝高速、合安高速扩容改造,加快宁九高速安庆至九江段、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长丰至固始高速、合肥至叶集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密度。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统筹支持旅游公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实施长江、淮河干支流航道整治提升工程,推进淠淮航道、杭埠河—丰乐河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枞阳枢纽港、周集综合码头、桐城综合码头等项目建设。推进安庆海口、望江公铁、宿松至彭泽等过江通道建设。尽快建成运营金安通用机场,布局建设岳西、太湖、霍山、舒城、霍邱等通用机场,积极推进金寨机场前期工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
10. 提升能源水利保障水平。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开展风光资源普查,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光伏和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太湖天光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推进桐城、霍山、岳西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增强长三角区域整体系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增强农村地区电力保障水平。加快天然气六安—霍邱—颍上干线、宜南线建设,推进降低企业用气成本。建成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寿县九里保庄圩等工程,加快实施引江济淮二期、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等工程,积极推进大沙河、皖河、史河、淠河、杭埠河治理,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小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涝区排涝泵站等薄弱环节项目建设。推进大别山水库群建设,实施淠史杭灌区提档升级工程,加大大别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维修养护支持力度。(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
11.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到2027年,5G基站达到2.1万座以上,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10GPON端口数量超过15万个。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实施“数字领航”链接工程,加快培育5G在更多实体经济行业和领域的融合应用。推进安庆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及桐城、潜山中国刷业等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园区申报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数据资源局、省商务厅)
(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12.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公共服务向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倾斜,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组建医联体、合作办院、设立分院或专科联盟等形式,引入沪苏浙地区高水平医疗资源。加快建设安庆市立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六安市创建省级中医药区域医疗中心。优化调整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和学位供给,推进实施薄弱高中托管帮扶项目,加快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深化六安市与上海市教育和医疗卫生合作,每年选派230名骨干教师、50名医生到上海市开展培训、跟岗学习。深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程,支持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申报国家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纪念设施和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推动与上海市、合肥市等城市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等,加强青少年教育和干部人才教育。(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退役军人厅、省委宣传部)
13. 深化社会治理合作。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机制和技术架构,开展长三角地区证照多领域“一网通办”和自助服务“跨省通办”。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统一信息发布和披露制度,积极融入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推动与对口合作城市和周边中心城市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门急诊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推动实现工伤认定调查结果、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意见互认。支持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等方面逐步实现“同城待遇”。(责任单位:省数据资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1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集中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以工代赈资金对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产粮大县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等地区倾斜支持,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对接上海市需求,推进金寨、霍山等县供销社开展“两地仓”供销合作。支持因地制宜打造本土特色劳务品牌,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加大用工对接。支持与上海市、武汉市、合肥市等城市建立衔接协调的劳动力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实现劳务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结果互认、公共招聘网数据互联互通。支持上海市与六安市共建高质量人力资源产业园。(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供销社、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五)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15. 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系统推进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打造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沿江、沿淮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实施一批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不少于600平方公里。实施绿美江淮行动,推进霍邱县西山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建设,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支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鹞落坪、古井园、天马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别山五针松、银缕梅等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保护管理。推进大别山种质资源保护,加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管理。巩固提升长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成果,落实好淮河水域禁渔期、禁渔区制度。(责任单位:省林业局、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
16.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倾斜安排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加强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河道生态治理修复。加大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提高污水管网处理运行效率。加快补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
17.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创建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扎实推进金寨、岳西等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持续开展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和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推动建立长江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重要水源涵养区水资源有偿开发利用和价值实现机制。拓展生态补偿领域和方式,健全财政资金补偿和市场化补偿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方式。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模式,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
(一)加大财政投入。在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时,给予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倾斜支持。对原省贫县、国贫县普通省道新改建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依规予以适当倾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认真落实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12个县(市、区)享受西部地区政策。完善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绩效管理,更好发挥引导撬动作用。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稳妥化解市县融资平台公司债风险。(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
(二)完善金融服务。鼓励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有基础、有意愿的市县探索开展区域金融改革试点,支持安庆市市级申报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鼓励政策性、开发性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大对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信贷支持。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研究设立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金。常态化开展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项目融资对接活动。(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人行安徽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省担保集团)
(三)加强用地保障。优先支持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内有偿流转使用。对承接制造业转移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予以适度倾斜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承接制造业转移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等纳入省级重大项目清单,优先申报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支持稳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
进一步发挥大别山革命老区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座谈会年度协商民主机制作用,为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省有关部门要结合本方案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要素保障、改革开放等方面对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给予积极支持,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建立省际专项推进机制。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重点工作跟踪调度和评估督导,推动任务逐项落实。六安市、安庆市要加强与黄冈市、信阳市沟通协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编制一体化协同发展方案,深化重点领域合作。(责任单位:省政协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