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777363919H/202303-00007 | 组配分类: | 应对情况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名称: | 【病虫情报】 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3-02 | 发布日期: | 2023-03-02 |
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程度:预计中等偏重发生
二.防治适期:返青拔节—孕穗期
三.预测依据。
1.田间病情发生低,田块间差异较大,达标防治田块少。2月22—27日分别在我区向阳、双桥、朱桥和五星等地调查,病株率平均为2.7%,病指平均为0.5,病株率比去年同期低10%,比近三年同期均值低35.1%,病指比去年同期低16.67%,比近三年同期均值低39.8%,但田块间的差异大,重发田块,病株率达10%。侵茎病株在调查中未发现。达标防治田块占调查田块的6.25%。
2.寄主条件和不良田管措施有利于纹枯病发生。年前农户播种量高,植株密度大,当前小麦正处分蘖—拔节期,种植户田间均已施过返青拔节肥,肥水足,长势好,田间隐蔽,对小麦纹枯病发生有利。
3.未来天气对小麦纹枯病发生有利。3—5月气温明显升高,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农田小气候对小麦纹枯病发生有利。
四、防治技术意见
1.农业防治: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科学合理施用穗肥, 避免偏施重施氮肥。
2.化学防治: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开展以防治纹枯病为主,兼治苗期蚜虫等其他病虫的总体防治。
(1)防治适期:药剂主治时间应在 3 月中旬。
(2)防治指标:病株率大于 10%。
(3)科学用药技术:防治小麦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井冈霉霉A、丙环唑、氟环唑等药剂;防治小麦蚜虫选用吡虫啉、吡蚜酮、烯啶·吡蚜酮、啶虫脒、溴氰菊酯等药剂。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在首次施药后 10 天左右需再防一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