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602C/202112-00052 | 组配分类: |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
发布机构: | 狸桥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其他 / 其他 |
名称: | 群众话民生:家门口的戏台子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1-12-24 | 发布日期: | 2021-12-24 |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校车刚停稳,狸桥镇金凤村的孩子们跳下校车,唱着儿歌向家里奔去。今晚,“送戏进万村”到金凤。村里退休的老支书周贤晖正在给邻村的亲家打电话,“老伙计,晚上来我家吃饭,今天晚上,我们村唱戏,正宗的皖南花鼓戏,不是我们集资请的戏班子,是政府组织的送戏下乡,戏台子就搭在咱家门口,一会儿,你们都早点来!”。
这是2021年狸桥镇“送戏进万村”第一站,为了让更多的群众知晓这一惠民工程,早在几天前,村干部就通过微信群、朋友圈、上门入户开展工作时广泛宣传,不少村民一大早就买酒买菜,跟老周一样,邀请了亲朋好友来家吃饭、看戏。五点半,宣城市青年花鼓戏剧团的演出车开进村里的小广场,这也是这个剧团第二次接民生工程演出任务。夜幕降临,两台大镭射灯投向舞台中央,妆扮好的演员们粉墨登场,开嗓亮相。台下,村里和剧团为了方便群众看戏,早就排好了凳子,老周领着亲家坐在了第一排。今天演的是《李孝救母》,跌宕起伏的剧情,皆大欢喜的结局,演员们演的认真,观众们看的全神贯注,演出结束,全场报以热情的掌声。剧团年轻的小潘团长快步来到老周跟前,“周书记,您老人家身体好呀,今年我们又来了,唱的不好的地方,您和老少爷们儿多提宝贵意见。”老周笑着说:“演的好,咱们老年人呀听不来流行歌曲,还是喜欢听戏,听来听去,还是花鼓戏好听,希望明年你们还能来。”“没错,我觉得花鼓戏、黄梅戏比京剧好听,就是电视上放的少,还是共产党好、政府好,知道我们老了走不动了,把戏送到家门口,让咱们不出门就能看到这么地道的花鼓戏。”一旁的村民许乾华接过了话茬。
“送戏进万村”是民生工程的一项,为每个村送去不少于100分钟的演出时间,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看到濒危剧种---皖南花鼓戏,在弘扬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