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717J/202011-00057 | 组配分类: | 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发布机构: | 新田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公民 / 其他 |
名称: | 宣州区2020年度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0-11-14 | 发布日期: | 2020-11-14 |
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9〕826号)、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皖环函〔2019〕1042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重点工作的通知》(宣环函〔2020〕109号)、《宣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消除黑臭水体,恢复水体清澈。
二、整治试点
(一)选取试点示范原则
政府重视。地方政府具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工作推进机制,各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和实施主体,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做好监督考核,开展试点示范的意愿积极。
特点突出。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任务较重、水环境敏感等地区,优先考虑试点示范。
基础较好。优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具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可结合乡村振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工作统筹考虑。
方案可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思路清晰,定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污染成因,提出的治理目标、措施、技术路线可行。
综合以上原则,结合我区实际,结合美丽乡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乡镇创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基础及积极性,选取周王镇、新田镇、杨柳镇等3个乡镇作为2020年农村黑臭水体试点示范乡镇。
(二)选取具体水体
序号 |
乡镇 |
水体名称 |
涉及的 行政村 |
水体类型 |
面积(m2) |
长度(m) |
主要污染问题 |
1 |
周王镇 |
曾村村中塘 |
周王社区 |
塘 |
1667 |
|
a |
2 |
周王镇 |
井村村前塘 |
绿宝村 |
塘 |
800 |
|
a |
3 |
周王镇 |
汪村塘 |
扎门村 |
塘 |
533 |
|
a |
4 |
周王镇 |
查村门前塘 |
云峰村 |
塘 |
1067 |
|
a |
5 |
新田镇 |
宝小路至侯上钱泉水塘洗衣垱 |
新田村 |
沟渠 |
|
178 |
a |
6 |
新田镇 |
王玉林屋后至梁维平门前沟渠 |
新田村 |
沟渠 |
|
58 |
a |
7 |
新田镇 |
郝加喜门前至龙山路沟渠 |
新田村 |
沟渠 |
|
110 |
a |
8 |
新田镇 |
方长林门前洗衣垱至方诗彬门前沟渠 |
新田村 |
沟渠 |
|
200 |
a |
9 |
新田镇 |
章小友门前至龙山水泥路沟渠 |
新田村 |
沟渠 |
|
130 |
a |
10 |
新田镇 |
泉水垱 |
新田村 |
塘 |
400 |
|
a |
11 |
新田镇 |
血防河 |
梅清社区 |
沟渠 |
|
1500 |
a |
12 |
杨柳镇 |
东边塘 |
新合村 |
塘 |
560 |
|
a |
13 |
杨柳镇 |
小河段塘 |
新合村 |
塘 |
1875 |
|
a |
14 |
杨柳镇 |
山岗塘 |
新合村 |
塘 |
592 |
|
a |
15 |
杨柳镇 |
葛村中心塘 |
新龙村 |
塘 |
819 |
|
a |
16 |
杨柳镇 |
小阳桥水沟 |
杨柳社区 |
沟渠 |
|
125 |
a |
17 |
杨柳镇 |
大兴路水沟 |
杨柳社区 |
沟渠 |
|
484 |
a |
18 |
杨柳镇 |
街道水沟 |
杨柳社区 |
沟渠 |
|
400 |
a |
三、具体安排
1、制定方案(2020年4月7日-2020年5月31日前)。根据选取的黑臭水体,查找分析原因,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并上报区生态环境分局备案。
2、组织实施(2020年6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按照治理方案,组织人员清理水沟(河、塘),采取措施消除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
3、整治验收(2020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在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后,由区生态环境分局会同区水利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现场验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整治领导领导组,制定治理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具体责任人,确保在10月底前完成试点的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2、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关于预拨2018年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资金的通知》(财建〔2018〕1107号)文件安排120万元整治资金,剩余资金部分需要相关乡镇充分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整治、财政综改、一事一议等方面资金,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3、强化监督管理。区生态环境分局会同区水利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及时掌握黑臭水体整治进度,统筹推进,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对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4、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镇、村主体作用,镇、村分级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后期养护管理,确保整治效果稳定持续,不再出现反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