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区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3899/202112-00102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住建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公民 / 其他
名称: 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州区“十四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2-31 发布日期: 2021-12-31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3899/202112-00102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宣州区住建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公民 / 其他
名称: 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州区“十四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2-31
发布日期: 2021-12-31
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州区“十四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2-31 10:07 来源:宣州区住建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宣州区“十四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业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12月30日

 

宣州区“十四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

 

 

 

 

 

宣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一、“十三五”城镇建设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 5 -

1.住房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 5 -

2.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 6 -

3.物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 6 -

4.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 - 7 -

5.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 7 -

(二)发展不足 - 8 -

1.住房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 8 -

2.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待加深 - 8 -

3.建设资金保障有待加强 - 8 -

4.物业管理难题亟需破解 - 9 -

5.缺乏规范流程及专业化人才 - 9 -

二、“十四五”城镇建设发展环境 - 9 -

(一)环境分析 - 9 -

(二)机遇挑战 - 11 -

三、总体思路 - 13 -

(一)指导思想 - 13 -

(二)基本原则 - 13 -

(三)发展目标 - 15 -

四、主要任 - 18 -

(一)加快推进精致宜居城镇建设 - 18 -

(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美丽乡村 - 19 -

(三)保障重点工程建设高效实施 - 20 -

(四)多措并举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 20 -

(五)创新模式优化物业管理环境 - 21 -

(六)加快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 23 -

(七)加强消防、防洪、人防体系建设 - 23 -

(八)构建慧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 24 -

五、保障措 - 25 -

附件:“十四五”城镇建重大项目 - 27 -

 

 

 

 

 

 

 

 

 

 

 

宣州区“十四五”城镇建设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城镇建设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1.住房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租赁住房货币化补贴稳步实施。“十三五”期间,区住房保障办联合民政、工商、车管、公积金、房管等部门联合审查的工作程序,稳步推进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货币化住房补贴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保障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4500户,发放保障金额1360万元。公租房实物配租顺利完成。制定了《宣州区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宣区政办秘〔2018〕79号),不断规范公租房申请、审核、分配工作流程,逐步提高工作效率,采取公开摇号分配方式,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公租房实物分配1930套。安置房分配工作有序开展“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安置房分配10243套,面积约94.2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全部完成。十三五期间已全部完成区辖区范围内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新开工项目25个、10885套。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全速推进。按照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对金陵新村、乡企局宿舍、梅溪苑、梅佳花园等40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现已完工;应急维修由街道办事处采取“物业110”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维修;对西林二村、春归东苑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已全部完成。

2.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 “十三五”期间,我区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869户,共打卡发放补助资金6081.8万元,圆满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指标。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采用PPP项目模式通过社会资本对15个乡镇(含水阳镇雁翅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建设和运营,共投资3.57亿元,目前该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各场站都处于试运行阶段,合计完成主管网铺设约60千米,为扩大收水面积、提升收水效率,二期管网也在同步谋划中,即将启动建设。传统古村落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我区通过农房管控和风貌引导,对传统古村落进行村庄、农房设计改造,不断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脉,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面上拓展、向内涵延伸。水东镇七岭村、东胜村小胡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3.物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物业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物业110+专项整治”联动机制,居民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物业管理整改。组织专家对88个物管小区开展物业服务考核工作,并要求物业公司对考核发现的460个问题进行了整改。实施物业管理工作属地管理机制,每个街道物业工作站配备站长1名,推动站长由兼职向专职转变。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居住质量不断提升。推进把式车辆停车棚建设,在西林、鳌峰、济川、澄江等街道内的212个小区内安装建设900多个共享充电车棚,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智慧物业正在加速推进,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已完成采购,正加速搭建系统基础平台。

4.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

数据化监管进一步加强。通过安徽省政务服务网和安徽省建设部门信息网,对建设的质量和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与全省住建监管系统全面对接,借助第三方数据公司,建立“IFA”考勤系统、“IMT”原材料抽检送样系统、“黑匣子”起重机械监管系统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系统四个系统从数据化方面对建设工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实施动态管理,实现了最大程度化的无纸化办公和智慧数据监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体平稳。2019年全年受理一般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43项,建筑面积约为35.35万平方米,办理一般建筑工程备案69项,建筑面积约为26.57万平方米,组织申报创建“宣城市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三个。

5.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重点工程建设目标达成。宣州区实施的重点工程国资公司商务写字楼项目、柏庄小学、贝林小学、宣城市精神病医院等项目陆续全面竣工投入使用。2020年各重点工程审计工作基本完成,国资公司商务写字楼、柏庄小学、宣城市精神病医院等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共完成了宛陵路东延项目(五星段)、陵阳路二期等72个项目,征地7136.15亩,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2334户,征收房屋面积50.46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目标。环保督察整改超前完成。严格按照各级整改方案,全力配合、积极协助周王镇做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星片区核心栖息地原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同时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古泉其林村环保督查整改工作。

(二)发展不足

1.住房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住房保障工作和建设系统的监督管理效率不高,住房保障涉及建设、房管、民政及财政等多个部门,包含申报、审核、实施等多个环节,部门间尚不能实现无缝对接,造成工作流程复杂、耗时较长。旧城一些地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较低、布局混乱、环境较差,部分改造区域危旧房屋多、建筑密度大、违章建筑多,房屋征收与改造推进缓慢。

2.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待加深

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污水处理、道路交通、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与城市落差较大。农村面貌目前还未产生根本性变化,环境脏乱差仍然存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农村人口外流导致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空心村、土地撂荒等现象较为严重,美丽乡村、特色乡镇建设推进缓慢。

3.建设资金保障有待加强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来源不足、补助金较低,建筑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上涨给重建户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出现改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部分市政建设项目资金调拨不畅通,市本级征收资金拨付不能及时到位,资金拨付周期长、后续资跟进缓慢,造成老项目停滞、新启动项目不能及时启动。乡镇污水治理项目公司注册受资金影响推进缓慢,严重影响工程进展。

4.物业管理难题亟需破解

业主委员会运行机制不完善、作用发挥不明显,全区121个业主委员会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不足15%。物业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欠佳,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整体认同度不高。执法进小区工作推进缓慢,车辆乱停放、楼道乱堆杂物、拉线充电、违规装修、油烟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执法难现象仍然存在。

5.缺乏规范流程及专业化人才

在城乡建设管理方面,以配合市政府进行项目工程建设为主,缺乏自主权、工作较为被动。在物业管理、特色村镇建设等领域,部门间责权不够明确、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较为缺乏。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尚处于起步状态,管理、人员、技术还存在不足与缺失。行政执法方面,执法队伍缺少法律专业人才,执法不够规范。

二、“十四五”城镇建设发展环境

(一)环境分析

国家不断完善新城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十四五”期间,国家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继续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加强现代化都市圈培育,提升都市圈发展的同城化水平;支持中西部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提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全面促进城市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城市更新、防洪排涝建设及县城补短板,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遏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指明了城镇化领域政策改革的方向及未来地区城镇建设的重点任务。

安徽省扎实推动“一圈五区”协调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将积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省内各区域板块协调发展,支持合肥都市圈与南京、杭州、宁波、上海等都市圈协同发展,支持马鞍山、铜陵、滁州、池州、宣城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社区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全面推进与沪苏浙协同合作,加强交通、能源、环保、公共服务、改革开放等领域的共建共享,为全省各个地区推进城镇建设提出了方向思路。

市区加强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十四五”期间,宣城市提出加快打造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加快城区人口聚集,优化以“一核两区”为基础的市域空间布局,构建基础设施综合廊道,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宣州区提出构建“一核两带双廊”的总体空间格局,优化“标准集镇—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体系;从要素市场配置、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等方面加速推动新型城镇化。市、区的发展战略为城镇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二)机遇挑战

城乡建设制度保障更加完善、要素流动更加充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加健全,国家加大“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的激励力度,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不断完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不断健全,特色小镇将趋于规范健康发展。一方面,城镇建设工作的推进将更加有据可循,住房保障问题将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县域发展政策支撑偏弱的局面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各类改革力度的加大对城乡建设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人口流入和资金挂钩的新政策加剧人口和资源向大城市集中,宣州区面临的城市间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全国、省市层面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层面更加强化都市圈同城化,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战略,安徽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各个区域板块协调发展。从国家到省市层面都提出加强县域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宣州区正式进入国家战略的重点板块、跻身于配置全球资源的开放门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沪苏浙看齐,将获得更多资金及政策支持,各类城乡建设任务的推进将更加有力,以往县域发展动力不足的局面也会得到大幅改善。另一方面,建设及管理的要求逐步对标长三角发达地区,建设压力加大、建设任务加重,工作推进机制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城市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乡村建设行动加速实施。城市建设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对于城市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要求不断提升。科学规划、绿色低碳、防洪排涝、保护和延续文脉、杜绝大拆大建以及提升治理水平、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等成为推动城市建设的主旋律。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逐步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应用。乡村建设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向城市靠拢,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及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一方面,城市及乡村建设品质将进一步提升、区内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将进一步得到缓解、城乡居民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建设资金保障将更加充分。另一方面,新时代城乡建设治理的精细化、智慧化对地区城镇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和省、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作风建设“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要求,以规划计划为引领、项目建设为重点、精细管理为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丰富城市元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通过“补短板、抓提升、强管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建设管理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精美城市典范,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幸福共享。牢固树立以民为先、为民建城理念,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着眼满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等物质文化需求,建设充满人文关怀、温馨和谐、舒适宜人的美好家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抓好棚户区、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促进包容共享,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实施。尊重城镇发展客观规律,注重与上级中长期规划的衔接,立足现实、着眼长远谋划具有适度前瞻性和可能性的重点项目纳入各级规划。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高效统筹,切实把有限的政府投入真正用在“刀刃”上,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升级基础设施,挖掘发展新空间与新潜力,更大力度地推进城镇建设人本化、高效化、生态化、集约化和智能化。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贯穿全过程,努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绿色秀美的新格局,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鼓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与使用;积极开发和使用优质、环保的新型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的比重;大力推进雨水收集工程,加强固定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建设绿色宜居城市。

坚持城乡统筹、品质提升。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反辅城市,以城带乡,一体发展,加大城镇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抓好城区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综合调控作用和指导服务功能,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城乡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改革创新、精细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以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为重点,继续扩展投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通过“PPP”等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建立城镇建设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确保重大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民生工程和物业管理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坚持彰显特色、精致城乡。立足于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利用依山傍水的优越条件,以山水田林为主题,以历史文化为底蕴,牢固树立"精品化"的精致城乡建设理念,深度挖掘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乡愁记忆、时代精神等文化元素,坚持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相辉映,加强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展示城市个性化魅力。

(三)发展目标

基于宣州区城镇建设的发展基础、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存在问题,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进一步做优城市空间、做精城市服务、做美城市环境、做特城市景观,丰富城市人文内涵,提升档次品位,全面推进宣州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打造宜居舒适、精致秀美、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努力在皖东南树立相对领先地位。到“十四五”期末,全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7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

城乡人民更加安居。持续优化住房保障的建设机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加快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为重点,化解住房难题,着力构建更具幸福感的安居之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立足市区一体化思路,积极推进公租房和货币化补贴,对城市规划区内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应保尽保,加大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累计培育多个中国传统村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市区合力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区域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更加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形成路网系统完善、功能健全、分布合理的城市道路体系城市路网、公共设施建设与养护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5%以上。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强化水、气治理,到2025年,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5%,燃气普及率达到80%,污水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2.5%。城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

绿色理念更加普及。倡导绿色化的发展模式,打造更高品质的绿色之都。城市工业生产、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浇灌、生态景观等所需水优先使用中水。加大扬尘治理力度,确保六个100%。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推广垃圾分类收集,促进综合循环利用,2025年城区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新型建材、太阳能、空气能、浅层地热能与建筑一体化等新技术,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监管体系建设。 建筑单体装配化率达20%以上,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实现全覆盖,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增城镇民用建筑比例达10%以上,可再生能源利用占建筑总能耗达10%以上。

人文特色更加鲜明。提高建筑文化品质,突显徽派建筑风格,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历史建筑、传统建筑、传统民居等,彰显地域特色、地貌特征、时代风貌。 坚持抓大放小,重点建水阳、狸桥、水东等中心镇,首先建成城镇布局合理、设施基本配套、功能相对完善、区域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南北片区区域副中心,实现以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带动人口聚集规模;其它乡镇因地制宜,形成特色。通过对17个乡镇的集中建成区及中心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村庄环境的整治等举措,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

建设管理更加精细。 全面深化建筑市场综合改革,努力转变政府职能,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人员素质,着力激发企业活力,着力优化市场环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建筑市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监管体系。积极运用“互联网+”理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行业精细化监管和大数据辅助决策,切实把城市建成设施完善、管理精细、服务精心、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精品智慧城市。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精致宜居城镇建设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加快补足城镇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覆盖率。统筹规划乡镇燃气管网,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推进供气场站和天然气管线建设,实现乡镇天然气全覆盖,不断提高城镇天然气使用比重。推进垃圾处理、防洪排涝、新能源等优质绿色市政工程建设,稳步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化水平。

加快推进集镇功能品质提升。结合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条件,强化集镇区景观风貌塑造,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完善文化、体育、公园绿地等配套设施,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城镇品味提升。坚持“产城景一体”原则,树立精品意识,突出特色打造,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促进镇区老农贸市场改造,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强化集镇区综合治理,组建执法队伍,重点做好“治脏、治乱、治差”,着力整治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镇容镇貌。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促进建筑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存放、分类处置,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管控,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鼓励建筑垃圾再生产产品在工程建设中优先使用,开展存量建筑垃圾治理。鼓励发展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结合旧城改造、城区环境整治等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美丽乡村

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积极采取农户自筹政府适当补助、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等方式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健全重点对象动态检测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建立农村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定期体检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巡查与督导。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逐户开展危房改造对象房屋等级鉴定工作。实施改造房现场核查制度,加强农房设计,提升农房建设品质。

配合推进农村人均环境整治提升。配合农业农村局和城管局,加快推进村庄道路畅通、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电网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农村改厕提质等重点工程。加强乡村风貌管控,结合乡村风貌三大分区,以“一村一特色”为原则,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加强文化遗产详细调查,对水东镇七岭村、前进村宗村、东胜村小胡村等传统村落按照“一村一档”的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加强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严格控制核心保护区内的各类建设行为,严格控制建设控制地带新建农房的高度、体量、色彩和风格等,禁止拆旧建新、拆真建假,防止建设性破坏。争取社会资本进入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领域,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

(三)保障重点工程建设高效实施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严格遵照区政府的指令完成区内重点工程代建,建立完善的代建制度,推动重点工程信息化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强化现场管理和质量监控。推动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推进全区公园绿化、道路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配合推进水阳水产品综合市场、水阳镇雁翅金基商住楼、卫浴产品及板式家具自动化生产线、水阳镇雁翅蓓蕾幼儿园、环保节能新型遮阳材料生产车间、宣州区福利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学校等项目建设。

完善工程建设审批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列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推进“正负清单制及告知承诺制”实施,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各部门审批系统互联互通,通过清理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强化制度保障等措施大幅度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营商环境。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项目承包方的考核机制,督促业主与施工人员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好安全巡查和执法工作,保障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施工。

(四)多措并举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多措并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住房保障工作中建设、房管、民政、财政及银行等多部门间协作,统筹部署全区征收、拆迁工作,有序开展安置房分配工作,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健全保障对象、准入门槛、退出管理等政策,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管理。坚持“住房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住房租赁管理平台建设。

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根据市政府下达具体改造项目,以高质量、严监管的标准有序推进宛西二村、敬亭苑、城南新村等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积极完成停车场、充电桩新建扩建。逐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数字化建设,努力实现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查,协同居民制定改造方案,强化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专营设施同步改造,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调动业主参与小区管理积极性,做好后期物业可持续性管理有关工作,维护好改造成果,让改造工程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创新模式优化物业管理环境

创新物业管理模式。继续配合市公安局宣州分局开展“物业110+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物业保安创新融入治安大巡防。不断完善《宣州区物业保安员发挥作用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广大物业保安员参与预防、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物业保安员在社会治安防范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维护小区治安稳定。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把社区建设和物业服务结合起来,具体解决物业管理中需要协调的问题。完善属地管理机制,创新属地物业管理相关考核办法、物业工作站人员配备、社区物业服务站人员配备等相关属地管理事项。

强化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建立物业管理执法联动机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联动住建局、房管局、城管局、公安局、规划局、环保局、物业公司、业主、市监局等多个部门,成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安排各成员单位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布职责范围和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及时受理居民举报投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提高服务和管理效能,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加强物业服务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标准,通过月考核和季考核相结合,采纳发放考核保证金办法,奖励先进,惩戒懒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物业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深化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小区停车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提升停车硬件设施,规范停车管理,确保小区停车有序、道路畅通。开展物业费清缴专项行动,物管办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各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引导广大业主自行清缴物业费。全力加强老旧小区安全、环境整治,实施违章搭建问题整改,改善小区环境,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六)加快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实现各部门从项目申报到各项许可的数据无缝对接,真正做到“放管服”。通过安徽省数据化平台实现全过程的建设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工程竣工备案合格证等各项业务的办理速度。

创新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加强“智慧工地”建设,依托“智慧工地”平台创新工程监管和项目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政府智慧监管、法人智慧建设及现场智慧工地”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围绕市场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清单式检查五大体系为平台主线,完善从市级到区县互联协同多层级对象应用架构。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和“互联网+监管”模式,着力提升监管效能。

提升安全质量防范事故发生。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进一步完善施工现场安全标准体系,逐步淘汰落后防护产品与施工工艺。

(七)加强消防、防洪、人防体系建设

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确保建设工程消防安全。规范完善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消防备案流程;建立健全与应急消防大队信息共享制度;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建设工程领域消防安全水平。

完善防洪管理体制机制,提升防洪管理能力。理顺住建局、水利局和市政部门之间机制职能职责,全面落实相关部门单位的城市防洪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按照部门的管理权限,归口负责。加强防洪排涝和防洪抢险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建立防洪抢险应急专业人才队伍。

提高人防建设标准,提升灾害应对能力。依托现有公共场所及地下空间,结合社区分布式管理单元,构建“布局合理、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综合防灾空间体系。畅通多层次应急救援通道体系。完善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明确防灾管理的相关机构职责、义务及其关系,提升社区综合防灾能力,实现社区灾害应对管理的法制化、常规化。

(八)构建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完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配合市政府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改造和城市建设大数据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化政务平台和省、市级平台的对接,实现数据各层级、各部门间“无缝对接”。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升级完善已有城镇建设相关信息化平台,切实做好平台分类、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服务拓展、运行管理考核等工作,提高平台的便利程度和智能水平。 不断完善智能化城市建设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推进智慧治安防控,完善安防监控网络及城市应急系统。加强智慧环境管理,搭建环保综合管理平台。

打造智慧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政府部门网站,确保及时有效发布各类信息,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群众诉求处理的效率。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公租房实物配租等领域的“一网通办”。加快搭建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引入第三方机构搭建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推动在生活缴费、物业维修、停车系统、安防、保安监控等方面实现智慧化物业管理,提升群众获得感和物业服务满意度。配合开展智慧社区和智慧小区建设,推动宣州区努力实现智慧生活。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各方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任务目标、发展指标、完成时限,实施“领导+指挥部”周密部署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完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和业务办理流程,促进项目建设进程推进。加强区住建部门与市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无缝对接,建立市直-区管-具体负责人员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城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分工,加强协同合作机制,并联推进,统筹解决好各种问题。

加强专业人才引育。实施专业人才引育行动计划,大力培育在物业管理、消防、人防、防洪防汛等方面专业人才。建立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保障企业、园区、居住小区、商场等人员集聚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实施紧缺性专业人才引进计划,有计划引进在住房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管理、工程安全管理等专业人才,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培养一支有作为、干实事、讲效率、敢负责的住建队伍。

加强资金保障。积极筹措财政资金,努力争取项目扶持,确保城镇建设资金需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建立多元化城镇建设资金保障体系,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简化办事流程,加快资金拨付速度,保证项目进度。科学确定各项资金的绩效目标,细化项目预算,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加强信息公开。进一步优化住建局网站,做到网站布局合理,信息查阅便捷。设立专门信息公开申请接待处,负责受理信息公开申请,做到方便、高效、为民。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及依申请公开工作。把信息公开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形成统一领导、办公室归口管理、有关科室监督检查、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针对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严格把关,确保做到符合公开要求,不泄露个人隐私。


附件

“十四五”城镇建设重大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和内容

负责科室

1

宣州区乡镇污水治理工程配套管网建设项目

新建污水管网376.338Km

项目建设

管理办公室

2

宣州区天然气利用工程

拟在宣州区狸桥镇、水阳镇、朱桥乡、沈村镇、洪林镇、寒亭镇、文昌镇、水东镇、周王镇、杨柳镇、新田镇、黄渡乡、溪口镇13个乡镇实施天然气利用工程,孙埠镇、养贤乡、古泉镇、五星乡4个乡镇实施燃气管网建设和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改造工程。

村镇建设科

3

宣城市宣郎联络线天然气高压管线

管线长度56KM,场站建设7座,占地80.1亩。

村镇建设科

4

宣州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宣州区福利院迁址重建、宣城市中心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重点工程

建设管理站

5

宣州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21年-2025年)

宣州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主要改造地下雨污分流,道路、增设路灯、汽车停车位、把式车辆停车棚建设、外墙空鼓修复、屋顶渗水等内容,具体年度改造方案由市住建局统一安排。

物业管理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