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宣州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部署要求,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坚持“三个聚焦”,深入开展“五个年”活动,不断推进寒亭、文昌两镇协同发展,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作示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宣州篇章贡献寒亭力量。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技改投资增长10%;进出口总额达到3858万美元;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谋项目促发展,建设经济繁荣兴旺的卫浴强镇
加大项目储备。扎实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紧扣全区“2+4”主导产业体系,继续围绕智能卫浴产业“做文章”,重点引进一批与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成长性好的链上企业。以5亿元以下项目为原则“保数量”,以5亿元以上项目为基础“增体量”,以10亿元以上项目为突破“上质量”,力争全年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10个、开工10个、投产9个,引进一家全国知名的卫浴品牌企业(或总投资10亿元以上卫浴企业)落户园区。
加快产业集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针对浴缸底盆板材、卫浴五金配件、高档淋浴房胶条等产品上下游开展产业链招商,全力引进水龙头、智能马桶圈等优质项目,丰富产业园卫浴产品品类,带动产业链全面发展。集聚产业链企业30家以上,培育产值超亿元卫浴企业2家以上,总产值突破16亿元。
加强要素保障。整合寒亭、文昌两镇资源,提升土地、林地报批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建立招商信息共享、项目全程帮办机制,在宣州智能卫浴产业园试行项目备案“一站式”办理试点,实现一体化招商、高效率落地。实施税收引导与倒逼策略,目标盘活低效用地60亩、存量厂房1万平方米。建立卫浴产品检测体系,推进省质检院平台建设,提供质检服务。谋划广交会宣州卫浴企业推介会、全国卫浴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为寒亭园区注入活力。
二、坚持夯基础促融合,建设宜居宜业文明的和美村镇
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开展“乡村和美显现年”活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夯实人才支撑;接续传承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和谐;推进乡村生态提质,改善人居环境;强化乡村组织领航,深耕乡村治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分步有序、扎实推进天门村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打造全镇和美乡村建设样本;谋划储备省级精品示范村1个(管南村)、省级中心村2个(管南村舒村、长河村黄土墙),大力整治一般自然村8个,逐步实现人口聚集村庄整治全覆盖。开展重点集镇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完善集镇生活配套。
全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扎实开展“文旅发展突破年”活动,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基本原则,整合盘活文旅资源,加快推动“康养+研学+文旅”融合发展,注重强龙头、育大户,持续做优管南再生稻米、通津葡萄、福定黄桃等优势产业。将通津村、福定村、义兴村的休闲采摘园连点成线,围绕上海滩大酒店、大豪中草药观光、一间草堂古韵园这条主线,做强多元化主题和多产业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
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各项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抓好问题排查整改。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盘活农村空闲资源,寒亭、文昌两镇联合组建强村公司,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发展共谋、事务共商、资源共享、乡村共富”。让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三、坚持优治理护安全,建设共建共享共治的和谐城镇
防控社会风险隐患。深入开展“社会稳定巩固年”活动,全面深化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不断丰富网格功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工作,持续开展信访“三无”乡镇创建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尺巷”精神,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力争解决一批信访多年、久拖未决的疑难复杂问题,实现全年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群众满意率98%以上。
巩固安全生产形势。深入实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对寒亭、文昌派出所进行合并,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推进社会治安联防联控。持续发挥“安全管家”服务指导作用,常态化开展60余家重点企业现场监督管理执法检查,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培训和灭火疏散演练,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狠抓生态环境治理。抓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各项工作,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谋划周寒河(寒亭段)系统治理工程项目,抓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行机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秸秆禁烧等工作,严厉打击偷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
四、坚持惠民生增福祉,建设幸福便捷舒适的乐业小镇
办好群众满意实事。实施2025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5条联网路)项目5.344公里,升级改造2条县乡公路(寒亭镇津义路-文昌镇贾公路、寒亭镇寒天路),加快推进牧场桥危桥改造项目。深入实施农排线电网改造工程,补齐农村电网短板。结合寒亭、文昌协同发展工作,同步实施两镇供水一体化,积极谋划寒亭镇自来水厂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寒亭镇污水处理厂高效运行,着力保障农村供水和饮水安全。持续打造“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加强低保、特困等低收入人群动态管理,严防因病因灾返贫。进一步规范医疗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资金管理使用和实效督查,确保困难群众“应享尽享”。整合寒亭、文昌两镇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寒亭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启动适老化智慧化升级改造,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积极开发各类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完成小学、初中合并,设立九年一贯制寒亭学校。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文化惠民演出、科普知识下乡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关心关爱现役及退役军人,扎实做好全年征兵工作。统筹做好档案、保密、气象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