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5-05-21 10:14
来源:文昌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2025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全力抓好“项目提质增效年、乡村和美显现年、文旅发展突破年、社会稳定巩固年、巡视整改深化年”活动,不断开创现代化美好文昌工作新局面,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建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锚定目标、实干笃行。新的一年,我们将尽力而为、一抓到底,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稳增长,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紧抓项目带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风电项目完成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确保开工建设。力促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明柯铸造(二期)技改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朗富餐饮一体化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达效。6月底前完成2024年施田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做实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入库。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精准对接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债等增量政策,多方争取上级资金。
紧抓培优育强。围绕宣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细分行业,立足文昌现有铸造企业,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和工业低效土地治理,盘活明柯、泳邺锻造等闲置土地和厂房。鼓励振隆提升产能、扩大生产,支持亿优新材料签订国防订单,推动开润集团进一步实施“机器换人”。支持新嘉乐制衣屋顶光伏工程二期项目并网发电。加大高企规企培育力度,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
紧抓为企服务。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企业家宁静日”,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认真落实城市备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环保整改后半篇文章,围绕项目招引、落地、开工、投产的各个环节,“一对一”服务、清单化管理、高强度推进,真正“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在文昌更有归属感。
二、兴产业促融合,绘就高颜值乡村画卷
推动农业增效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完成粮食稳产保供任务,继续申报粮油作物高产高效、单产提升项目。保持烟叶产业稳定发展。毫不松懈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落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举措,杜绝规模性返贫。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完成二轮土地延包。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家,谋求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双增收”发展路径。
推动农村增活力。开展“乡村和美显现年”活动,继续实施“千万工程”,完成施田村李吴省级中心村项目建设验收,加快和洲村省级精品示范村培育,建设省级中心村培育村2个、区级整治点3个。实施农村无功能用房拆除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普及率达95%以上。
推动治理增实效。全面完成文昌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健全违法管控长效机制,有效整治违规搭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违建墓地专项整治行动,塑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三、办实事惠民生,创建高品质美好生活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镇域内主次干道改造,配套文昌公交首末站建设,提高集镇道路通行能力。建设货运车辆停车场。改造县乡公路和联网路共计9.08公里。汛期前完成李家渡危桥主体工程,实施东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争取高桥河文昌段中小河流整治项目尽早落实,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社会民生办好办实。高质量实施省定民生实事。强化社保扩面征缴,提供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持续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培训创业人员60人次以上。稳步发展教育、医疗等事业,推动施田村旅居康养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繁荣文化事业,整合公共文化资源,举办“家门口的春晚”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生态保护久久为功。狠抓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秸秆禁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非法倾倒等工作,协调完成城市备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提升集镇污水管网建设效能。坚定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强化青弋江岸线管理。完成油茶造林和森林抚育任务。
四、强基础重防范,打造高水平安全家园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道路交通、校园及周边、工贸企业、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严管严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六尺巷工作法”,下好矛盾排查化解“先手棋”。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高初信初访和信访积案办理质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高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犯罪行为,不断增强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面完成“八五”普法。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做好民族宗教、档案、防震减灾、退役军人事务、关心下一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