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溪口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溪口镇人民政府>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187E/202504-00046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溪口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溪口镇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4-28 发布日期: 2025-04-28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187E/202504-00046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溪口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溪口镇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4-28
发布日期: 2025-04-28
溪口镇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发布时间:2025-04-28 10:30 来源:溪口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5年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事不避难、行不避艰,确保“十五五”规划谋好篇布好局。根据镇党委五届五次会议安排,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抓好“项目提质增效年、乡村和美显现年、文旅发展突破年、社会稳定巩固年、巡视整改深化年”活动,以汤村水库建设为契机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和美乡村新建设。

建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挖掘新的财政税收增长点,积极招企引税,完成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指标任务。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新增“四上”企业1家以上,新开工项目10个以上、竣工项目9个以上。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区下达粮食产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目标任务。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将尽最大努力,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抓经济,跑出溪口发展加速度

全力以赴征迁,保障水库工程。紧紧围绕汤村水库项目建设任务要求,紧盯关键时间节点,执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贯彻到底”的公平、公正、公开机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确保征迁群众利益,加快推动汤村水库项目征迁提速增效。持续保持信心、决心,扬鞭奋进、奋楫争先,严把征迁和相关工程建设质量关、进度关、安全关、廉洁关,勠力同心把汤村水库建成优质工程、提气工程和廉洁工程,造福溪口人民。

加快项目推进,提升发展质效。积极谋划和美乡村建设项目、集镇外立面改造提升、国家级非遗传承展示基地等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完成溪口镇新卫生院整体迁建、溪口镇公益性公墓等项目建设。全面保障隐溪谷一期、华阳河漂流、黄峰大峡谷漂流、华阳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力争6月营业;加快溪栖归心、溪口雪峰山高山有机茶场观光游园——古道驿站项目建成运营,完成洞山滨河康养项目的土地出让。加大择优招商选资工作力度,推进皖南川藏线一号院、云上杨家坪、龙潭微度假区、智慧菌菇产业园等项目洽谈,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强化服务保障,夯实发展基础。持续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行定期调度会商工作机制,聚力破除要素瓶颈制约。定期召开镇级经济运行调度会,每月深入重点项目、企业了解生产运行情况。认真分析、梳理镇域范围内税源情况,扎实做好协税护税工作,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二)精准施策抓建设,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大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快落实华阳社区省级精品示范村培育村建设,积极申报2025年省级精品示范村和帅里省级中心村;加快天竺村和美乡村培育提升并做好2025年省级精品示范村申报工作;建设好溪口社区坞崂、华阳社区巧坑培育型中心村;加快镇域“无功能建筑拆除”,加强皖南川藏线溪口段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沿线环境水平,落实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整治自然村9个;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加大耕地恢复力度,加大粮食规模化生产,全面完成水稻种植任务,大力发展50亩以上大户。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农产品检测合格率100%。继续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积极争取茶产业园项目资金,发展壮大茶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精准谋划到村产业,积极争取衔接资金,推动镇村特色产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强化联农带农成效。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成二轮土地到期延包(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建立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三)久久为功优生态,美化溪口发展新环境
  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畜牧养殖管理,抓实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整改,推进养殖业规范健康发展,有效预防畜牧废弃物环境污染。巩固提升污水管网问题整改成效。常态化加强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常态化落实“河湖林路长制”,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达标,抓好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持续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有效扩大和美乡村建设覆盖面。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增绿增效工作,切实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落实公共建筑等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国家“双碳”战略贯彻落实,巩固首批宣城市零碳乡村——溪口镇天竺村建设成果。
(四)常抓不懈护稳定,增进民生福祉满意度
  守牢安全稳定防线。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认真落实镇村两级“一岗双责”制度。巩固六十岁以上老人交通安全包保工作成果,加强50岁以上骑乘人员劝导,全力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加强林业灾害防控,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宽“握手言和”调解领域,完善镇村综治中心建设,着重抓好“两大一防”工作。突出抓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和校园周边整治工作,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强化开展反电诈、反邪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深化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机制,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保障信访秩序,继续实现“五不两无”工作目标。
  夯实基层建设基础。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争小华阳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获批并实施,完成红茶坑水库清淤工程;加强东溪河四和村段应急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完成黄华路(华阳至四和段)建制村双车道及华阳社区帅里路改建;继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公路日常管养,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争取资金启动S207溪口大桥至方塘段拓宽前期工作、金爱路防火道提升,打通吕辉村至蔡村龙培道路,融入“皖南川藏线”旅游圈。
(五)乘势而上做文旅,取得溪口发展新突破
  狠抓集镇提升行动。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覆盖。实施街道入口提升、外立面改造项目等专项行动,推动洞山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集镇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增加鱼鳞坝到吕辉村部路灯。结合无功能建筑拆除专项行动,加强皖南川藏线溪口段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沿线环境水平。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捕捉文旅发展新风向,鼓励轻投资、大引流,推进“一体化”运营,拉长文旅消费产业链。推动景区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打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发挥溪尚居、觅麓、山久有溪等现代高端民宿的引领作用,推进闲置农房民宿改造,积极引进野奢酒店,组建民宿联盟,壮大民宿产业。继续深化与高校合作,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作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民宿从业人员培训。打造乡村精品主题村1个,省级皖美民宿2个。
  丰富精神文明内涵。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实文明村镇建设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四级好人”“十星文明户”“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评选、推报工作;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强化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和占用农用地修建硬化大墓摸排整治;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持续举办溪口茶文化旅游节、“和美乡村·家门口的村晚”,开展村BA等体育赛事活动;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六)持续深化改作风,提升溪口发展软实力
  “群腐”整治更加深化。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根本导向,充分利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全渠道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途径,为精准施策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聚焦镇、村两级公权力运行的关键与薄弱环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以及殡葬领域腐败等问题,开展针对性专项治理。注重因地制宜,精准选择民生痛点难点作为突破口,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更加注重学校思政教育,加强对外交流与发展。推动新改建镇卫生院投入使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村卫生室双重监管力度。做好镇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及后期管理管护。进一步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大病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关爱奖特扶家庭、留守老人及儿童,保障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努力提高城居保参续保缴费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覆盖面。加大各类培训及就业宣传,提高就业人数。高质量打造为民服务中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成为常态。
  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办理代表意见和建议。加快落实各类工程建后管护,创新工程管护方式。及时公开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时发布政府信息,高质高效办理省热线、12345热线、县长信箱、部门信箱等,积极主动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