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增强经济活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5年一季度,宣州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既展现出部分领域的强劲增长,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宣州区固定资产投资现状,把握发展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全年预判,对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2025年一季度,宣州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增速分别高3.2和3.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5%,增速高于全市4.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增长191.2%,增速高于全市124.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房地产投资下降25.6%,低于全市3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民间投资增长68.4%,增速高于全市56.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
分构成看,建安投资增长16.4%,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9.9%,增速居全市第6位;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52.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2.1%;其他费用下降56.7%,占全部投资比重为8.1%,其中建设用地费下降64.7%。
分产业看,一产投资增长303.7%,二产投资增长82.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6.1%,增速高于全市26.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20.7%,增速高于全市7.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三产投资下降49.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9.5%,增速低于全市50.4个百分点,居全市末位。
宣州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明细表
类别
|
增幅(%)
|
占比(%)
|
全社会投资
|
7.39
|
|
其中:项目投资
|
12.59
|
-
|
其中:房地产投资
|
-25.6
|
-
|
其中:民间投资
|
68.42
|
64.96
|
按构成分
|
建安工程投资
|
16.39
|
69.85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52.17
|
22.09
|
其他费用
|
-56.66
|
8.06
|
其中:土地费用
|
-64.67
|
3.93
|
按产业分
|
第一产业
|
303.65
|
1.82
|
第二产业
|
82.94
|
70.77
|
二、运行特点
(一)民间投资活力显著增强。民间投资增长68.4%,增速高居全市第一,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民间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
(二)制造业投资保持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36.1%,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20.7%,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其投资增长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经济韧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一产投资大幅增长。一产投资增长303.7%,显示出我区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进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投资增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三、存在问题
(一)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房地产投资下降25.6%,降幅比1-2月扩大了5.9个百分点,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成拖累。虽然二小改扩建、朱桥水耕小区、邮政大楼自主更新3个房地产项目预计在二季度入库,但房地产投资全年负增长的趋势仍然难以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不仅影响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三产投资下滑严重。三产投资下降49.2%,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9.5%,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这反映出一季度我区在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或尚未显现,如果不予关注,可能制约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要素制约问题明显。虽然建安投资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保持增长,但其他费用下降幅度较大,尤其是建设用地费下降64.7%,这表明投资结构中土地供给严重不足,土地等要素不足制约着我区全社会投资的增长,进一步影响全区经济发展。
(四)规模项目发展不平衡。不同规模项目投资增速差异较大,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增长较快,而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相对较低,二者增速差额高达186.2个百分点,体现出项目发展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关注。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领域的投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降低土地、融资等要素成本,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交通、水利、能源、文旅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提升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深化管行业就要管投资机制,关注全年文旅、教育、卫生、民政等方面的投资计划,提前谋划和介入,确保项目开工即纳统,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破解要素制约难题。其他费用投资及建设用地费投资增速负增长体现了目前要素缺失对全区经济增长的制约,突破要素制约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政策层面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合理分配资源,在关注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的同时,适当地引导资源向中小乡镇和中小企业倾斜,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四)优化项目全链条服务。要全面优化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对项目“质”和“量”同步重视,既要以项目规模展示招商成果,更要注重项目的长期效益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要通过鼓励手段和惩罚机制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行业主管部门更应该主动作为,上下一心,避免“抓大放小”,全面展示我区经济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