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公示公告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504-00009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名称: 宣州区“绿肥-再生稻”周年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4-09 发布日期: 2025-04-09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504-00009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名称: 宣州区“绿肥-再生稻”周年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4-09
发布日期: 2025-04-09
宣州区“绿肥-再生稻”周年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5-04-09 09:12 来源: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州区“绿肥-再生稻”周年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绿肥-再生稻”周年生产模式利用冬闲期种植绿肥翻压还田培肥地力,为再生稻生长提供良好土壤条件,促进再生稻产量的提升。再生稻“一种两收”,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绿肥-再生稻”周年生产全程机械化轻简化生产,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绿肥-再生稻”周年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对稳定粮食面积,提高农户种植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技术要点

(一) 绿肥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准备:选择合适绿肥品种(如紫云英),在10月中旬实行稻底套播,每亩用种量2-2.5公斤,有条件地区可用根瘤菌拌种。

2.播种方式:采用无人机稻底套播。

3.田间管理:再生季高留茬机收,留茬高度控制在30-40厘米,粉碎还田、均匀抛洒。注意及时清沟排渍,冬季做到田面连续积水不超过 1 天。根据田间绿肥长势,可于早春亩撒施2-3公斤的尿素,促进绿肥春发。

4.翻压利用:在水稻移栽前 10-15天,将紫云英与上季存留的水稻秸秆一起翻压还田,翻压深度10-15厘米左右。

(二) 再生稻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品种。建议选用全生育期在135天左右的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抗性强(抗病、抗逆性、抗倒伏能力),头季苗期可耐低温冷害、抽穗期耐高温热害、再生季抽穗期耐低温结实好的品种。

2.适期早播培育壮秧。3月中旬进行大棚育秧。杂交稻平均用种量2千克/亩,播前需药剂浸种、拌种,机械播种80克/盘,秧盘25个/亩左右。播种后时暗化至出芽再进行摆盘,秧苗长至1叶1心期及时揭膜炼苗,秧苗旱长,当土壤干旱发白、秧苗叶片萎蔫时浇水,并选择晴天上午用喷壶喷洒床面至湿透。秧苗3叶1心时移栽,移栽前3-5天亩用10%四氯虫酰胺40克(或20%氯虫苯甲酰胺10克)+50%吡蚜酮12克+40%稻瘟灵乳油80-10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施作为“送嫁药”,亩用5公斤尿素作“送嫁肥”。

3.精细耕整,合理密植机插。一般于4月中旬机插,秧龄控制在25-30d。机插前提前平整大田,并沉实土壤。栽插行株距(25-30cm)×(12-16cm),亩穴数在1.6-1.8万穴,亩基本苗约5-6万。

4.科学精准施肥。掌握“底肥足、追肥早、壮苞穗肥施得巧”的原则,底肥建议亩施52%水稻专用肥(26-10-16)25-30公斤、锌肥0.5公斤、硅肥3-4公斤作底肥。追肥在插秧后5-7天亩施尿素10-15公斤,促进分蘖。结合分蘖肥,每亩可拌施80-100克多效唑,提高后期抗倒能力。穗肥要根据稻苗长势少施或者不施氮肥,一般追施尿素3-5公斤和氯化钾5-8公斤或直接施用45%复合肥10-15公斤。另外,再生稻头季收获前10-15天要撒施催芽肥,保持浅水,每亩用无人机撒施高氮高钾复合肥10公斤作为催芽肥。头季稻收获后2-3天先上浅水后再追施提苗肥,可选用52%水稻专用肥15-20公斤/亩。

5.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草害防控坚持两封”原则,病虫害全生育期绿色防控以“三防”为重点、“两治”为补充。“两封一杀”即在水稻移栽前,整田平田时使用药剂进行一次封闭,机插后秧苗长出新根时结合返青分蘖肥拌施封闭药剂,后期再根据草害发生情况进行一次封闭。一次“三防”即在播前种子药剂处理、移栽前施送嫁药和破口前综合施药等预防性用药。“两治” 即在分蘖末期和穗期根据测报,视病虫发生情况,达标防治。病虫害管理以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以农业、生物、物理绿色综合防控为主,与无公害生物药剂防治相结合,药剂施用采用机械低喷与飞防相结合。

6.强化水分运筹管理。头季稻前期坚持浅水插秧、薄水活棵、发根、促蘖。当茎蘖数达到每亩预期穗数的80%时,分多次轻搁田。头季稻中后期做到浅水护胎、深水抽穗、干湿壮籽。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稻田水层2-3 cm。开花后以干湿交替灌水,收前10天必须断水硬化田板。头季稻收割后3天之内,应及时上水,湿润发芽。再生季长蘖期浅水勤灌,抽穗扬花期深水灌溉,成熟期干干湿湿。

7.化学调控促平衡。头季稻收割后2-3天,每亩用生长调节剂“碧护”2克兑水50千克横喷稻桩,促进再生芽萌发。再生稻始穗期,每亩用生长调节剂“碧护”3克加磷酸二氢钾0.1-0.15克,兑水50千克喷雾。加快迟发稻株抽穗、籽粒灌浆,促进全田稻穗均衡生长,并能有效减少包茎现象。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8.适时收获头季水稻。头季稻收获时期为稻谷成熟90%时抢晴收割,具体是晴天下午割,阴天全天割。收获方法:收割时可选用窄履带收割机械,规划好收割行走路线,减少对稻桩的碾压,保护稻桩。割后稻草不应压在禾苗上,及时扶正倾倒的禾蔸。根据收割期确定留茬高度,8月15日之前收割,留桩高度应控制在25-35厘米为宜,留住倒3芽、倒4芽,力争低位成大穗。再生稻各节再生芽生长发育早迟不一,抽穗成熟期也有差异,应坚持籽粒完熟收割,提高再生稻品质与产量。

9.再生季完熟收获。再生稻各节再生芽生长发育早迟不一,抽穗成熟期也有差异,应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等待籽粒完熟收割,提高再生季单产与品质。

二、注意事项

(一)绿肥:控制绿肥亩用种量,避免过密或过稀影响生长;稻底套播注意水稻-紫云英共生期不宜超过 30 天;紫云英翻压时间注意与水稻种植时间衔接,以免影响水稻生长。紫云英还田后水稻施肥每亩可适当减少10-15%左右的氮肥。

(二)再生稻:头季稻生产以抓好正常病虫害防控和肥水管理为主,应保护好茎秆的正常生长,减少病虫害及倒伏对茎秆的再生芽萌发的影响。头季收获应根据时间确定适宜的留茬高度,以免影响再生季安全齐穗。后期要根据天气情况以及再生季在田长势情况及时进行化学调控,保障再生季水稻正常抽穗灌浆。

三、技术编写单位

宣州区种植业局

联系人:王青

联系电话:1569563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