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统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统计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23T/202503-00029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1-2月宣州区限上消费品市场分析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3-25 发布日期: 2025-03-25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23T/202503-00029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1-2月宣州区限上消费品市场分析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3-25
发布日期: 2025-03-25
1-2月宣州区限上消费品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5-03-25 15:47 来源:宣州区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促消费政策举措,全面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持续提升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加快释放消费需求潜力,我区消费品市场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一、主要特征

(一)限上批发业增长迅猛。得益于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煤炭及制品批发以及烟草制品批发三个行业的强势拉动,1-2月,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9.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1.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8.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位。

(二)限上餐饮业势头良好。1-2月,全区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4.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1.1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其中,8家新入库的餐饮单位累计增长104.1%,拉动全区限上餐饮业营业额9.6个百分点。

(三)限上零售额涨幅扩大明显。1-2月宣州区完成限上零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限额以上小微法人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4.6%;限额以上吃穿用类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

二、存在的问题

(一)限上零售业增长乏力。受新能源车蓬勃发展及新能源消费政策倾斜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成品油需求不断下降,燃油车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同时传统百货受网络销售的持续冲击,1-2月,全区限上机动车燃油零售、汽车新车零售以及百货零售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3%、23.8%和19.9%。受此不利因素下拉影响,我区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3.3%,低于全市4.9个百分点,居全市末位。

(二)限上住宿业萎靡不振。1-2月,全区限上住宿业累计完成营业额0.1亿元,同比下降1.8%,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3.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9.6个百分点。从总量看,2024年全区限上住宿业营业额超千万单位仅有4家,占全部限上单位数比重的20%,整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三)限上小微行业发展整体动力不足。我区目前限上行业发展多依赖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发展整体呈现疲软态势,1-2月,全区除限上小微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9.1%,其余三个行业营销额增速分别为-6.4%、- 5.1%和-0.6%。

(四)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受就业、市场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家庭消费意愿不足,居民“存多贷少”现象持续,消费意愿不强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截止2025年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住户存款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住户存款是住户贷款的2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巩固提升重点商品消费,稳住消费基本盘。继续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落实落地,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抓住传统节日及网购节日等时机,通过举办会展、发放消费券等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家装、成品油、百货零售等传统重点商品消费能力,避免全区消费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二)打造消费新热点,培育消费新模式。深挖新型商品消费潜力,培育绿色低碳消费,提高节能家电、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建材等绿色消费品的市场供应能力,释放消费潜能。加快推动创新消费场景,把握线上线下消费联动热潮,发展即时零售、数字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传统企业要积极融入到“互联网+”的消费模式中,依托网络交易平台、订餐凭条等拓宽消费渠道,挖掘消费市场新质生产力。

(三)加强重点企业监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形成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培育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激发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积极落实降费率、返保费、发补贴等一揽子组合政策,关注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困难,扶持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四)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持续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不断稳定就业收入预期。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福利性收入,不断提升中低端人群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提振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