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程度:中等发生。
二、预测依据
1、田间子囊盘初见早,菌源充足。今年田间调查,2月10日初见子囊盘,比去年早16天,比近三年均值早6天。2月10—24日调查,旱地连作田油菜菌核病子囊盘亩平均2000枚,比去年同期少33.3%,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18.2%。随着后期雨水增加,气温升高,田间湿度增大,田间子囊盘还会陆续萌发,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油菜花期吻合程度高。
2、油菜品种抗(耐)病能力较强。目前我区种植的油菜品种主要有沣油737、邡油777、秦油10号、庆油3号、浙油51等甘蓝型品种,对油菜菌核病抗(耐)病能力相对于白菜型品种较强。
3、气候及栽培条件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一是油菜机械化收割的推广,提倡高密度种植,田间隐蔽,通风透光条件差,湿度大,有利于油菜菌核病侵染和扩展;二是根据宣州区历年气象资料观察,宣州区每年3月中下旬都有2次明显的降雨过程,此时我区油菜正处盛花期,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侵入和病害发生与流行有利。
三、防治意见:
1、农业防治:油菜田间沟渠应做到“三沟”相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提高植株抗逆性。
2、化学防治
(1)施药适期和次数:油菜盛花初期(主茎开花株率达95%以上、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第一次防治,盛花期(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时)第二次防治。
(2)防治药剂及方法:亩用40%菌核净WP 100克、或50%腐霉利WP 75克、或50%啶酰菌胺 40克、或20%氟唑菌酰羟胺 50毫升,机动喷雾器或电动喷雾器对水30千克,或植保无人机亩药液量不低于1.5升,进行均匀喷雾。油菜蚜虫达标田块,注意兼治。防治时可添加硼肥、磷酸二氢钾等喷施,增强抗病力,防止“花而不实”。
注意事项:蜜源区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要注意对蜜蜂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