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应急管理> 应对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407-00091 组配分类: 应对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名称: 【病虫害情报(2024)第八期】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7-11 发布日期: 2024-07-11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407-00091
组配分类: 应对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名称: 【病虫害情报(2024)第八期】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7-11
发布日期: 2024-07-11
【病虫害情报(2024)第八期】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24-07-11 09:39 来源: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发生趋势:预计四(2)代稻纵卷叶螟、四(2)代稻飞虱混合种群(以白背飞虱为主)、二化螟和纹枯病中等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再生稻穗期病害偏轻发生,稻叶瘟偏轻发生,以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为主的水稻细菌性病害轻发生。

二、预测依据

(一)稻纵卷叶螟

1、灯下诱蛾数量低、田间蛾峰初现。截止目前稻纵卷叶螟灯下诱蛾仅5头,比去年同期-61.53%,比近三年同期-51.60%, 7月9日、10日田间蛾量骤增,平均亩蛾量分别为216头(0-680头)、224头(0-440头),呈现明显上涨趋势。近期我县将迎来大风强降雨天气,田间蛾量将进一步增长。

2、田间普查虫情。根据7月3-8日田间调查,稻纵卷叶螟幼虫平均百丛虫量10.33头(0-60头),比去年同期-56.96%,比近三年同期-24.43%。平均卷叶率0.74%(0.21%-1.67%),比去年同期-62.63%,比近三年同期-28.16%。根据近期田间迁入蛾峰和本地繁殖虫龄结构推测,推测四(2)代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期高峰为7月11-15日,预计低龄幼虫高峰期为7月18-25日。

3、食料及气候条件有利。目前我县中稻大部分处于抽穗期,单季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食料条件十分丰富,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县多阵雨或雷雨天气,气温适宜,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卵的孵化和幼虫取食危害。

(二)稻飞虱

1、灯下迁入量偏高。稻飞虱灯下于6月18日初见,比去年晚23天。6月28日有一个迁入峰,诱虫532头,均为白背飞虱。截止7月8日灯下累计诱虫1087头,是去年同期的3.03倍,是近3年均值的7.65倍,灯下暂时未发现褐飞虱。

2、田间虫、卵量高于近3年同期均值。据我站7月2-8日普查,中稻田稻飞虱平均百丛虫量262.78头(0-850头),均为白背飞虱,比去年同期+84.80%,比近三年同期+66.95%,暂时未发现褐飞虱。田间虫态以低龄若虫为主(占72.09%),成虫73.33头/百丛(占27.91%)。田间卵量2080粒/百丛(0-6100粒/百丛),是去年同期的4.95倍,是近三年同期的6.12倍。预计田间虫、卵量将进一步上升。

3、食料及气候条件有利。目前我县中稻大部分处于抽穗期,单季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食料条件十分丰富,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县多阵雨或雷雨天气,气温适宜,均有利于稻飞虱的迁入和发生为害。

(三)二化螟

1、一代残留量。根据我站7月2日~7月8日剥查,一代二化螟残留量,早稻田亩残留虫量158头(0-4320头);单季稻和再生稻田亩残留虫量202头(0-1440头);全县加权平均为360头/亩,比2023年-51.48%,比近3年-34.55%。

 

 

3年一代二化螟发生量比较

  

62579日一代

累计灯诱蛾量(头/盏)

一代

发蛾高峰期

(月/日)

一代

亩残虫量

(头)

预计二代

卵孵高峰

(月/日)

2024

917

7/20-27

360

7/27-8/3

2023±%

-51.35

 

-51.48

 

比近3年均值±%

-35.81

 

-34.55

 

2023

1885

7/21-25

742

7/27-7/31

2022

689

7/20-25

468

7/25-8/2

2021

1712

7/18-25

441

7/25-8/2

 

2、一代灯诱蛾量高。6月25日至7月9 日,灯诱一代蛾量为917头,比2023年-51.35%,比近三年-35.81%。随着一代二化螟蛹的陆续羽化,二化螟灯下蛾量将逐渐上升。

3、发生期预测。发育进度正常。根据田间虫龄结构和发育进度综合推算二代二化螟卵孵始盛、高峰、盛末期分别为7月20-28日、7月27-8月3日、8月1日-8月9日;二、三龄转株始盛、高峰、盛末期分别为7月27日-8月4日、8月2日-8月9日、8月7-15日。

4、气候及寄主条件适宜其发生。目前我县中稻大部分处于抽穗期,单季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桥梁田多,食料丰富。水稻生育期和气候条件有利于二化螟钻蛀为害。

 

 

(四)纹枯病

1、菌源充足。水稻纹枯病是我县水稻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广泛存在。

2、田间病情。 7月3-8日大田调查,平均病丛率为13.6%(0-32%),比去年同期+3.03%,比近3年同期均值+16.54%;平均病株率3.33%(0-7.18%)比去年同期+31.62%,比近三年同期+38.17%;平均病指0.67(0-1.44),比去年同期+26.42%,比近三年同期+36.73%。

3、水稻生育期及气候条件有利。目前我县中稻大部分处于抽穗期,单季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田间植株郁闭。另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县多阵雨或雷雨天气,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的扩展流行。

三、防治意见:

(一)防治策略:预计两迁害虫后期世代重叠严重,二化螟一代残留量高,二代发生期长,混栽稻区为害重。根据当前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和后期发生趋势,结合不同类型水稻生育期,7月中下旬水稻要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代螟虫和纹枯病为主治对象,淹水田块要查治稻叶瘟和细菌性病害等。

(二)防治适期及对象:

再生稻田:于水稻破口前5天施药预防稻曲病和稻穗瘟。

早栽早发中稻田、迟熟单季稻田:于7月18-25日,主治四(2)代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兼治二化螟、大螟,达标防治纹枯病,查治稻叶瘟和细菌性病害;重发田块隔7-10天后再治一次,主治二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大螟。

(三)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至孕穗期百丛虫量 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稻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防治穗瘟,感病品种要严格做到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齐穗期补治。纹枯病: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达10%。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水淹较长田块退水后立即用药预防。

(四)防治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螟虫选用速效性加持效性药剂组合,如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与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复配使用,绿色防控区选用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多杀霉素、核多角体病毒(NPV)等生物农药。防治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三氟苯嘧啶等,绿色防控区选用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 防治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氟环唑、己唑醇等,绿色防控区选用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选用吡唑醚菌酯、三环唑、稻瘟灵、肟菌•戊唑醇,绿色防控区选用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曲病选用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 氟环唑、咪铜•氟环唑、戊唑•嘧菌酯、苯甲•丙环等,绿色防控区选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24%及以上高含量制剂)等。防治细菌性病害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叶枯唑等。

(五)防治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田相应防治对象合理选用上述药剂按推荐用量,亩用药液量常规防治45升,植保无人机防治3-4升,细水均匀喷雾,同时田间保持一定水层5天以上。

公益提示:

1、认真学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做好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环境。

2、开展“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