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镇目前有脱贫户448户872人,监测户中边缘易致贫户19户3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户23人。脱贫户截止2018年全部脱贫,目前标注稳定脱贫户20户44人。监测户中边缘易致贫户已消除风险15户3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已消除风险7户14人。全镇共6个村1个社区,其中井边、红洋、净蓬为2017年出列村。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根据网格化包保要求,形成镇、村、组三级网格包保制度,共有网格141个,镇级网格员49人,村级网格员49人,组级网格员140人,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对全镇所有农户进行全覆盖走访排查,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缺一项。各村(社区)根据工作要求,积极召开两委会议进行工作布置,明确网格村干部职责,每季度开展一次大排查。在8月份大排查过程中,7个村(社区)累计发现的2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根据纳入监测范围要求,我镇对符合条件的3户农户进行新识别,在15日内完成识别程序,根据每户困难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8条。后在日常排查中,根据纳入监测范围要求,我镇对符合条件的4户农户进行新识别,在15日内完成识别程序,根据每户困难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9条。今后也将持续进行常态化排查,随时根据农户情况做好动态监测工作。截止目前共计纳入新增监测户7户14人。
2.抓实“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落实医疗保障政策,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或职工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积极申报教育补贴政策,2024年春季和秋季累计帮助26名学生申报雨露计划教育补助,累计发放5.4万元,已全部打卡拨付。保障住房安全,做到应改尽改。我镇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都安装自来水,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
3.制定落实帮扶措施。各村(社区)在统计年度初期就根据脱贫户和监测户实际,继续制定帮扶有效措施得力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户均帮扶措施达到9条。针对帮扶干部实际情况,及时做好调整,确保每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发生帮扶人缺失,导致脱贫户和监测户帮扶不力。
4.助力产业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今年我镇申报了1个产业到村项目已批复,目前周王镇红洋村2024年烟炕建设项目已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根据今年最新产业到户政策要求,我镇已完成第一批、第二批产业项目申报程序,自营类共计245户约34.64万元;吸纳就业类共计4户,申请补助金额0.48万元。均已打卡发放;积极宣传金融政策,2024年已贷款71户355万元,目前均未到期,竭力帮助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今年我镇共有脱贫劳动力务工累计396人。监测劳动力累计23人,其中四员公益岗位52人,光伏公益性岗位47人。
积极宣传省外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我镇省外务工脱贫劳动力,监测劳动力累计58人,完成率100%。
5.问题整改情况。在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过程中,根据宣州区《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对照我镇实际,认领问题10个,通过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完成问题整改,并持续推进。
6.推进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申报了1个基础设施项目(周王镇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已批复,目前净蓬村、红洋村和美乡村项目已建设完成。因地制宜、多维发力,奋力谱写周王和美乡村建设新篇章。
二、工作创新及困难问题
我镇在2021年村换届后,聘用7位已离开正职岗位的村干部担任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做到村村都有乡村振兴指导员,利用他们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为周王镇乡村振兴工作添砖加瓦。
产业到村项目要素制约严重,我镇东部三个村地处扬子鳄保护区,西部四个村部分为公益林,土地要素成为制约我镇产业到村项目的最主要原因。希望上级有关单位能够在用地指标上向乡村振兴项目倾斜,以培育壮大镇域内的相关产业。
文旅特色产业发展薄弱。我镇积极响应“文旅发展突破年”活动。在2025年项目谋划了2个文旅项目,但本地旅游资源同邻近乡镇相比资源禀赋有所欠缺,文旅产业基础薄弱,如民宿、农庄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标准不高,接待能力有限。同时,我镇计划开发内容与周边比较存在同质化现象,不能凸显特色亮点,在引流消费方面存在较大短板。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常态化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有效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网格员作用,根据上级要求日常开展常态化排查。对返贫隐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做到应纳尽纳,杜绝体外循环。
2、持续抓好“三落实”工作。镇村干部把“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贯穿到平时工作中,充分发挥政策帮扶和干部帮扶作用,帮扶联系人不脱钩、联系帮扶不停顿,每季度至少联系帮扶一次,每半年上门走访一次。切实把“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3、积极抓好产业发展和就业服务。把产业帮扶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2025年到村项目,扎实开展好“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根据政策完成资产收益分配和资产管理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兑现外出务工就业交通补贴、扶贫车间相关就业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
4、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基础工作。常态化做好脱贫户及监测户动态管理工作;镇村级资料严格按照区局要求,规范整理。
5、努力改善生活宜居的人居环境。结合和美乡村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农村厕所革命,危房改造工程,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确保改一个成一个。持续抓好和美乡村建设,改善村庄公共环境,积极响应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实现“乡村和美显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