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水利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水利局> 基层政务公开> 水利领域> 河湖管理> 河湖长制工作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668/202501-00004 组配分类: 河湖长制工作
发布机构: 宣州区水利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2024年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1-15 发布日期: 2025-01-15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2668/202501-00004
组配分类: 河湖长制工作
发布机构: 宣州区水利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2024年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1-15
发布日期: 2025-01-15
宣州区2024年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5-01-15 09:50 来源:宣州区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全面统筹抓落实。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责任,健全问题发现整治机制,推进落实河湖治理与管护。持续开展河湖长业务培训,指导、督促区、乡、村三级河湖长抓好日常巡河工作。三级河湖长共完成巡河巡湖履职任务18000余次,完成市级河湖长制河湖暗访问题整改28处。复核水利部推送疑似问题图斑184个,完成100%。复核省水利厅遥感疑似问题图斑2处。加强河湖长制督查暗访,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令整改问题共50处。

二是注重管理抓保护。持续加强取用水监测,确保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5.58亿立方米以内,成功创成安徽省第二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达标县。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强化水资源全流程监管机制,完成2024年26个取水计量装置采购安装。根据《关于印发安徽省地下水管控指标的通知》(皖水资管〔2023〕12号)精神,规划2025年宣州区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400万立方米,地下水使用量满足管控要求。

三是强化监管抓整改。完成高湾等7座小水库安全鉴定和梅竹殿、稻山冲、罗村3座小水库论证报告审查。建成并验收15座小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开展9座小水库维修养护工作。参与“蓝盾”专项河道采砂管理行动,巡查185次,出动人员647人(次),巡查河道9527公里。加强对许可疏浚砂综合利用项目监督,监督检查15次,动态监测10次,下达监督管理通知(工作提示单)6份,完成2024年疏浚砂154万吨外运监管工作。对42处非法采砂案发点进行“回头看”,所有涉及非法采砂案发点已复绿。建立健全河湖“四乱”问题台账,依法依规整治问题95处。对全区3座小水电站实施线上线下生态流量监管。省、市现场检查复核的8个问题全面落实整改。

四是推进治理抓防治。截至目前,全区1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部完成,累计发现农村黑臭水体13处,已完成治理,并定期开展水质复测。推广应用有机肥15万亩、绿肥种植30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45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83%。完成1300户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协同市直单位开展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推进船舶修造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及污染物回收处置。

五是夯实基础抓提升。全区7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比例100%、水质优良比例100%,其中水碧桥国控断面优于考核目标一个级别。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及以下20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均完成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监测数据达标率100%完成新建住宅小区垃圾分类亭65座和撤桶并点。启动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直收直运”综合示范小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35.5%;中心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2024年底,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量约8.1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六是完善措施抓修复。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今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6200人次,执法车2066辆次,执法艇329艘次,查处案件108起,罚款3.46万元。全区建档立卡退捕渔民636人,转产就业381人,转产就业率动态实现100%。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37人,参保率100%。安排12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南漪湖湿地保护修复。狸桥、沈村、朱桥、洪林4个乡镇聘请8名巡护员,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巡护检查,每月集中开展岸线清理。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5平方公里,建成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1个,坡耕地1339.8亩。完成3家省级绿色矿山创建评估并上报省复核。2024年全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4个,2个修复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2个修复项目即将验收。

七是加强宣传抓引领。开展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第三十四届“安徽省水法宣传月”、“汇聚志愿力量,共护幸福河湖”主题志愿服务月等系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500余份,宣传单页11000余张,覆盖受益群众和学生1600余人次。

二、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

开展“深化四乱整治,构建无乱河湖”专项行动,共发现河道围网养殖、岸线乱堆垃圾等河湖问题146处,已全部闭环整改到位。开展建筑垃圾管理水利专项行动,出动916人次,排查河湖岸线1129公里,清理建筑垃圾16处132.5吨。开展河、湖、库区及岸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防治工作,清理堤防270公里、面积6324亩。开展2024年河湖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排查河湖水体42处,清除各类垃圾2.6吨。

三、特色做法

一是多方联动打造生态河湖。2024年,区河长办会同南陵县、泾县开展联合巡查,发现河湖跨界区域违法违规行为2处,并及时整改到位。会同区检察院等部门紧紧围绕河道围网顽疾、岸线乱堆建筑垃圾等河湖问题联合开展巡河活动5次,下发检察建议书3份。二是加强宣传擦亮宣州名片。始终坚守宣传阵地,今年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中国水利报、人民网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河长制宣传信息15篇;省级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宣传片在安徽经济频道播放。短视频《敬亭山下橹声柔》获第五届“守护幸福河湖”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优秀奖,并被新华社、人民网等多家国家、省、市级媒体平台转发,新华社网站点击量超40万次。2024年拍摄的短视频《在河之周》再获第六届“守护幸福河湖”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优秀奖。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河湖管理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宣州区境内有集水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50至200平方公里河流10条,河流总长680多公里,千亩以上圩口总长近500公里,中小型水库47座。河湖管护任务呈现“量大、点多、面广”的特点,日常整治工作难度大、费用高;同时,河湖水生态治理保护和修复缺乏资金、项目支持,河湖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需持续加大。二是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需进一步巩固。宣州区河网密布小微水体众多固废垃圾和污水容易在小微水体存积,河湖管护任务主要在基层一线,部分地区河湖巡查管护力量不足,存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直接倾倒河湖管理区域等情况,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需要持续通过示范引领、群众参与,进一步巩固管护成效。

五、对策措施

一是进一步明责任重履职。持续以严实的工作作风落实各级河湖长工作职责,按照区级河湖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乡级河湖长每月不少于1次、村级河湖长每周不少于1次要求履行巡河湖责任;同时,紧扣问题导向,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提升河湖巡查质效。

二是进一步抓示范引领。梳理河湖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加快提升河湖现代化治理管护水平。结合水利、和美乡村等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聚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

三是进一步广宣传促提升。多渠道加强河湖管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不断提升群众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形成多级联动、群众参与、保护有力的河湖管护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