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223T/202501-00006 | 组配分类: | 上级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统计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5-01-14 | 发布日期: | 2025-01-14 |
索引号: | 11341703003249223T/202501-00006 |
组配分类: | 上级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 | 宣州区统计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5-01-14 |
发布日期: | 2025-01-14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刚刚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情况看,这次普查取得了哪些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谢谢。
康义:谢谢您的提问。刚才我们对五经普的主要数据跟大家作了简要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新时代新征程上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总的看,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摸清了经济家底,掌握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次普查圆满地实现了普查预期目标,普查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这五年又经历了三年疫情,疫情冲击对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全面了解掌握我国经济家底,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我们对全国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调查,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布局和效益等情况,为了解掌握产业的发展状况,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资料。
第二,客观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普查数据显示,五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我们还通过增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调查内容,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客观反映我国经济结构重大的变化,反映我们创新发展新的特点以及绿色低碳新的趋势,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计信息的支撑。
第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信息,对于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制定好“十五五”规划任务、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的目标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依据。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刚刚康义局长提到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此次普查中,如何确保获得的数据真实准确?谢谢。
何平:谢谢您的提问。国家统计局始终把统计数据质量第一原则贯穿于五经普工作始终。本次普查科学制定了普查方案,强化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并且加强统计执法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数据质量,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措施:第一,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在普查中,规范普查数据的采集,采取普查员入户采集数据、普查对象自主填报数据和部门报送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规范有序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并且采取措施防止人为干扰。加强对普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及时回应社会和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的关切,更好地让社会各界尤其是普查对象认识普查、了解普查、配合普查。在普查实施过程中,注意将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且不能分开独立核算的经营主体合并进行调查,并且将全年未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不纳入普查范围,确保普查对象符合普查方案规定,进一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第二,加强数据审核检查。在普查实施过程中,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方便普查对象填报数据的同时,提升数据审核的质效,认真执行普查数据审核验收办法,对普查数据进行即采即审,就是边采集边审核,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比、数据逻辑审核等多种技术手段和评估方法对数据开展审核验证。并且在普查登记结束后,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全面检验普查登记质量,对检查发现的数据方面的问题,我们组织各地举一反三进行纠正。
第三,有效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坚持对一切统计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长震慑,对任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都绝不姑息,对普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露头就打”。针对个别地方经济普查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国家统计局及时组织严肃查处,并推动有关方面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法律责任和党纪政纪责任。
在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普查对象积极配合下,在全国21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认真工作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较高,填报综合差错率为4.7‰,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经济体检,五经普数据反映出五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呈现了哪些特点?谢谢。
康义:谢谢您的提问,这也是我们这次五经普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普查的结果来看,五年来,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多重的内外风险考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的积极变化,展现出稳固的基础、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能。归纳起来有几个变化和特点:
第一,发展基础更牢。五年来,面对国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开展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普查修订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年末增长52.7%,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增长57.4%,实现大幅增长。
第二,发展结构更优。五年来,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未改,区域发展协调性继续提升。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力量。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2023年末,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404.8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3.8%;制造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达到151万亿元,增长41.7%。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也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了新的提升。2023年末,中部、西部地区拥有第二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18年末提高了1.4个、0.6个百分点。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经济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2023年,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拥有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第三,发展动能更足。五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企业的创新研发势头强劲,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8年增长了65.1%。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高端化发展步伐加快。2023年末,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比2018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超过1/4。新技术、新工艺大规模地应用提速,催生出众多新产业、新业态。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8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超过1/5。以无店铺为代表的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营业收入比2018年增长了137%,成为零售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中类;网上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零售行业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增长达到186%。
第四,发展安全保障更强。五年来,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稳步提升,能源供给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量较快增长。能源供应充足,2023年,原煤产量达到47.2亿吨,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发电量达到9.5万亿千瓦时。粮食安全也得到有力保障,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第五,发展可持续性更好。五年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我国新的优势产业。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领跑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2023年,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达到6.5亿千瓦、1.4亿千瓦,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4.9倍、7.4倍。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在不断地提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谢谢。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