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四届政协第三次会议第10号建议的答复
蔡芬委员:
您提出的“畅通‘供’‘销’网络 助力乡村振兴”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宣州区供销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供销社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全面深化供销社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坚持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坚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提升供销社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基层网点建设
区供销社近几年以加强新型乡(镇)、村(社区)两级基层供销社建设,构建为农服务基层组织(网点)新体系为抓手,促进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村社共建”的理念,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村集体经济、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村市场主体,通过控股、参股、开放办社等形式,组建基层供销社合作社。至目前,成立了10个各具特色的村级基层供销社:其中村社共建类的4个,分别是烟稻轮作的黄渡西扎供销社、果树种植的洪林鸽子山供销社、食用菌龙头企业带动的沈村胡村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养贤宝圩供销社;综合服务类的2个,分别是便民综合服务的沈村双塘供销社、统防统治的洪林金真供销社;名优茶类1个,“非遗传承”的溪口吕辉供销社;特色中药材种植类1个,向阳鲁溪供销社;家禽养殖线上营销类1个,杨柳新泉供销社;县级为农服务中心暨宣州农特汇馆1个,徽昭亭供销社。
二、积极搭建服务平台
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服务“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宣州区供销社2023年9月新建了一家区级为农服务中心——徽昭亭供销社暨宣州农特汇馆,该馆营业面积为1700平方米,优选宣州农特产优品超过100种,搭建集“供、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树立“农特汇”品牌。同时为了方便附近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便捷购物,还配套了生鲜果蔬、日用百货超市。2024年联合区直工委、区总工会、区乡村振兴局、区财政局开展消费助农活动,鼓励各单位每年每个人不低于500元的标准在宣州农特汇馆采购农特产品作为工会会员节日慰问品,促进优质农产品流通。开通了区政府机关食堂就餐卡在农特汇馆消费渠道。今年6月销售洪林镇鸽子山村鲜桃1.5万斤,缓解了鸽子山村鲜桃销售难的问题。除了线下销售,开发了线上销售渠道和自有线上销售系统,并采用爱心助农直播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为改变人才队伍老龄化,及需新鲜血液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近年来,区供销社党委转变行政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不断破解体制机制难题。一是重视和加强供销合作社干部和基层社人才队伍建设,选拔素质高、能力强、敢干事、会干事的干部和人才充实到机关和基层社管理层。二是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经营管理人才,着力培养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家,努力造就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供销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近两年,利用公务员招录的机遇,区社机关招录和调动了4名年轻优秀人才,使机关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人才更加多元化。
四、下一步需要加强的重点工作
一是要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发展“社村共建”型村级基层社,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村级基层社,加大服务指导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着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做好宣传推介。
二是要深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并从实际出发,探索具体实施办法。
最后,感谢您对宣州供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提供宝贵意见。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系人:胡仕平
联系电话:13865345597
宣州区供销社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