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7233420044/202412-00001 | 组配分类: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朱桥乡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朱桥乡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12-02 | 发布日期: | 2024-12-02 |
索引号: | 113417037233420044/202412-00001 |
组配分类: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朱桥乡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朱桥乡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12-02 |
发布日期: | 2024-12-02 |
2024年上半年,朱桥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突出以“项目会战突破年、社会稳定巩固年、和美乡村建设年”为主抓手,按照乡党委“137”总体工作思路,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加压奋进,全乡高质量发展成效不断呈现新气象。先后获评2023年度宣城市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三无”乡镇,第十届宣城市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6项单项工作被区委区政府通报表扬为先进单位,市委、区委主要领导先后到我乡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半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效,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
经济指标稳中向好。1-10月全乡完成固定资产9362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366亿元;实现税收入库3356万元,同比增幅1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2万元,同比增幅10.27%。前三季度乡镇街道园区经济运行核心指标“赛马”排名位列同类乡镇前列。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成功签约总投资10.5亿元阳光新能源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升压站土地报批工作,现已全面开工建设。林洋新能源60MW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并及时启动达规申报待入库。水阳江中游治理项目已完成朱桥联圩所有抛石区域护坡脚槽、填塘固基任务及堤身加培,征迁安置现已签订正式协议546户,完成率90.09%;安置区建设进入实质阶段,一期150套住宅水耕朱桥小区项目即将进场施工。港口湾灌区项目朱桥标段已基本完工进行扫尾。总投资216万元浑水渔业示范循环项目正在有序实施年内可望完工。成功引进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企业建华建材集团托管华科陶粒公司,并启动华科陶粒总投资3000万元的技改项目;持续推进投资3000万元司尔特马尾山矿业技改按序时进度完成。我乡被区政府表彰为2023年度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决实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党政主要领导包保工作机制,党政领导班子定期深入企业一线,主动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20余条。1-10月深入企业走访50余次,帮助华科陶粒等企业解决办理排污许可证等实际问题10余个,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居全区前列。深入上海、南京等地开展招商引资,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个。获评区委、区政府2023年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先进集体并通报表扬。
二、统筹兼顾抓建设、提颜值,乡村振兴焕发新气象
和美乡村提速跃进。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按照乡级层面顶格推动、村级层面全员发动、组级层面全民行动要求,以“1+2+5+N”为重点全面铺开和美乡村建设。筹措资金40万元对宣狸路沿线两侧进行改造提升,乡村两级整合各类资金近400万重点打造浑水省级精品示范村培育村达预期效果,浑水莫嘴组接受全区和美乡村现场会实地观摩受到一致好评;浑水村汉口组、魏村魏墩组2个省级中心村,油榨社区徐墩组等五个区级自然村全面完成整治验收。组织全体乡村干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及圩区乡镇“村容村貌提升月”专项行动,共清理垃圾1500余吨,制止违法建设行为3起,拆除无功能建筑400余平米。
农业基础夯实巩固。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围绕农业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成功申报全区水稻万亩示范片1个,辐射带动1.5万亩水稻种植。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和科技示范工作,在全乡建立小麦绿色防控等各类示范片6个。助推水产绿色健康五大行动,申报获批渔业科技创新“虾稻虾”养殖主推技术模式80亩,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池塘改造项目1000亩。持续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增流转土地1352.26亩。加快盘活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4个,进行福利分红村3个。实施土地增减挂和新增耕地项目,新增耕地竣工46.32亩,找回耕地980.34亩。成功获评宣州区2023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先进单位。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自筹资金40万元对北山工业集聚区马尾山路、鸿升路1.3公里道路进行硬化。争取65万元项目资金实施完成裕丰村、汪南村9.6公里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筹措资金23万元完成全乡106户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坚决落实好省委巡视整改任务,对浑水、魏村等20个台区45.21公里农排线实施改造提升,消除安全隐患。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反馈意见问题全部整改。
三、凝心聚力办实事、解民忧,民生福祉彰显新作为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申报建设到村产业项目2个,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65万元。强化动态监测,对全乡527户脱贫户、90户监测户进行逐户走访排查和常态化帮扶,为22户脱贫户成功申报小额信贷107万元。帮助49名脱贫劳动者申报生态护林员、巡河员、护路员、保洁员等辅助性岗位,补助资金17.64万元,牢牢守住不发生返贫致贫底线。
民生福祉更增普惠。高质量实施省定民生实事。1-10月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资金467.85万元,惠及农户5781户。开展高级能人才培养52人、开展普通劳动者技能培训69人。吸纳大学生社会实践171人次、实习实训30人、摸排招工任务信息131人。完成宫颈癌免费筛查550人,新增奖扶212人,特扶7人,扩面165人,均已完成资格审查上报。医保征缴达序时进度,实现“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覆盖。处理农民工工资60余起,帮助190余名农民工解决劳资460余万元。帮助33名退捕渔民成功申报一次性创业补贴165000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78场次,成功举办“和美乡村•家门口的村晚”文艺汇演,农村公益电影放映84余场,“送戏进万村”7场,春节期间精心组织“欢欢喜喜过大年”舞龙表演等节庆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完成上报调查单位220家和抽样个体经营户49家。举办慢性病防治等系列健康知识讲座22场次。获评宣城好人1人、宣州好人2名。6名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超额完成征兵任务。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完成4143户农户、97个新农主体和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采集。完成朱桥乡“板龙灯”区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
四、不遗余力防风险、保平安,构建社会大局稳定新局面
基层治理不断优化。坚持开门接访制度,健全以村(社区)为主的信访矛盾隐患排查化解报告机制。开展朱桥乡综合治理网格化暨“大走访、大排查、大服务、大治理”活动,1-10月共化解矛盾纠纷30起。推深做实坐班接访、带案下访、重大时间节点“一日三见面三报告”等机制,加大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养老诈骗等宣传工作。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强化事故灾害隐患排查,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1-10月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或场所249家次,发现一般安全生产隐患或问题387条,下发责令限期整改文书43份,全部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码头渡口等宣传检查,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环境保护落实有力。秸秆禁烧保持高压态势,全乡无一处火点通报,秸秆禁烧工作在全区作经验交流。加大对街道7处雨污水混接问题整改,厂站运维数据COD浓度符合相关标准。按时序推进北山沿线露天堆放问题整改,做到边整改边销号。规范环境投诉调处工作,共调查核实扬尘污染、噪声扰民、排放异味等17件投诉举报,均得到有效处置。
防汛抗旱同心协力。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意识,及时制定《朱桥乡2024年防汛应急预案》,成立8支应急抢险队,对防汛器材进行更新补充。乡村组户四级严格落实责任埂段的巡堤查险职责,认真细致开展巡逻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通过水情、雨情的实时监测,及时转移地质灾害点和外滩群众并妥善安置。科学调度排涝与引水抗旱,将农业生产因旱因涝损失减少到最低,全乡上下安全、安然度汛。
五、坚定不移改作风、重实干,服务效能得到新加强
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乡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法治建设全面提升。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各级人大议案建议15件,回复网民咨询投诉和信箱热线 230条。深入推进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近距离反映群众诉求和解决群众问题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工作体系,为村(社区)提供法律建议。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和普法依法治理,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
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坚持“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廉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有关细则,党风廉政建设和“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上半年我们克服困难、坚毅前行。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档案、保密、人防等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妇儿、共青团、残联、红十字等事业展现新貌,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监督支持下,全乡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朱桥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乡人民、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朱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发展依然不够平衡。工业主导产业层次不高,集聚区承载能力不强。二是社会综合治理任重道远。信访维稳和反诈工作压力倍增。三是民生领域短板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和为民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和美乡村建设层次水平仍需进一步强化。
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4年下半年,全乡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朱桥乡第十八届五次人代会上明确的各项主要预期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项目提质增效年、乡村和美显现年、文旅发展突破年、社会稳定巩固年、巡视整改深化年“五个年”活动要求,扎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乡村环境改善、社会安全治理、民生保障服务、依法履职行政等各项工作,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朱桥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聚焦经济增长,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组建专班加速推进朱桥乡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并网发电。全力保障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朱桥段)项目建设,推动水耕朱桥安置小区加快施工进度。结束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朱桥段)项目征迁工作,做到应拆尽拆。支持建华建材集团与宣城市华科陶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早日升规达效。扎实做好“双招双引”工作,推进更多优质项目、更多优质人才在朱桥乡落地生根。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项目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严格落实企业包保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做好重点项目施工保障。梳理惠企利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切实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指导各村(社区)发展特色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探索与敬亭山茶厂合作经营,争取衔接资金建成朱桥农事服务中心的新型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大闸蟹、青虾、鱼等水产资源优势,持续擦亮南漪湖系列水产品等特色产业品牌,提升朱桥水产品知名度。
二、聚焦生态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抓好宣狸一级公路综合环境整治扫尾工作,重点做好绿化管护、人居环境整治和朱桥段节点打造等工作。启动集镇主干道“白改黑”工程,全力推进汪南村精品示范村培育村项目实施。重点围绕道路拓宽及白改黑、村庄环境整治、广场改造提升等方面开展袁村省级中心村培育村建设任务。新增开展油榨社区街后组等12个村组整治工作任务。
兜底保障民生福祉。统筹实施各类社会保障,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征收工作,确保参保率。构建服务高效、保障有力、共建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做好特殊群体的动态管理,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确保“应保尽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落实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人群就业,完善技能培训和规划指导。多措并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田长制、林长制、河(湖)长制,开展常态化巡查检查。加强对长江流域水阳江禁渔巡查巡航力度和禁捕水域的垂钓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持续加强污染防治,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让水环境长治久清。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治理,打好“散乱污”整治攻坚战、持久战。
三、聚焦社会底线,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精心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积极申报传承保护基金,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龙灯)保护工作。推进“孙氏宗祠”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开工建设。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紧盯住重点行业领域,按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执法监管,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开展水上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全员安全教育,切实做到入脑入心、取得实效。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做好防范电信诈骗、精神障碍患者服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专项工作。加大宗教场所日常巡查力度,深入宣传贯彻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落实领导开门接访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执行领导包案制度,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扎实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
四、聚焦执政为民,推动政府高效率服务
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透明政府。
强化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工作作风,高频次开展乡村作风、效能督查,督促党员干部在职有能力、在岗有状态、在位有责任,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混日子干部没市场。
筑牢廉洁底线。坚持勤俭节约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咬定目标、狠抓落实,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为建设“工业强、农业兴、生态优、农民富”的现代化美好朱桥而努力奋斗。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