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先请王局长介绍一下宣州区城市管理局工作职能。
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书荣:好的,主持人,宣州区城市管理局在今年七月底完成了市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原“宣州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现更名为“宣州区城市管理局”并加挂了“宣城市宣州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子,“宣城市宣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我局二级工作机构,实现了市区一支执法队伍执法工作体制。我局承担的任务和管辖范围较改革之前有了不小的变化,主要职责管辖范围内行政执法和城市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城乡环卫保洁,代管两站广场四个方面;
第一行政执法主要包括宣州区城市市容卫生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宣州区违法建设管控等领域的行政执法。
第二城市日常管理:主要对辖区内商业大街、主次干道、背街后巷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堆乱放等市容秩序管理和餐饮油烟、文明养犬等市容环境方面日常管理等工作。面对城市管理管辖范围的内容增多,我们主要采取7个中队、扁平化管理模式,划分7个片区管理,建立执法队员驻点各片区,采用“一线工作法”执法力量下沉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工作和快速响应群众需求。
第三城乡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负责城市中心城区主次街道、背街后巷以及河道等环卫前端清扫收集和中端垃圾转运作业,部分城市公厕运行管理和垃圾填埋场治理。主要由我局二级机构区环卫处负责;今年以来,我们环卫全面实施了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市场化运行项目,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提标。
第四我们还承担两站站前广场管理代管工作,两站是指“宣城市火车站、汽车站客运总站站前广场”,两站站前广场管理服务中心目前由我局代管,主要是组织协调站前广场区域范围内社会治安管理、交通运营维护等市容管理综合协调性工作。
主持人:热点问题:城市环卫工作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满意度、幸福度,王欢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宣州区城市环卫工作的总体情况。
区环卫处主任王欢:好的。长期以来,广大环卫干部职工坚持底线工作思维,尤其是一线环卫工人队伍充分发扬环卫“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优良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365天如一日,为宣城城市发展以及文明创建默默奉献。
宣州区环卫处具体承担了我市城区1379.32万m2主次街道、210万m2绿化、130余万 m2背街后巷(城中村)以及70余万 m2河道清扫保洁作业,负责建成区日产400余吨生活垃圾转运作业,管理城市公厕3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7座、生活垃圾填埋场2座。我们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把“背街后巷、城中村以及穿城河道”等纳入环卫一体化作业范围,清扫保洁质量与城市主次街道同步,实施“一支队伍作业、一个标准考核、一个办法处罚”,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复检,重点加大了“两薄弱(薄弱时段、薄弱地段)”环节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采取“反复抓、抓反复”进一步巩固了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水平。
主持人:热点问题:今年,宣州区建立了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新机制,这套机制是什么时候开始运作的?目前运行情况怎么样?
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书荣:2024年以来,为落实市、区两级政府关于推进市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提升中心城区环境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新机制。
4月24日,《宣城市中心城区(宣州区)环卫一体市场化运行项目》实施公开招标,项目运行内容包括:现状城市建成区范围(不含经开区、现代产业园区、敬亭山风景区以及高新区已实施环卫市场化运行作业范围)的清扫保洁以及提升机械化清扫率;现状垃圾转运站改建、环保提升、设施设备更新以及“转运+直运”相结合的作业运行;环卫直管公厕管理与保洁;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应急保障等。按照国家及省公用事业“管、干分离”以及逐步推向市场的思路,通过招标择优选择环卫专业保洁公司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作业,一是可有效化解和规避政府环卫直接用工的风险,提升一线环卫工人福利待遇;二是能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一次性投入环卫基础设施改造及采购环卫机械化装备的财政压力; 三是企业精细化管理可促进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以及作业效率的整体提升。自7月1日进入环卫企业全面接管运行以来,一是中标企业无条件接受原环卫处聘用各类环卫作业人员,共接收各类作业人员995人办理了新入职手续,规避人员大量失业。一线环卫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原来的2600余元提高到2900余元(人均增加约300元/月);二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一次性投入环卫基础设施改造及采购环卫机械化设备的财政压力,大力提升城市环卫机械化作业率,通过进入环卫企业全面接管运行一个季度周期来看,城市环境卫生机械化作业率已达到环卫机械化作业率标准86%。道路人工清扫配备400台快速保洁车辆,减少一线环卫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降低了人工作业安全风险;三是为缓解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存在的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等不足与短板,环卫中标企业积极谋划改变固有生活垃圾转运模式,采取开展环卫作业区域垃圾直收直运模式,即前端收集完成后,利用特种车辆将垃圾压缩直接运送垃圾焚烧厂无害化处理(前端收集垃圾不再经过中转站压缩转运),将城市中转站转运空间最大限度提供给物业工人卸运,减少站外排队卸运垃圾的滞留时间。三季度开展直收直运模式以来,累计直收直运生活垃圾2132.06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压力。四是建立环卫作业日常考核督查机制,通过科学的考核机制督促企业精细化管理以促进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以及作业效率的整体提升。
主持人:热线问题:火车站、汽车站是宣城市文明窗口,站前广场管理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请郑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两站站前广场管理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
区两站站前广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明博:好的。“两站”站前广场管理服务中心成立于2021年9月,现在由区城市管理局代管。主要工作是负责组织协调站前广场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治安管理、交通运营秩序维护、市容市政管理、环境卫生管护,负责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春运、暑运、节假日高峰期客运工作,承担与火车站、汽车客运总站以及站前广场产权单位的协调联系等。站前区域涉及的交通运输执法问题由市交通局承担;涉及的城市管理执法由区城市管理局承担;涉及的治安管理执法由市公安局宣州分局承担;涉及的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职责,主要由铁路交警部门负责。东广场产权单位为济南城建集团,西广场产权单位为宣城市国控集团,汽车站站前广场产权单位为市交投汽运公司,广场设施的日常运维分别由上述产权单位负责。
中心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聚焦场景场貌管理,累计梳理解决问题150个,规范非机动车乱停放700余台次,劝阻不文明行为240次,督促物业公司清扫卫生死角20次,设置更换路线指引标识标牌50处;二是聚焦为民服务宗旨,帮助旅客提取大件行李900余次,协助视障人员乘车7人次,联系救助高龄老人、流浪人员5人;三是聚焦安全隐患排查,会同产权单位(维保单位)定期对扶梯、市政、消防等设施设备开展隐患排查,杜绝设施设备带病运行;四是聚焦运输保障,及时推送客流信息,协助市交运部门做好假期客流高峰运力调度,确保客流、车流集散安全有序;五是聚焦协调会商,会同各部门在西广场地下停车场完成“网约车上客点”设置;配合铁路公安(交警)部门在西落客平台建设完成电子警察抓拍系统;会同市铁建中心、市国控集团、市住建局、火车站等相关单位,现场协商解决广场、出站口渗水积水问题;配合宣城军分区顺利举办2024年新兵入伍欢送大会,配合合工大宣城校区顺利完成迎新活动等。
下一步中心将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监督管理,督促站前区域各职能部门加强秩序管控;二是强化质效管理,努力提升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强化隐患排查,督促产权单位加强对市政、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四是强化问题推送,督促物业部门强化环境卫生整治,力争圆满完成文明创建迎复检工作任务,着力打造站前广场良好对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