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教体局> 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 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410-00017 组配分类: 校企合作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旅游人才,产教融合共促地方经济发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0-08 发布日期: 2024-10-08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5656/202410-00017
组配分类: 校企合作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旅游人才,产教融合共促地方经济发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0-08
发布日期: 2024-10-08
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旅游人才,产教融合共促地方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08 11:20 来源:宣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实施背景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和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旅游专业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背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这种合作模式不仅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满足旅游行业实际需求的创新尝试。下面将围绕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动因、目的和预期效果:

1.国家政策导向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国家鼓励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促进教育资源与地方经济的双向互动。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2.行业需求变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要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

企业需要大量具备现代旅游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人才,这促使教育机构与企业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以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教育实践创新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增强其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促进就业创业

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职场,提高就业率。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知识,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能力。

5.社会认知提升            

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改变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企业的参与增加了行业对教育过程的影响,有助于教育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更好地对接。

6.资源优化配置

校企双方可以共享各自的资源优势,如企业的实战平台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校企合作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双赢,教育机构提高了教学质量,企业和地方则获得了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7.教育公平实现

校企合作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均衡分配,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此外,在深入分析了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的背景后,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合作模式的意义和价值,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教育质量和合作目标的实现。

政府应出台更多扶持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必要的资源支持。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其行业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

总的来说,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背景是在国家政策导向、行业需求变化、教育实践创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率,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认知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的目标,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合作模式,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为当地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二、主要做法

溪口镇属于南部皖南山区特色化片区,系安徽省生态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生态经济示范镇;农业部农产品标准化绿茶项目建设区,全国四大香菇生产基地之一。这里人文景观古朴、文化积淀深邃,是“文房四宝”之乡的宣笔生产地,是仅次于九华山的皖南第二大佛文化圣地、旅游和旅游产品体现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是宣州区溪口镇吕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控股的旅游文化推广企业。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在旅游专业领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主要做法包括建立合作框架、创新教育模式、实践活动的开展等,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旅游行业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以下是对这一校企合作的几个主要做法的详细分析:

1.建立合作框架

学校与旅游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和权益,确保合作的正式性和法律保障。

双方设立常态化的交流和协调机制,保证信息的及时沟通和问题的快速解决。

2.创新教育模式

企业参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的制定,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引入企业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提供实战经验分享,学校教师也深入企业一下,将企业文化融入日常教学。

3.实践活动的开展

将溪口镇旗下核心景区作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

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现场学习,观摩工作流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重点技能培养

针对旅游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能进行重点培养,如导游技巧、客户服务等。

软技能提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就业指导与服务

企业提供实习及就业岗位,学校通过校内招聘会等形式为学生和企业搭建直接对话的平台。

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辅导。

6.持续评估与优化

建立校企合作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企业和学校的反馈信息。

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合作内容和方式,确保教育质量与企业需求相契合。

此外,在执行上述做法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如合作的具体条款、责任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和商业因素,以及如何保持教育本质的同时满足企业的商业利益。另外,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确保他们在实践学习中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之间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实践不仅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为企业输送了实用、有效的人才,同时也推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做法:

1.协办溪口茶文化旅游节

在“溪口吕辉文化茶文化旅游节”期间,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深入一线,开展实践实训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直接参与到旅游节的筹备和运行中,从而获得宝贵的实战经验。在茶文化旅游节期间,溪口大景区核心景点-十八湾、盘龙谷、古树公园、红色展馆等,都活跃着学生的身影。

此活动不仅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2.精品旅游线路的开发

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结合溪口镇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经过实地考察和校政企的充分论证设计出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旅游节期间两天精品线路游人如织、异常火爆。

3.旅游文化的挖掘

学校组织师生对溪口镇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尤其是以吕辉为核心的红色文化。

4. 编写旅游解说词、举办旅游文化讲座

通过编写旅游解说词、举办旅游文化讲座等方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内容,溪口盘龙谷景区系新开发景区,自然条件优越但底蕴欠缺,学校组织旅游专业师生深入景区为景点编故事、写导游词,共为盘龙谷编写故事6个,导游词篇。

5.设计互动体验活动

设计互动体验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在古树公园设计古树保护知识知多少在宣笔厂设计简易宣笔制作等等游客体验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溪口特有的文化。

6.导游服务的优化

学校针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学生在旅游景点进行实地演练,提升现场应变能力和讲解水平。

企业参与对学生导游服务的质量评估,确保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7. 编写校本教材

学校教师根据行业需求和教学实践,编写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

邀请旅游行业专家和企业骨干参与教材的编写和审订工作。

将校本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训活动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8.宣笔非遗的传承

将溪口宣笔制作技艺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宣笔制作实践工作坊,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宣笔制作技艺。组织宣笔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推广宣笔文化,提升文化旅游的内涵。

9.乡村振兴的推动

培养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支持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双方资源进行旅游产品的营销与推广。在推动乡村旅游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持乡村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

学校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展直播带货实训,让学生分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抖音平台上开展直播带货,把溪口镇著名的农产品茶叶、香菇、笋干等通过直播实训向外推介,通过直播实训学生们学习了选品、产品文案的撰写、产品上架、粉丝互动、主播和运营的配合、下播后的数据复盘等直播带货环节,在实践中提升营销策划和销售技能,使课堂“走出校门”,助力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总的来说,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在旅游专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了专业技能,也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种合作模式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有助于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成果成效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旅游专业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了教育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战经验,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以下是该校企合作成果的具体情况:

1.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学生在“溪口吕辉文化茶文化旅游节”中参与实际活动,如冲泡演示,导游讲解等,增强了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节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2.提升职业技能

在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习专业的导游技能、泡茶技艺和旅游服务管理技能。

参与大型活动的筹备与执行,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3.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可以将实际案例纳入课程内容,使教学更贴近行业实际。倒逼学校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更多互动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4.促进学生就业

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提升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5.推动产业发展

学校的研究成果和新鲜观点可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启发。优秀学生加入企业,为企业带来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另外,除了以上成效外,还有以下一些值得注意的点以进一步丰富校企间的合作,寻求多方合作,不仅限于旅游行业,也可拓展至其他领域例如电子商务、社会文化艺术等,以此形成跨学科的合作模式。

持续跟进合作效果,通过定期的反馈和评估确保教育质量和实践效果同步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和学习,以便把最新的行业知识带回课堂。

总的来说,结合上述信息,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旅游专业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之间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还对教育内容与质量的提升、学生就业前景的拓展及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合作是双赢的,对教育的现代化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均具有示范意义。未来,可以期待这种合作模式在更多领域和更广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从而达成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目标。

四、经验总结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旅游专业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产教融合的典型代表。这一合作不仅强化了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还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一)成功关键要素分析

1.深度的校企合作

通过如“溪口吕辉文化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学生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的全过程,从策划到执行,实现了从课堂到现实的无缝对接。

企业专家直接参与课程教学和学生指导,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2.紧密结合地方特色

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溪口吕辉红色文化、茶文化、宣笔传统文化作为载体,既弘扬了地方文化,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专业教学与地方产业的双赢。

3.创新的教育模式

将教室设在最具代表性的本地旅游资源中,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成长。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通过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经验启示

紧贴行业需求培养人才,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高度一致,确保学生技能与市场需求同步。

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技能培训,更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

(三)存在的不足

1.加强持续反馈机制,建立更为系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育质量与企业需求同步升级,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来衡量校企合作的成效,使得合作成果难以量化,也不利于持续改进和优化。

2.需扩大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可以探索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3、师资力量不匹配,学校教师往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企业专家又可能缺乏教学经验,这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4.利益分配不均,在校企合作中,双方对于投入与回报的期望可能存在差异,如果没有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可能会导致合作难以持续。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不足,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1.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校企合作流程和评价标准,确保合作的质量和效果。

2.拓展合作领域,包括联合研发、共建实验室、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开发等多方位合作。

3.加强师资培训,为学校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同时为企业专家提供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培训,以缩小双方差距。

4.明确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协商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保证合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5.建立评价体系:开发综合评价体系,定期评估合作效果,及时调整合作策略,加强跟踪管理,设立专门机构或者委员会,负责监管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确保合作目标的实现。

6.增强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其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解决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双方更高效、更有质量的合作。

综合以上分析,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与溪口吕辉文化旅游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成功地将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合作,完善教育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