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朱桥乡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朱桥乡人民政府> 决策公开
索引号: 113417037233420044/202405-00129 组配分类: 决策公开
发布机构: 朱桥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决策公开】关于印发《宣州区朱桥乡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5-08 发布日期: 2024-05-08
索引号: 113417037233420044/202405-00129
组配分类: 决策公开
发布机构: 朱桥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决策公开】关于印发《宣州区朱桥乡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5-08
发布日期: 2024-05-08
【决策公开】关于印发《宣州区朱桥乡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08 10:54 来源:朱桥乡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印发《宣州区朱桥乡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村(社区)、乡直(办)各单位、敬亭山茶场公司青草湖分公司:

经朱桥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现将《宣州区朱桥乡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按时间节点要求及时完成工作。

附件:《宣州区朱桥乡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朱桥乡人民政府

2024年5月8日

 

 

 

 

朱桥乡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坚决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补齐短板弱项,切实筑牢防汛抗旱之基。结合《宣州区2024年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部署会》,我乡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如下:

一、完善指挥体系

1.健全防汛抗旱指挥体系。

完善乡防汛抗旱指挥所(以下简称乡防指),负责领导、组织本辖区内防汛抗旱工作。各村(社区)成立防汛抗旱小组(以下简称村级防汛小组),确保人岗相符。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4月10日前完成。

二、落实责任体系

2.全面压实防汛抗旱责任制。

1)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建立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一级包保责任人及其包保具体职责。乡防指负责组织指导村(社区)划定防汛责任段,村分工组长和村主任落实责任段网格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各分工组长,4月10日前完成。

2)明确低洼易涝区等高风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网格责任人,落实地下空间、涉水工程、在建工地基坑等高风险部位管理单位防汛责任人。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各分工组长、应急站,4月10日前完成。

3)制定值班值守制度,明晰值班职责,严格执行乡防指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村级防汛小组应急响应期间24小时巡查值守。应急响应期间乡防指和村级防汛小组应有固定办公、值班场所及相关制度,配备电话等设备。各村(社区)分别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在灾害发生后立即将本地突发险情灾情上报乡防指。责任单位:乡防办、党政办、各村(社区)。

三、完善预案方案

3.修订完善预案方案。

1)乡、村两级要按要求完成乡、村两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重点明确职责分工、风险隐患排查、预警信息传递、风险管控、转移避险等内容。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4月10日前完成。

(2)各村(社区)要绘制暴雨洪涝风险图,标明风险区范围、隐患点位置(含圩外)、居住人员数量及分布、网格责任人、转移路线、避灾点等信息。(责任单位:各村(社区),4月10日前完成。

4.扎实开展培训演练。

按照乡培训村的原则,汛前组织1次防汛责任人、抢险队员、巡堤查险人员等岗位培训。乡防指组织开展1次实战演练,各村(社区)根据实际开展1次需转移对象转移避险实战演练。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5月15日前完成。

5.落实工程度汛措施。

组织开展河道、堤防、闸站等防洪排涝工程和易涝点隐患排查整治,对汛前难以完成整治的,落实责任人和度汛措施。加强在建涉水工程监管,清除河道阻水围堰、跨汛期施工工程制定安全度汛预案。责任单位:朱桥乡联圩水利工程管理委员会,4月10日前完成。

四、加强能力建设

6.强化预警和响应衔接。

1)乡防指要及时对接收到的各类预警信息进行研判,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重要预警信息、工作指令第一时间传递到乡级防汛责任人、村级防汛小组成员、网格责任人等。责任单位:乡防办。

2)各村(社区)要配齐铜锣、口哨等预警设备和工具,充分利用应急广播、电话、短信、微信等宣传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必要时开展“敲门”行动。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3)建立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基层防汛责任人接到预警后,要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防范应对措施。未反馈的,预警发布单位要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防汛责任人,确保既要“叫醒”,也要“回应”。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

4)组织、指导、督促易受暴雨洪涝威胁的学校、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医院、基础设施管理单位、航道管理单位、运输船只、渔船、工矿企业等明确预警接收渠道,落实“关、停、撤、转”响应措施与暴雨、洪水、台风高等级预警联动机制,增强刚性约束。责任单位:乡防办、文化站、民政所、城建办、农路办、农办、卫计办、应急站、各村(社区)。

7.加强抢险救援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救援力量整合,选择一批人员相对固定、能力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常住居民组建基层应急队伍,其中乡级不少于50人,村级不少于15人,汛前组建群众性巡堤查险队伍并登记造册。乡防指为参与一线巡查的防汛责任人和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为参与抢险救援的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责任单位:乡防办、应急站、各村(社区),4月10日前完成)。摸排掌握汛期可供紧急调用、具备一定抢险能力的施工队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健全调用机制。责任单位:乡防办、应急站、人武部、城管中队。

8.充实防汛抗旱物资装备。

分级摸清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情况,掌握底数。各村(社区)要有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的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包括代储点)。建立乡、村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清单,完善管理办法。落实物资储备库(点)责任人、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等调运保障措施对易耗物资、大型机械设备等开展协议和产能储备、政府购买服务。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4月5日前完成。

9.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报、网、台、微”相结合的融媒体宣传手段,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范围的防汛宣传,增强社会公众风险意识。组织发放明白卡,便于群众知晓洪涝风险点、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责任单位:宣传办、乡防办、各村社区。

五、做好防范应对

10.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1)对辖区洪水威胁区、高陡边坡、切坡建房、危旧房屋、排水设施、河道、堤防、低洼易涝区(点)、学校、养老院、卫生院、工矿企业、沿河道路、桥梁、渡口、地下空间、下穿立交、下沉式建筑、在建工地等部位(区域)进行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清单,“一点一策”落实管控措施。对于排查出的隐患,做到能改立改,力争汛前销号;一时无法完成整改的,要落实应急度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责任单位:乡防办、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4月10日前完成。

2)各村(社区)对辖区可能受暴雨洪涝威胁的人群进行重点排查,逐一确定需要转移的对象,对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实行清单动态管理。责任单位:各村(社区),4月10日前完成。

11.科学会商研判。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规范做好值班信息接报、记录、报告和处置等工作。完善领导坐乡指挥制度,及时会商研判,动态安排部署防范应对措施,跟踪督促落实反馈,强化闭环管理。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创造良好防汛抢险、抗旱供水环境。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

12.及时处置突发险情灾情。

乡防办和村级防汛小组要建立汛期日常巡查和应急巡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巡查路线、巡查频次、巡查内容等。应急响应期间,乡、村负责组织本地群众性巡查队伍和应急队伍按有关规定开展巡堤查险、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乡防指根据有关规定,建立重点部位"关停撤"机制,按照权限,决定采取"三停"(停工、停业、停课)措施,撤离受威胁区群众。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和专业抢险队伍作用,确保重要工程设施安全。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

13.及时做好人员转移避险。

1)乡在丁湾敬老院、各小学(中学、高中)设乡级避灾安置中心。各村(社区)至少有1个规划安置人数不小于50人的村级避灾安置点。完善避灾点布局,根据需要在村组增设一批紧急临时避灾点,保障紧急情况所需。责任单位:乡防办、各村(社区)。

2)各村(社区)根据乡防指指令,及时组织辖区可能受暴雨洪涝威胁的人群转移。转移避险工作应积极主动,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要争取时间,做到村自为战,果断迅速组织人员撤离避险。责任单位:各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