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003250048P/202404-00109 | 组配分类: | 乡村振兴 |
发布机构: | 杨柳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杨柳镇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4-01 | 发布日期: | 2024-04-01 |
索引号: | 11341703003250048P/202404-00109 |
组配分类: | 乡村振兴 |
发布机构: | 杨柳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杨柳镇乡村振兴自评报告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4-01 |
发布日期: | 2024-04-01 |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杨柳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农民富”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2023年,杨柳镇获批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所辖兴洋村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新龙村正在申报2024年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并有望获批,本地企业木子合作社荣登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之首,木子合作社理事长李朝木荣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天龙湖家庭农场获得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三九茶机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坚持党建为纲,干部活力充分激发。坚决扛起“两个永远在路上”的使命担当,牢记“三个务必”,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圆满完成中央、省、市、区四级督导检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25个。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2次,“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将党的建设延伸到一线,开展“支部夜谈会”13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个,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思想宣传入脑入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唱响杨柳”宣讲队及基层网格员作用,组织主题宣传教育等活动24场次。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高效运转,烟羽杨柳公众号、抖音号等载体强势发力,主流舆论阵地巩固壮大,社会正能量广泛凝聚。基层基础筑紧筑牢。全面抓实“农村、机关、非公”等领域党建工作。创新“1+10+N”党支部夜谈会,共收集意见建议52条,解决13件。稳步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试点建设。发展党员13名,选聘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2名,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坚强有力。选派10名新入职年轻干部到村“墩苗”,通过结对帮带、青年座谈会、“本领要强”公务技能大赛等系列举措,全面加强年轻干部能力培养。抽调5名干部到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线历练。选派3名村级党组织书记赴名村跟班学习,创新开展平台业务分享、稳步推进百名站所长考评,多维赋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4个、分红村3个,乡村振兴“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二)坚持项目为王,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坚持“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干”,以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提质增效。项目招引提质增效。建立“干部带头、全员参与”招商机制,围绕智慧农业、农旅融合等领域定向开展产业链招商。党政主要负责人赴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6次,接待客商来访洽谈30余批次,新招引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招引资金达27.42亿元,超过去三年总和。项目争取提面扩量。精准把握政策扶持方向和资金投入导向,主动对接、多向发力、多点开花。累计争取中央、省级项目资金2000万,乡村振兴衔接项目4个、扶持资金1297万元,区级水利、交通、农业等项目14个、资金3200余万元,与国企合作项目2个、资金1.3亿元。项目建设提速攻坚。全年新开工项目共计15个、竣工项目13个、投产项目6个。投资15亿元江南天路文化村项目破题起步,宣州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木子屠宰加工等牵动性项目相继开工,焦甜香融合产业园、高标农田等重点项目全速推进。圆满举办宣州区第四批、第十一批重点项目投产、开工仪式。举办银企对接会10场,实现授信6906万元,为企纾困解难20余个,审批农用设施用地12宗、计3.36公顷,迁坟1000余座。
(三)坚持产业为本,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赋能乡村振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87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9 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41亿元,同比增长0.61%;战略新型产业产值4.78亿元;技改投资602万元,同比增长22%。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2000亩,新增耕地83.079亩,超额完成早稻种植、单季稻生产播种目标任务。烟叶种植面积达1.13万亩,烟叶发展荣获区委、区政府表彰一等奖。新增“两品一标”认证品牌2个,创成黑糯玉米、莉岗黄桃、佳进葡萄等绿色农特产品品牌。规划建设配套优质米及稳降糖米加工项目,完善杨柳粮食烘干产业,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木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入选第一批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名单。李朝木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文旅产业加速推进。皖南寻香谷概念性旅游策划完成编制,投资15亿元江南天路文化村项目破题起步。总投资700万元的原舍依田民宿建成并对外运营。“和美乡村、宣州村晚”首场演出强势亮相;“醉美宣州·和美杨柳”龙年春晚激情上演;杨柳葵花节火爆出圈,吸引游客逾5万人次,抖音话题流量超1000万次,山水杨柳的曝光率、美誉度显著提高。
(四)坚持和美为先,乡村品质持续提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先进经验,解锁和美乡村“幸福密码”。全员参与全域创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一体推进,镇村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杨柳群众鼎力支持、踊跃参与,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赴先发地区现场观摩“取经”10批次800余人,全面掀起全域创建工作热潮。重点突破一体推进。按照“由线串点、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工作思路,有序推进10个试点村组和美乡村建设,“十点五线带面”的创建打法基本形成。社区查村、双乐万巷和美乡村雏形初现,兴洋村成功入围安徽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新龙村正在申报2024年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杨周路、高扎路、杨华线路域环境焕然一新,“花田小镇”游人如织、风情万种。示范引领凝聚力量。突出榜样引领,评选镇级“和美庭院”10户、村级100户,挂牌党员、人大代表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户682户,坚持“做给老百姓看,带着老百姓干”,开展“和美杨柳”健步走、“和美乡村”建设文艺汇演等6场,组织“红色星期一”主题志愿者活动13期,“镇、村、组、民”四级齐抓、共建和美乡村的良好局面全面形成。
(五)坚持人民为上,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目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整合一事一议、革命老区、扩面延伸等项目,新修改建道路10条17.4公里。整治提升自然村23个、改厕352户、兴修水利工程项目3个。集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升级,交通综合服务站启动建设。社区、高桥菜市场完成改造、大兴路全面升级,群众生活品质逐步提高。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暖民心行动不断深化,开展“放心家政”培训12期,组织各类就业技能培训8场次、覆盖224人,荣获宣州区“双招双引”先进集体。完成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新组建杨柳学校、高桥学校。基层民兵组织得到加强,获评“宣州区国防动员先进单位”。强化低保、脱贫户、监测对象动态管理,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87%。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统筹推进扫黑除恶、防电信诈骗等工作,全面加强工贸企业、经营燃气、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畅通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信访接待中心实行“早八点至晚八点、一年365天不打烊”制度,共接待来访群众102次、40批67人。建立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全年排查矛盾纠纷256起,调处调结249起。
接下来,杨柳镇将进一步拉高标杆,着力提高项目的推进效率,以项目突破赋能发展突围;扎实推进全域创建和美乡村,以乡村和美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抓好信访积案的攻坚化解,以社会稳定赋能发展稳步,力争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中走在前、为全区和美乡村建设创示范。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