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水阳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水阳镇人民政府>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3048/202404-00094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水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金宝圩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文号: 水政〔2024〕46号
生成日期: 2024-04-25 发布日期: 2024-04-26
索引号: 113417030032503048/202404-00094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水阳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金宝圩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文号: 水政〔2024〕46号
生成日期: 2024-04-25
发布日期: 2024-04-26
宣州区金宝圩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6 来源:水阳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州区水阳镇金宝圩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水阳镇水利工程管理处

二〇二四年四月

 

宣州区金宝圩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一、基本情况

宣州区金宝圩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北部,地处皖苏两省四市(南京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宣城市)交界处。金宝圩由水阳江、裘公河、黄池河和小菜河环绕合抱而成,四面环水,东依水阳江与宣州区的幸福圩、石马圩、卫东圩及江苏省高淳县相国圩毗邻,北隔黄池河与当涂大公圩相望,西、南沿裘公河与芜湖县的咸定圩、花桥圩及宣州区的天合圩接壤。属圩垸地貌,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沟渠纵横,河道交错。

金宝圩总面积137.4km2,圩堤长度52.3公里,保护耕地面积近13.0万亩,人口约8.1万人,金宝圩根据外河分为四段,水阳江段(桩号K0+000-K21+700)堤顶高程15.5-14.1米(吴淞高程系,下同),堤顶宽8-10米,内坡坡比约1:2.5-1:3,外坡坡比近1:2.5;小菜河段(桩号K21+700-K26+450)堤顶高程14.1米左右,堤顶宽7-8米,内坡坡比约1:2.5,外坡坡比近1:2;黄池河段(桩号K26+450-K29+400)堤顶高程14.1米左右,堤顶宽7-8米,内坡坡比约1:2.5,外坡坡比近1:2;裘公河段(桩号K29+400-K52+300)堤顶高程15.3-14.0米,堤顶宽6-8米,内坡坡比约1:2.5,外坡坡比近1:2。圩内地面高程6.5-9.0米,平均堤高7.8米。沿圩建有穿堤水工建筑物16座,其中排涝站涵闸10座、自排涵闸陡门6座(不含站闸合一的人民闸、凤联闸),其中最大的凤联站装机4410kw,设计流量为42m3/s,较大的泵站为水阳站、人民站、丁湾站、雁翅站、澄沟站,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即3天连续降雨235毫米,在3天内排出不成灾。圩堤防洪达到抗御96年型洪水标准。圩内根据地理条件和水系划分为5片,分别是:管家片、裘公片、水阳片、杨泗片、雁翅片。

二、防洪风险分析

1、近10年来已除险加固堤防

2012年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水阳镇部分)开工建设,其中水阳江段开卡拓宽整治工程:按河段1550m3/s过流能力进行综合治理,河道疏挖长14.53km;堤防退建新堤全长1.79km;堤段加固全长约5.11km。堤防砼预制块护坡,全长14.88km。堤防背水面采用草皮护坡。裘公河局部扩卡工程:按河段750m3/s过流能力对卡口河段进行疏挖拓宽退建。退堤总长度3.08km,河道整治总长度4.5km(含退建堤段3.08km);砼护坡长4.28km;对裘公河4处长约1.556km险段进行抛石固脚处理;重建管家度闸一座,对受影响的东门渡大桥(桥宽10m,长164.04m)进行恢复重建。

通过2016年水毁除险加固、2017~2020历年水利兴修、宣州区东门渡河裘公河裘公段治理等项目的逐步施工,对金宝圩水阳徐村-朝阳、扁埂路-雁翅街道、裘公街道-杨泗-白湖段进行土方加培以及护坡护砌加固,裘公管家-杨泗-白湖乌溪渡口约13公里进行防渗处理,水阳小圩-雁翅-白湖东约7.5公里进行防渗处理,对集镇防洪墙除险加固,向阳闸拆除重建,管家大桥及裘公街道连锁块护坡等。以上项目的完成大大提高了金宝圩的防洪标准,改善了金宝圩防洪状况。

2、防洪风险分析

2020年6月15日至7月30日,我镇平均累计降雨量915毫米,其中:雁翅雨量超1000毫米,为1961年同期降雨最多。7月3日达到警戒水位(10.6米),7月7日达到保证水位(12.80米),7月17日达到最高水位13.36米,为历年来第三高值,7月29日水阳站水位退至保证水位以下,也是超保证水位(12.80米)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23天)。略严重的险情主要有:受连续强降雨造成滑坡的有袁村-朱垾内滑坡;局部渗漏的有向阳闸北侧约150米、丁湾月湾一处、长沟北塘埂三处、管家杨村一处。以上险情均通过临时应急抢险处理后经观察险情未再发展。汛后经巡查发现杨圩陡门(涵身为圬工结构)涵身断裂。

2020年水毁修复情况。一是对渗漏的地方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补灌,重新进行防渗处理;二是对杨圩陡门进行封堵处理;三是对水毁严重的袁村-朱垾段进行水毁修复,外坡进行土方加培并抛石、内坡进行填塘固基、堤身进行防渗处理,2021年5月全部完成,2021年、2022年汛期,经巡查,没有发现险情。

目前金宝圩防汛风险有以下方面:

1、金宝圩沿江穿堤水工建筑物较多,其中刘埠陡门、官浩陡门为九十年代末期建设,已运行二十年,受当时条件和资金限制,基础处理还不是完全到位,汛期高水位情况,仍存在渗漏等隐患。跃进闸和向阳闸为拆除重建工程,尚未经历汛期高水位考验。

2、原封堵的老涵闸、排涝站涵洞也是防汛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陆续对一些圬工结构的陡门进行了废弃和封堵,2005年开始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一些老排灌站重新移址新建,对原有排灌站穿堤建筑物进行了封堵。截止目前已有10年以上,汛期高水位情况,仍存在各类隐患。

3、水毁修复和中小河流治理的堤防,尚未经过高水位考验。

三、防汛组织机构

金宝圩区级防汛责任为区防汛分工领导,负责金宝圩防汛指挥和协调。人口转移和圩口弃守由宣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水阳镇防汛抗旱指挥所执行。

在宣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水阳镇防汛抗旱指挥所负责组织、指挥金宝圩的防汛工作。镇指挥所下设六组一室一队、4个防汛大队部。即办公室、安全保卫组(含治安)、生活保障及宣传组、物资运输和交通保障组、供电通讯保障组、技术指导组、督察组、应急抢险队和4片防汛抗旱大队。

汛期办公室和党政办合署办公,各防汛大队部统一设在相应社区,防汛电话为该社区办公号码,各防汛中队全部设在值守点。

四、超标准洪水防汛抢险和弃守

(一)巡查抢险队伍和巡堤查险

各村委会(社区)成立防汛中队,组建巡逻队、抢险队,巡逻队员要求年龄不能超过70周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防汛经验。抢险队员要求村(社区)每支队伍不少于15人。

防汛中队根据责任段的长度进行分段,原则上每段不超过1Km,每段落实责任人,其中对涵闸斗门穿堤建筑物和已发现的险情要在现场专门配置巡查人员驻点进行巡查。对巡逻队根据分的段数进行合理调配人员,分成若干组,每组定一名带班组长,每组5-7人,村或镇带班负责人对重点堤段也要进行重点巡查。

抢险队员要求年龄不能超过65周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防汛经验,抢险队每天要集中待命,对靠近圩埂的村可以在村委会集中,对圩内的村可以到值守点或附近集中待命,也可以将抢险队员分至各段参加巡查。

其巡查人数及间隔时间:水位达到12.80米水位时,每段至少两组10-14人,每1小时巡查至少一次。巡查时从堤顶-坡脚一字排开,查迎水坡、堤顶、背水坡、堤脚、平台及平台外一定范围,并互相查过责任段至少10-20米,巡查时要特别注意堤后洼地深塘、房屋内外等容易出现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发现裂缝、坍塌、滑坡、陷坑、浪坎、冒水、冒沙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巡查人员要做好巡查记录,现场做好标记。

水位达到13.20米时或进入紧急防汛期,同时根据预报水位将持续上涨或出现重大险情时,按惯例将启动发送水牌,水牌发送至保证水位以下时止。发送水牌巡查时,各责任埂段由镇、村(社区)干部带队,不少于10名民工组成拉网式巡查(外坡1人,堤顶2人,内坡2人,内坡二台及二台堤脚外4人),边走边查,每半小时巡查一次。

(二)应急抢险

1、交通管制

当水位达12.80米时,对金宝圩全线实行交通管制,由物资运输和交通保障组安排交警、公安和城管等部门在管家渡大桥、东门渡大桥、小河口大桥、雁翅大桥、高速路口设卡,对所有车辆进行管制,除公共车辆、生活必需品车辆、小型车辆、防汛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不准通行,对可以通行的公共车辆、生活必需品车辆在管理处发放通行证。所有渡口停止摆渡,所有运输船只停靠相应位置,并锚固好。牛、羊等牲畜按属地管理原则一律不得上圩堤。

2、防汛物资调运

防汛器材、各类设备人员准备:在水位达12.80米并继续上涨时,各防汛器材仓库点人员具体安排是:丁湾仓库物资人员3人,运输车辆2辆;管家仓库安排挖机或装载机1部,运输车辆4辆,人员2人;同时在指挥所安排机械设备2部待命,供指挥所随时调用。仓库人员、驾驶员均24小时在仓库点待命,同时将相应的防汛器材分类上车。

当水位上涨至13.0米时,丁湾防汛仓库点增加运输车辆2辆,增加人员4人;管家仓库增加车辆2辆。

防汛物资调度:根据发现的险情或区防指下达的命令或预警,由技术专家组提出初步意见,经指挥所领导组会商后,由指挥长或常务指挥长向物资保障组提出需要的器材物资,物资保障组根据下达的命令,及时合理调运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备齐后发送指定地点,同时及时补充。

防汛设备调度:根据抢险需要,所需要的设备如挖机、长臂挖机、运输车辆立即进入指定地点。

3、电力与通讯保障措施当达保证水位12.80米时,全圩堤沿线在二台或坡脚处架设临时照明,供电部门分成若干班组进行巡查,对线路和灯具进行维护和更换。对发现险情的堤段或穿堤建筑物增设灯具(如小太阳灯)。

4、险情抢护

当巡逻队员发现险情时做好标示后立即上报给防汛中队,防汛中队及时向防汛大队进行汇报,防汛大队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镇防汛指挥所进行汇报,由指挥所安排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查看,经会商后拿出抢险方案和措施,由指挥长或常务指挥长按照分工下达各项指令。当各类防汛物资器材设备按要求到位、抢险人员进入指定地点后,由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指导抢险。当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再发展后,由防汛中队安排人员进行24h值班值守,对险情进行不间断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三)圩堤弃守

当水位超过12.80米(保证水位)且继续上涨并出现难以抢护的重大险情或漫堤时,视情况报宣州区防指同意后弃守。

五、超标准洪水人员转移

1、转移组织

根据区防指有关转移预案要求,金宝圩转移安置由镇防汛指挥所统一指挥,各防汛大队为各片的转移安置组组长,防汛中队为人员转移具体实施主体,镇政府干部按照防汛分工到村,镇村干部分片实行网格化包保,村干部包组,组长或村民代表包户三级责任制。人员转移分户建立台账,明确包保责任人、联系方式。

2、人员转移信息发布

当圩堤出现难以抢护的重大险情或根据预报要漫堤时,经区防指同意转移撤退,包村、包组、包户责任人采取广播、微信、电话或上门口头通知等方式,挨家挨户通知圩内每户,让群众知晓目前水情、险情,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明确告知撤离的时间、候车地点和线路安排,12小时内做好撤离准备;当撤离工作启动并到达撤离时间时,采取不间断广播方式通知人员撤离,按自然村组至指定地点。

3、人员转移安排

根据镇指挥所安排,由各村(社区)组织分步骤进行人员转移。

当水位超过保证水位并出现重大险情时,各村或社区负责将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就近转移到临时安置点或投亲靠友,政府统一安排敬老院人员进行转移。

当水位已达保证水位且水文预报水位将超保证1.0m时,与防汛无关的人员进行转移。当圩堤出现重大险情可能溃破时,实施紧急撤离。转移的顺序是:圩内~圩埂附近~堤上。

人员转移时,各村民组组长或村民代表对每户进行清场并贴相应的封条,同时进行记录,分片包保村干部和镇干部进行汇总,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村干部分片带队进行安全转移。

4、车辆安排

鼓励私家车转移,对不能自行转移的由镇指挥所租赁23辆校车作为转移车辆,5辆客车作为预备车辆,停靠到各村指定集合地点。

5、转移线路和人员安排

鼓励撤离人员特别是老弱病残幼投亲靠友。确实没有投靠的,由政府集中安置到相关地点。

集中安置转移路线为:(1)水阳片水阳社区、新建村、徐村村、新庆村、坊桥村、双丰村、符桥通过水裘路、扁埂公路、由S206省道经管家大桥进行转移,转移至宣州区蓝天学校;(2)雁翅片双盈村、鳡圩村、惠丰村、中联村、雁翅社区、凤联村由S206省道经管家大桥转移至宣州区阳光中学;(3)杨泗片乾兴村、长沟村、惠民村由X102经管家大桥或东门渡大桥转移至宣城市十一小;(4)裘公片丁湾村、新珠村、裘公社区、裘联村、吴村村、管家村经管家大桥或东门渡大桥转移至宣城市十一小。(转移路线见附图)

6、人员返回

当水阳水文站水位降至12.80米以下并继续回落,圩口无险情发生且险情处置稳定、预报上游近期无强降雨时,水阳镇防汛指挥所可报请区防指同意后组织群众返还。

六、救灾安置

1、救灾安置

在集中安置点,设立临时医疗小组、治安小组、物资供应小组。医疗小组负责人由卫生院安排,治安小组负责人由派出所安排,物资供应小组负责人由水阳镇分管负责人担任。生活必需品原则上由撤离人员自备,非常情况下,由镇指挥所统一筹措安排。

2、水毁修复

当圩堤出现难以抢护的重大险情或根据预报要漫堤时,所有泵站全部停机,拆除所有电机和电气设备,重点是凤联站、人民站、澄沟站、丁湾站,经区防指同意转移撤退全部人员时,组织对重点泵站电机和电气设备进行转移,以便灾后能尽快开机排涝恢复生活生产。

当水位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时对漫堤处进行渡口复堤,同时对泵站电机、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当水位退至8.0米时,视情进行开机排涝或开启斗门外排。汛后组织对险工险段进行灾后水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