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407-00051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名称: 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1-6月承担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进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7-10 发布日期: 2024-07-10
索引号: 11341703777363919H/202407-00051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名称: 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1-6月承担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进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7-10
发布日期: 2024-07-10
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1-6月承担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进展
发布时间:2024-07-10 16:20 来源:宣州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附件

 

2024年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1-6月完成情况表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

完成情况

存在问题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主要经济指标(9项)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区人社局

区农业农村局

一季度我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1812元,同比增速4.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3元,同比增长6.8%。一季度,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亿元,增长5.3%。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样本点少数农户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一是继续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二是持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三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指导村集体规范开展收益分配工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加强与市调查队沟通对接。

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区农业农村局

区发改委

区生态环境分局

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5.16万亩,完成率80.5%。其中,小麦29.8万亩,早稻20.69万亩,一季稻和再生稻48.2万亩(其中再生稻8.5万亩),其他粮食作物6.47万亩。剩余25.49万亩任务主要为双季晚稻、秋玉米及秋大豆。

农业自然灾害频发。近期洪涝灾害导致水稻受灾严重,也将对全年水稻产量产生影响。

1、加强单季稻田间管理。

2、做好灾后补救补种工作。

3、落实双季晚稻生产。

 

四、改革创新方面(20项)

37

推动“2+4”产业集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力争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增长30%以上。

区工信局

区发改委

区农业农村局

区招商合作服务中心

宣城高新区管委会

长合区宣州片区(宣州经开区)

管委会

上半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145.8亿元。1-5月份规上产值45.1亿元,同比增长14%。

受消费环境下行等影响,部分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出现减产等现象【据工信局反馈规上农产品加工减停产企业18家,7月9日,产业科已进行重点企业走访】,可能会影响全年规上农产品加工增速

加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走访,力争实现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290亿元目标,全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排名靠前。

 

40

提升精细化工、新材料、智能卫浴、绿色食品四大特色产业优势,搭建产业链上下游本地供需对接平台,推动省级化工园区提质扩能,加快正鸿高分子、舒琦蒙卫浴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总产值超400亿元。

区工信局

区发改委

区商务局

区农业农村局

区招商合作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录入省“绿色食品”双招双引系统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21.878亿元。

/

优化农业“营商环境”,强化“双招双引”力度,完成2024年新增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等任务

七、和美乡村建设方面(18项)

81

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年活动,强化“区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实现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政府群众“两头热”。

区委组织部

区农业农村局

坚持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号工程”,开展了“和美乡村建设年”活动,建立

“区、乡、村、组、户”五级联动机制,积极推进骨干路网沿线环境改造提升、精品示范村建设、中心村建设、一般自然村整治、和美庭院创建,做到“示范引领、项目带动、滚动推进”。审核确定了精品示范村“一方案两清单”,完成2024年省级中心村规划区级审查。动态储备了18个精品示范村培育村和36个省级中心村培育村。落实了2000万元和美乡村建设本级预算资金、2921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和2000万元的财政支持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资金。

 

项目建设进度整体不快,尤其是5个省级精品示范村,没有达到序时进度,省级一般债资金支付滞后;因受厕具及器材采购流标4次的影响,改厕工作还没有全面铺开。

 

7月将召开和美乡村建设“双月观摩及推进会”,落实定期开展集中晾晒、通报的推进机制,

83

强力推进2个省级精品示范村、8个中心村建设。

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2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已开工项目16个,已竣工8个项目,完成投资4100万元,占计划投资43%。

2023年8个省级中心村总体进度96%,狸桥镇慈溪村上王中心村、洪林镇宣茶村宣岭新村等建设标准高、成效好,在洪林镇召开了现场观摩推进会议。

项目建设进度整体不快,尤其是5个省级精品示范村,没有达到序时进度,省级一般债资金支付滞后;因受厕具及器材采购流标4次的影响,改厕工作还没有全面铺开。

2023年2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本年基本完成项目建设,2023年8个省级中心村于9月份完成区级验收。

84

建立和美乡村梯次培育储备库,争创省级精品示范村3个、美丽宜居村庄12个。

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3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已开工项目6个,完成投资500万元,占计划投资4%。

美丽宜居村庄已向省里申报,目前已批复6个,分别是水东镇祁梅村、水东镇碧山村、朱桥乡浑水村、寒亭镇通津村、溪口镇天竺村、周王镇净蓬村。

第二批次美丽宜居村庄省里暂未认定。

2024年3个村完成一般债支持的项目建设并拨付资金到位。

继续向省里进行争取,完成本年度美丽宜居村庄争创任务。

85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巩固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效,有序推动杆线序化,整治自然村100个,改厕1300户以上。

区农业农村局
区民政局

在水东镇祁梅村区改厕教学点召开了全区改厕现场观摩培训会议,1300户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全部落实,因梅雨季节尚未全面开工。完成水阳镇新珠村等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6.2%。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约4.67万吨。

项目建设进度整体不快,尤其是5个省级精品示范村,没有达到序时进度,省级一般债资金支付滞后;因受厕具及器材采购流标4次的影响,改厕工作还没有全面铺开。

9月底前完成1300户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计划;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

87

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建设管理。

区农业农村局

截至6月底,全区农村宅基地申请173户,审批157户,其中新建申请72户,新建审批72户,翻建申请101户,其中翻建审批85户、翻建无需审批15户。

 

 

一是指导乡镇街道履行好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管理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村级农民建房协管员作用,实行动态巡查,发现违法苗头,及时进行制止。二是稳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

89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区发改委

区农业农村局
区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

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5.16万亩,完成率80.5%。其中,小麦29.8万亩,早稻20.69万亩,一季稻和再生稻48.2万亩(其中再生稻8.5万亩),其他粮食作物6.47万亩。剩余25.49万亩任务主要为双季晚稻、秋玉米及秋大豆。

农业自然灾害频发。近期洪涝灾害导致水稻受灾严重,也将对全年水稻产量产生影响。

1、加强单季稻田间管理。

2、做好灾后补救补种工作。

3、落实双季晚稻生产。

 

90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加快农业排灌电力线路升级改造,建成“优质、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3.8万亩。

区农业农村局

区工信局

2023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预计6月底前完成区级验收,下一步将迎接市级验收

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一是增发国债项目2万亩,5月20日已进场施工,争取12月底前完成施工;二是省厅下达建设任务2万亩,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区级、市级评审,下一步将开展施工图纸会审、清单控制价编制及招投标工作。

/

一是增发国债项目2万亩,计划10月底前完成工程主体施工,11月底前完成竣工决算审计,12月底前完成验收;二是省厅下达建设任务2万亩,计划7月前完成招投标,8月底前进场施工。考虑农时及天气等因素,前期工程进度较慢,10月、11月将进入项目建设的黄金时间,工程进度大幅推进,预计12月底工程进度将达到90%。

91

全力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提速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建设,推动家禽、水产、茶叶、宣木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

区农业农村局

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

积极组织10家农业经营主体、30余种产品参加第23届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4·上海),木子农牧、仁义食品分别选送的宣州鸡(冷鲜鸡)、响铃卷展品荣获“金奖”。

受消费环境下行等影响,部分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出现减产等现象,可能会影响全年规上农产品加工增速等

加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走访,力争实现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290亿元目标,全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排名靠前。

92

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扩大“宣州鸡”“南漪湖水产”“金宝圩农产品”等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创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290亿元。

区农业农村局

上半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145.8亿元。1-5月份规上产值45.1亿元,同比增长14%。

前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基地等创建工作安排较缓。

 

加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走访,力争实现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290亿元目标,全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排名靠前。

93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区乡村振兴局

1.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明确2024年度监测范围为人均纯收入9100元;开展数据比对6次,核实数据2838条,核实下发预警数据3922条;识别监测对象5批次7户20人;开展监测对象风险消除25户45人。持续优化网格管理,现有村组监测网格4673个,网格员4673人。根据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实际情况,落实帮扶措施共计103586条。完成2024-2025年度“防贫保”续保工作。动员全区干部职工采购舒城扶贫产品共计15万元。推进县域结对区级领导互访1次。开展“千师万匠”申报工作,其中通过省级乡村工匠认定2人、市级43人。持续推动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关爱纾困工作,排查建账脱贫高龄独居老人152户,制定了帮扶措施1175条,逐户落实紧急联系人150人,包保网格员145人,信息员143人,密切关注老人生活和健康状况。发放春季“雨露计划”补助共计445人次66.75万元。

2.衔接资金项目。2024年,安排财政衔接资金共计11876万元,项目64个,其中产业类项目38个,项目资金7802.81万元;基础设施类项目20个,项目资金3436万元;其他到户项目6个,项目资金637.19万元。截至6月底,衔接资金拨付进度分别是:中央资金支出1821.13万元、支出进度52.12%;省级资金支出1156.02万元、支出进度62.62%;市级资金支出216.37万元、支出进度32.29%;区级资金支出505.01万元,支出进度8.02%。

3.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成立了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梳理具体问题4类7项14个,制定整改措施55条,明确14个整改责任单位。

项目资金支出总比例未达序时进度。全区衔接资金拨付总进度只有30.04%,总比例未达序时进度55%的要求。

1.着力提升收入水平。紧盯“三类人群”,落实精准帮扶,促进持续增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脱贫村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衔接资金支持带动提升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增收。

2.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常态化开展监测对象识别,脱贫户、监测对象动态管理,行业部门预警数据核查等工作。加强乡村振兴工作具体经办人员和网格员的培训。全面排查,杜绝出现“应纳未纳”“体外循环”情况发生。深化“五大帮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定点帮扶工作顺利推进。统筹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渠道,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总体稳定。持续开展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帮扶,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3.强化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加快推进2024年中央财政追加衔接补助资金434万元的项目实施。按照省里要求7月中旬衔接资金支出进度要达到55%,紧盯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及时拨付资金,尽早发挥效益。

4.落实落细问题整改工作。集中两个月时间精准把握时间节点,倒排工期,要聚焦“三落实一巩固”薄弱环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集中力量攻坚,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94

扎实做好二轮土地延包试点任务。

区农业农村局

截至6月底,已完成古泉镇50个村民小组共1551户摸底调查,占全镇户数37.24%。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印发了《宣州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

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延包工作中涉及宣传培训、摸底核实、合同网签、资料归档、人员误工补贴等,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上级部门尚未下达经费。

一是扎实开展延包试点培训,紧紧围绕延包政策和延包操作规程开展,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政策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试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稳妥有序开展延包试点工作,指导试点单位持续开展情况摸底,并对摸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严格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95

统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承包地“三权分置”等改革,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区农业农村局

截至6月底,新增土地流转0.7万亩,累计流转面积59.59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65.88%

推动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时,土地规模流转后,大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一是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规范、有序流转。二是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96

支持新建一批优质经营性载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异地发展、联合发展,确保经济强村150个以上。

区委组织部

区农业农村局

利用中央及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集体经济抱团等项目11个。截至6月底,全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的村77个,股分红9个村,实现分红金额达245.83万元

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不优,且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

一是指导乡镇街道、村结合实际,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业园区,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多途径、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97

大力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0家,产业振兴“头雁”5名以上。

区农业农村局

截至6月底,全区新增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84家。

产业振兴“头雁”项目由省厅组织实施,截至目前尚未接到遴选通知。

加强服务指导,引导种养殖大户注册家庭农场,促进家庭农场、合作社规范发展,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能力。

9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增长速度。

区农业农村局

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3元,同比增6.8%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9元,同比增速3.6%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样本点少数农户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是持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指导村集体规范开展收益分配工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加强与市调查队沟通对接。

八、生态环境保护方面(17项)

105

从严抓实长江“十年禁渔”。

区农业农村局

上半年,区、乡两级共出动执法人员3559人次,执法车1012辆次,执法艇237艘次,查处案件65起,其中含61起简易案件,罚款1.52万元。全区建档立卡退捕渔民636人,需转产就业390人,现已转产就业390人,转产就业率动态实现100%,其中企业吸纳291人,渔业产业安置16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60人,务农15人,其他形式就业8人。

 

区级财政支持不够。2023及2024年度,区财政未将禁捕工作开展所需资金纳入预算

积极主动向区政府领导汇报禁捕工作面临的困难,特别是汇报要将禁捕工作所需资金纳入区级预算,落实执法经费保。目前急需办理的事情是落实智慧渔业感知系统综合运维服务经费,该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事关上级对我区禁捕工作考核。进一步落实禁捕网格化包保责任,督促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护渔员的作用,夯实禁渔工作体系管理末梢。

 

 

111

推进建材、化工、铸造等重点领域绿色化转型,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完善拓展“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争创省级绿色工厂1家以上。

区工信局

区发改委

区农业农村局

区生态环境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