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宣州区数据资源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3688131884M/202408-00008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1-7月工作总结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8-26 发布日期: 2024-08-26
索引号: 11341703688131884M/202408-00008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1-7月工作总结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8-26
发布日期: 2024-08-26
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1-7月工作总结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4-08-26 10:46 来源:宣州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以来,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紧扣“三个年”目标任务,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数字政府等工作为重点,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水平。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结及成效

(一)推深制度改革,全面加速项目落地服务。一是提升“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实效。截至目前,1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投资额51.76亿元,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二是“宣企快办”平台上线“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推荐清单事项104条,已完成4919.43万元奖补资金的发放;三是完成宏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宣州水东200MW/400MWh储能电站及相关配套生产项目等32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共为企业节约开支约8.43万元;四是强化涉审中介规范管理,截至目前,已入驻1302家中介机构,465个项目单位,完成中介服务项目6696件,建立诚信档案3361个,实现中介服务成交金额约2.98亿元。

)提速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完成与张家港市、三元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签署,2024年以来,受理办结“跨省通办”事项883件;二是落实“一制度两窗口”工作制度。截至目前,周末轮岗共受理380件;三不断推进“全省通办”系统运用。2024年以来,我区各乡镇全省通办办结454个办件,政务大厅各窗口单位办结1351个办件;四是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官”活动7次,收到表扬3条;参与“换位体验走流程”活动69人次;五是认真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政务服务事项“免提交”,完成“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便民服务事项编制;六是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截至目前,已认领及发布政务服务监管事项目录457项,录入执法部门26个;完成公安综合窗口升级改造工作,6月3日正式对外启用。

)聚焦数字运用,建立健全数据管理机制一是做好政务信息化系统整合迁移。截至目前已在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上完成9个单位14个系统填报;二是提升电子证照质量。二季度宣州区共完成6类电子证照实时制证工作;三是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安排专人负责每日监测运行,建立《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单》整改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发现问题144个,均整改完成;四是推进安徽省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共上报大数据企业4家,均已通过市局初审;五是加强“皖政通”宣传推广。截至目前共录入用户人数6419人,激活人数5810人,用户激活率达到90%。

)强化综合监管,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水平。一是公共交易基本情况。上半年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02个,成交金额47.70亿元。监管公开招标项目44个,限额以下项目83个,对2家违规投标企业进行信用处理,对3名违规专家做记分处理。开展“双盲”+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8个;二是加强对代理机构的管理。上半年开展2次对代理机构的培训,对出现错误的3家代理机构进行通报,披露代理服务质量2次;三是规范编制招标文件。按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抽查48个项目。印发《关于开展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工作提示单》,今年以来,共开展公平竞争审查13次。采用“评定分离”招标项目2个,涉及金额约0.83亿元;四是深化标后监管。共对31个项目开展标后约谈工作,新录入广域网考勤项目19个,对32个项目开展标后履约巡查;五是针对省委巡视反馈的两个问题线索展开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移送区纪委监委和区住建局,同时举一反三,构建长效机制;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2个项目4家企业因同标段投标文件制作机器码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约谈,对4家违规投标企业进行信用处理,对1名违规专家进行扣分处理;七是开展评标评审专家专项清理工作。通过自查和初步调查,发现线索1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上半年,我局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不足。政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硬件和软件建设薄弱;二是专业人才匮乏。在政务云和大数据平台、工程建设领域方面,专业人才紧缺;三是政务服务还有差距。一窗受理机制尚不完善,部分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开展营商环境“微改革”行动。充分发挥我区投资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集约化优势,试点推行重点项目“一口进出、多评合一”,深化一般项目“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优化能评安评环评等审批服务,探索极简审批,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45天”。加强对区、乡两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业务指导,会同区项目帮办中心和涉审部门靠前服务,提升项目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工作效能。

二是纵深推进涉审中介规范化管理,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加强对中选中介机构中介服务监管,进一步提升并联审定备案申请报告编制和核准工作质量,提升市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根据上级工作部署,依托“宣企快办”惠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惠企服务总入口,实现惠企政策“一站”直达,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加强对各政策主管部门政策和服务事项名称和清单要素录入准确性审查,及时反馈修改不规范服务名称和清单要素,持续做好2024年度全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现的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

三是规范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服务效能。确保“全省通办”系统统一收件事项清单线下办件,全部通过全省通办系统收件登记,不断推进“全省通办”前台收件系统运用,进一步推动区本级大厅和各便民服务中心(站)行政办事员成果应用;通过规范窗口设置、配强窗口人员、规范窗口运行,不断整合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模式,最终实现窗口工作人员从“专科”到“全科”、办事窗口从“专窗”到“综窗”、受理业务从“分类办理”到“集成办理”的转变。

四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生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指标。对照政务服务领域营商环境季度分析评议指标,紧盯短板弱项,加强分析研判,强力推进各项指标争先进位。按照国务院、省、市“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责任。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对审批环节予以归并,实现表单整合、材料精简、数据共享,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五是持续推进云、网、数、安等基础设施能力。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系统整合迁移,按照省里建、市县用的原则,加强部门政务信息系统顶层规划,做好整合迁移工作;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由我局安排专人负责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检测工作,由电信技术专员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我区在网络安全监测平台部署的电子政务网探针,实时收集和分析我区电子政务网络中的关键数据,形成《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单》。按照省市要求,积极推进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根据市数局拟定的县(市、区)电子政务外网规划指导方案的设计原则及建议,结合我区实际,初步拟定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方案。

是聚焦作风抓实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盯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评议各项指标,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检查,审慎推行“评定分离”,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加强标后日常监管,常态化标后约谈、开展广域网考勤工作,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标后履约巡查工作;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紧盯区纪委监委和区住建局,关注移交线索处理情况,举办对招标人、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加大对转办及日常监管中发现的线索查办力度,对有不良行为的企业进行信用处理,违法行为移交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处理,涉及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门处理;继续开展评标评审专家专项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