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治三改”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1、两治三改
老旧小区改造:按照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对梅溪苑、梅佳花园、鳌峰新村等7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现已全部完工;应急维修由街道办事处采取“物业110”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维修;对西林二村、春归东苑和绿宝雅苑3个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截止目前,西林二村、春归东苑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确保在春节前完工。预测位于全市第一方阵。
城镇棚户区改造: 根据省厅及我区与市政府签订的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我区2019年棚户区改造目标为新开工三个项目、新开工任务520套。2019年,市政府未下达我区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任务。截至目前,520套任务已全部开工,现已完成年度新开工目标任务。
2、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租赁住房货币化补贴:2019年,区住房保障办继续本着“应保尽保,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工作原则,按照社区、街道办事处上报,保障办联合民政、工商、车管、公积金、房管等部门联合审查的工作程序,稳步推进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货币化住房补贴工作。截止目前上报申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555户,涉及保障对象809人,保障金额1666506元,现已完成租赁住房货币化补贴年发放工作 。
公租房实物分配:2019年,我局根据《宣州区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管工作理实施细则》要求,结合实际,继续开展辖区内居民公租房申报、审核工作。2019年5月,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宣州区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布置安排年度工作;6月、7月,社区、街道受理并对申请人资格开展初审;8月,联合民政、房管等部门对申报人开展并联审查;9月,宣州区住房保障办组织开展了公开摇号分配工作,完成公租房实物分配515套,现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质量工作
2019年全区完成一般建筑工程备案69项,建筑面积约为26.57万平方米,质量合格率100%。
(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经与市住建局对接,该项任务宣州区暂不承担,由市住建局统一实施。
(六)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与黑臭水体治理
该项工作任务由市城管执法局和市住建局承担,宣州区不承担具体工作任务。
(七)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我区15个乡镇(含水阳镇雁翅社区)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均已进场施工,目前周王、溪口、沈村、朱桥、寒亭、洪林、杨柳7个厂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其余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和主管网正在同步施工,合计完成主管网铺设约50KM。
二、存在的问题
1、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项目注册资本金和银行融资迟迟不能到位,导致工程进展缓慢。
2、城镇居民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未完成年度计划发放的800户租赁补贴任务。未完成的原因为:我区2018年度住房补贴实际发放997户,根据上年实际发放情况,上报本年度计划为800户。但因2019年民政部门对低保、低收入居民持续深入开展动态化管理,原住房保障对象有很多退出低保、低收入序列;上级文件要求,只能将城镇低保、低收入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因此造成未完成800户的年度计划任务。但经过反复宣传、认真申报、核查,目前已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
城镇居民保障性安居工程现考核结果尚不明确,争取进入第一方阵。
3、建筑业增加值方面:建筑业增加值主要由建筑业总产值、建安总投资和建筑业增值税构成。我区建筑业总产值位于全市第一,但由于建筑业增值税导致我区总体排名靠后。
4、质量工作方面:安徽省建设监管平台“监管通”系统功能设置中,宣州区与宣城市本级系统存在项目交叉,系统未及时梳理、分解,导致质量考核分与市本级项目存在混淆。下一步,我局将及时和市住建局和省住建厅信息中心对接,及时完善项目属地,加强对项目质量分的考核,力争质量考核工作位居前列。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全力攻坚承担考核任务指标。我局承担的考核任务较重,因市区一体的特殊性,不可控因素较多,接下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市考核部门的对接,争取取得较好位次。
2、全力推进“两治三改”工作。一是营造更加浓厚的舆论氛围,结合民生工程工作要求,增加宣传实效,把政策更广泛地传达给人民群众,让群众理解、支持,保证我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大现场调度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两治三改”,特别是棚改征迁专项工作。
3、持续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治理工作。一是督促项目公司尽快落实注册资本金;二是围绕上级考核的7个厂站建设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完成市级考核任务。